回复:

公冶长第二十章。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
  知---聪明。
  愚---愚蠢。此意为假装愚蠢。
  大意: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假装愚蠢。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假装愚蠢别人就做不到了。”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关于邦。
  所谓邦,就是古代诸侯封国之称,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
  关于道。
  所谓道,此在孔子及儒家思想里面,就是指得道路,不过这个道路不是人们所走得行车意义上的道路,而是国家所走的一条道路,他是形而上的,而非形而下的。
  关于邦有道。
  按照孔子思想,所谓邦有道,就是指国家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那何谓国家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呢?何谓国家没有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呢?其实,对于这一点是有试金石和分水岭的,这个试金石和分水岭就是作为国家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问题上。也就是说,只要是推崇于弘扬孔子及儒家思想,此时的国家就是有道,反之则国家无道。
  从孔子此后的近3000年来看,先秦时为礼崩乐坏,显然是无道时期;始皇时焚书坑儒,也是属于国家无道时期;之后的三国、五代等都属于国家无道时期;M贼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无道时期,M贼亲自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就足以说明。按照孔子思想说起来,汉、唐、宋、明、清等都是国家有道时期,不是吗?
  关于今天的国家。
  今天的国家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期,也可以说,今天的国家正是逐步恢复和转向用孔子及儒家思想统治社会的时期!也就是说,今天的国家正是由无道向有道转变的时期。从孔子及儒家思想来看,此次从国家无道向国家有道方面的转化是有效的。不过,待国家真正走上有道的时期而达到仁之状态,至少还需要大概30年的时间,还必须得有王者出现,因为孔子曾经说过:“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如果此间没有王者出现呢?真是不敢想象!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关于“邦有道则知。”
  所谓“邦有道则知”的“则”,就是原则的则,它的意义是:在“邦有道”时的原则就是“知”。也可以说是在“邦有道”时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们知道,所谓“邦有道”,就是国家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譬如一只股票已经进入了稳定的上升期,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我们所最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积极地买入这只股票,不是吗?作为“邦有道”呢?还不是积极地发挥我们所有的聪明才智?不是吗?
  此外,只要是“邦有道”,也就是国家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地道路,此时国家的各行各业一定是欣欣向荣、活力四射,不是吗?所以说,国家在这样欣欣向荣、活力四射的情况之下,各行各业一定是机会多多,在这样机会多多的情况之下,我们的聪明才智难道没有用武之地吗?
  再者说,“邦有道”,也就是国家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地道路之时,也正是我们为国家、为家庭、为个人做事情的大好时机。即便是暂时没有能力为国家做事情,也是为家庭做事情的大好时机;即便是暂时没有能力为家庭做事情,也是为自己做事情的大好时机,不是吗?所以说,在“邦有道”的大好时机,最佳的选择就是“知”,也就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家庭、为自己创造所应该创造的一切,不是吗?这就好比一艘远航的船,暴风雨过后艳阳高照且顺风徐徐,这难道不是我们扬帆向着目的地航行的大好时机吗?不是吗?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关于“邦无道则愚。”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时期之中,有许多的“邦无道”,远的不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就是如此,不然执政党怎么会称其为“十年浩劫”?难道作为一个国家遇有“十年浩劫”,还不是“邦无道”?
  既然文革十年为“邦无道”时期,按照孔子思想就应该“愚”,也就是假装愚蠢。为什么要在“邦无道”时一定要假装愚蠢呢?大概原因有二:其一、保护家庭和个人;其二、使得“邦无道”时期尽快度过。我们首先以文化革命为例,我们可以回想文革,凡是自作聪明的,有一个有好的下场吗?譬如“四人帮”,当然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得人,不是吗?我不敢说文革中有多少得人假装愚蠢,但我敢说是这些个假装愚蠢得人一定是会基本没有受到伤害,在这一点上,凡是有文革经历的人肯定都会认同,不是吗?为什么?譬如危险,我们越是远离就越是安全,不是吗?所以说,在“邦无道”时,我们越是离这个执政党远就会越是安全,远离这个执政党的唯一的条件就是假装愚蠢,而那些个所谓由“聪明人”组成的执政党是不屑于这些个“愚蠢人”的,说到底就是那些个“愚蠢”之人是不会参与所谓“聪明人”,也就是执政党人之间争斗而获利的,既然不参与执政党人之间的争斗而获利,当然也就是等于远离危险了,既然已经远离危险了,那还不就是等于安全了吗?既然个人都已经取得安全,那不就意味着家庭的安全吗?其次,对于一个国家来讲,“邦无道”的时期越短于好,此不言而喻。那怎样才能够使得“邦无道”的时期短暂呢?这就好比火灾,可烧的东西越是少,火灾所持续的时间越是短,此也是不言而喻。按照孔子思想,假装愚蠢得人越是多,就相当于可燃烧的东西越是少,既然如此,火灾所持续的时间就越是短了,同理,如同火灾一个样的“邦无道”的时间也就会缩短了,不是吗?
  如果一个国家不幸处于“邦无道”时期,作为个人与家庭,在那种的情况之下,想逃脱是很难逃脱掉地,除非是假装愚蠢,对此有过文革经历得人都是会有这种的切身体会。
  孔子所教给我们的,都是在各种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有益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应该不对此进行学习。换言之,我们学会了能够在各种社会条件下的最好之生活方式,难道不是越有益于我们自己、家庭和国家吗?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关于“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所谓“其知可及”,意思就是说有许多人在国家有道时,基本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这个样子做相对比较简单,也可以这样说,面临国家的繁荣昌盛,一般人都可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所以孔子说宁武子在“邦有道”时的聪明,别人是可以做到的,其事实也的确如此,不是吗?
  所谓“其愚不可及也”,意思就是说有许多的人在国家无道时,却做不到宁武子的愚蠢,也就是假装愚蠢。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不用举历史上的例子,而只是讲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历史上最无道之时期,可是我们可以看一看,究竟有多少得人假装愚蠢?恰恰相反,可以说有95%以上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是吗?到头来,有多少得人最终失去了自我、亲情、家庭甚至是生命!据保守的估计,文革种死亡的人数怎么样也得会有上千万,甚至是会更多。如果这些个死去的人当中有知道“邦无道”则愚的道理,我相信会有很多的人能够生存下来,不是吗?也可以这个样子来说,这么多的人之所以能够死去,其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不懂的和没有做到“邦无道”则愚!难道不是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思想的意义是有多么样的伟大,这还是针对一个文化大革命,如果是将其应用到我国的历史当中和国家的今后,以及世界的今后发展之中呢?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意义?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真是没有错误!
  我们用孔子及儒家思想来看今天,是处于有、无道的之间。文化转型做的好,很可能较快进入“邦有道”的时期;反之则继续在“邦无道”之中徘徊。此外,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政治之变化是很快的,所谓“夫政也者,蒲卢也”(《中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在按照孔子及儒家思想,目前对于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对半的聪明与愚蠢。也就是说,既对“邦有道”持有信心;也对“邦无道”保留警惕,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