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我们再看这场战争具体的策划进程。1949年3月5日金日成访苏时向斯大林提出进攻韩国的计划。此时中共尚未夺取政权,美军也尚未撤走,斯大林害怕美国介入,对金日成的实力也没信心,并不敢贸然同意。但他给了金日成两亿卢布贷款并同意人民军军官到苏联军事院校学军事。1949年6月苏联又给金日成军用飞机100架,T-34坦克87辆,装甲车57辆,大炮230门,枪10000多枝。1949年9月3日,金日成向苏联请示,要求先攻占瓮津半岛及开城地区。葛罗米柯9月11日回电苏使馆代办顿金,要他找金日成探讨进攻南方的可行性。经12日、13日两天讨论,顿金认为局部战役不适宜。15日苏大使史蒂科夫电报却称:金日成与朴宪永认为,进攻可行。23日布尔加宁与葛罗米柯复电,传达斯大林的指示:“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军对朝鲜南方开始全面进攻是不恰当的和不合时宜的。”9月24日苏共中央决议:“由于目前北朝鲜的武装力量与南朝鲜相比没有占必不可少的优势,因此不能不承认,现在进攻南方是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所以从军事角度看是不允许的。”并决定:“进一步全力加强人民军。”
1950年1月17日,金日成在酒宴后对苏联大使说,在中国完成解放事业后,下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如何解放祖国南方人民。斯大林同志说等南方进攻北方时可以反击,但是李承晚一直没有发动进攻。时间长了南朝鲜人民将对他失去信心。“要同斯大林会面讨论南方的形势和向李承晚军队发动进攻的问题。”并借酒劲质问史蒂科夫:“为什么不许我进攻瓮津半岛?本来人民军只要三天就可以拿下,如果全面进攻几天就可以拿下汉城。”由于1月22--30日,斯大林与毛泽东敲定中苏条约,中国的“一边倒”已成现实,斯大林的态度转变了。1月30日斯大林回电:“我理解金日成同志的不满,但他应当理解,他想对南朝鲜采取如此重大的举措,是需要有充分准备的。这件事情必须组织得不冒太大的风险。如果他想同我谈此事,那么我随时准备接见他并同他会谈。请把此事转告金日成并且告诉他,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
2月4日金日成与苏联大使史蒂科夫会谈,用九吨黄金、四十吨白银及15000吨有色金属矿石换取1.38亿卢布军火,组建三个步兵师;并把1951年的贷款提前用于1950年。2月9日维辛斯基回电,苏联全部满足要求。2月下旬苏联任命瓦西里耶夫中将为朝鲜人民军总顾问,直接组织进攻的准备工作。3月9日金日成要求苏联提供1.3亿卢布军事、技术、物资援助。18日斯大林答复:“苏联政府决定完全满足”。从中苏条约基本定稿到3月中旬就给了相当于过去两年所给的军备,这决不是偶然的。
1950年3月30日至4月25日金日成访苏与斯大林就进攻南韩的具体细节进行讨论。斯大林批准进攻,他说:“如果你们想打,就打吧。我们答应提供武器支持和派遣军事专家顾问。”但苏联不能出面。万一美国干涉,就“由中国出来支撑局面并争取战争胜利”。4月25日金回国。5月12日对史蒂科夫说,他将于5月13日访问北京,但“不再向毛泽东求援了,莫斯科已满足了一切要求,给了足够的援助。”朝鲜人民军到开战时已有十个步兵师,两个半满员师,一个装甲旅;有150辆T-34坦克;大量重火炮;180架高性能作战飞机。
(六)
5月13日晚金日成向毛泽东传达了斯大林的指示:“现在形势不同了,北朝鲜可以开始行动;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同中国同志和毛泽东同志本人讨论。”毛听后大吃一惊。1949年10月下旬,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朝鲜同志想武力解决南朝鲜问题,中方劝阻他们不要这样做。斯大林回电还说完全同意中方意见。几个月之后,他改了主意。令许多人困惑的是,斯大林与金日成频繁的往来商讨,事关中国且如此重大,何况其中有两个月,毛泽东就在莫斯科,而恰是这两个月,斯大林转变了态度。他居然对毛泽东一字不漏!苏联给金日成的武器装备,为了不让中国知道,全部走海路。直到最后时刻才由金日成通知中国,但仍把军事情况隐瞒着!非但如此,在同斯大林会谈中毛提到过金日成想进攻南韩,中共已按斯大林的要求将两个师连同武器装备交给金日成。不过现在还不是北方进攻南方的时机,斯大林也表示同意。以后毛也多次说,斯大林把他蒙在鼓里。
5月15日毛与金会谈,毛不讳言原打算解放台湾后再帮朝鲜解放南方。但既然斯大林已决定先解决朝鲜问题,他也没意见。金日成详细介绍了进攻计划后,毛强调:作战要有充分准备,兵贵神速,要包围主要城市,但不能为占领它耽误时间。要集中兵力消灭敌人。不过毛也担心美国会驱使日本军队直接干预,告诉金,如果日军介入,战争进程将延长。假如美军直接介入,由于苏联与美国有协议限制,不便出兵。但中国没有这样的限制,我们可以出兵。金认为日本介入可能性不大,美国出兵几乎不可能。毛说,我们不是美帝的参谋长,作不了它的主,准备总是必要的。打算在鸭绿江边摆上三个军,如美帝不干涉也没妨碍;如干涉,不过“三八线”则罢,只要过“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金日成表示感谢。他说苏联已经帮助我们作了许多准备,斯大林也同意了,只要中国同意,我们不要任何帮助。
5月16日,毛金会谈的最后一天,莫斯科回电金日成,同意毛所提中朝签订互助同盟条约,但“这不应当是在战争发动之前,而应当是在朝鲜成功地统一之后。”金日成开战的具体日期或许并没有告知毛,6月28日,金日成派来一名校级军官通报战况,毛说:“他们是我们的近邻,战争爆发也不和我们商量,现在才来打招呼”7月2日周恩来也对苏联大使抱怨:早在五月与金日成的会谈中,我们就提出了美国介入的问题,但金日成估计不充分,并且不听我们的意见。现在证明,我们的估计是对的。
(七)
正如斯大林早就预料的,朝战爆发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在艾奇逊的要求下召开,并以9:0通过决议,要求北朝鲜军立即撤至“三八线”。苏联代表没有出席。况且从罗斯福开始的对苏绥靖政策早就在美国国内沸反盈天了。1950年1月,麦卡锡、尼克松两位参议员在美国已经闹腾开来,追究“丢掉东欧和中国的美国官员”。
美国时间6月25日23:55杜鲁门发表声明:1.命令麦克阿瑟以所有能动用的全部武器弹药供应韩国部队;2.命令立即撤退美军顾问团的家属,美国在远东的空军和海军部队给予以掩护和支持;3.命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大陆对台湾以及台湾对大陆的任何进攻。
6月27日,人民军攻进汉城。美国代表在联合国立即建议召开了安理会紧急会议,通过了“必须用紧急的军事措施来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决议。耐人寻味的是,苏联代表依旧不出席,从而再次放弃了行使否决权的机会,造成历史上第一次由世界性组织投票决定以武力制止武力。美国获得了“联合国授权下的一次警察行动”的合法地位。杜鲁门下了第一道美国空、海军介入朝鲜战争的命令。
这里有一个插曲:表决原定上午进行,杜鲁门知道苏联代表抵制安理会,以为通过提案没问题就在上午宣布已通过美国提案。谁知因印度代表需等国内答复,改为下午表决。表决前联合国秘书长赖伊、美国代表格罗斯、苏联代表马立克在一起喝咖啡,赖伊问马立克:“您去吗?我认为贵国的利益是要求您出席的。”格罗斯脸都吓白了,马立克如出席并使用否决权的话,决议通不过杜鲁门必在全世界面前出大洋相!但马立克说:“不,我不去。”
但暗地里是另外一套:7月1日斯大林致电史蒂科夫,要求转告金日成,“不要被美国人的介入吓坏了,必须坚决地继续进攻”;“南朝鲜解放得越快,武装干涉的机会就越少”;“7月10日前完全满足朝鲜人关于供应弹药和其它军需品的申请”。同时他也小心谨慎,下令召回前线的军事顾问,派遣到前线司令部的军事顾问一律以《真理报》记者的身份派往。他对史蒂科夫下令:“您个人要对苏联政府负责,不能让他们成为俘虏。”又对赫鲁晓夫说:“我们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与了这件事。这事是金日成自己干的。”
此时斯大林干的另一件事,就是督促中国尽快出兵。7月2日他答应“我们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7月7日英国向苏联提议,希望苏联向北朝鲜施加影响,促使其退回三八线,以利和平解决朝战问题。斯大林马上电告中朝两国:“我们认为英国人的这项要求是无理的和不能接受的。”7月8日,斯大林指示罗申:“请转告毛泽东,朝鲜人正在抱怨中国在朝鲜没有代表。应当尽快派出代表,已便有可能建立联系并迅速解决问题。”9日夜,中国外交官奉命紧急进入朝鲜。7月13日斯大林电告罗申转毛:“我们不清楚您是否已决定部署9个中国师在朝鲜边境。如果您已作出决定,我们准备给您派去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师---124架飞机,用于掩护这些部队。”且称,这个师及已在上海的另一个苏联空军师的全部装备,在中国飞行员掌握后,都将移交中国方面。此言确实吊起了我军许多高级将领的胃口,使他们以为快速解决朝鲜问题后,可以获得这些飞机及其它先进装备,用以解决台湾问题。
美国时间6月30日凌晨4:47,杜鲁门批准麦克阿瑟调两个师地面部队进入朝鲜,以联合国军的名义首次介入。但这些少爷兵从日本的妓院开到朝鲜战场,根本不能阻挡人民军。杜鲁门称:“进攻规模和随后的推进速度,十分明显地说明,这是一直都在策划着的阴谋。”7月29日联合国军地面战术司令沃克下死命令:“不坚守毋宁死”,终于守住了釜山一块最后阵地。战势成胶着状态,北朝鲜军队损失已达40%。解放南韩已很困难。于是,马立克8月1日回到安理会,4日提议就地停火。
在马立克提案尚未表决时,8月28日,斯大林致电金日成:“苏共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及其战友在伟大的朝鲜人民解放斗争中,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取得辉煌胜利。苏共中央毫不怀疑,外国干涉者将会很快地被赶出朝鲜。”“金日成同志不要因为和外国干涉者的战争没有取得连续的胜利而不安,不要因为推进中进攻受阻,或因某些局部的失败而沮丧。在这样的战争中没有连续的胜利。”“俄国人在1919年英、法、美武装干涉时期的处境比现在朝鲜同志的处境要坏得多。”“金日成同志不要忘记,他的盟友现在和将来都会支持他。”“我们可以补充提供攻击机和歼击机给朝鲜空军。”金日成感激涕零:“我们被您的关注深深地打动,并对您的热情参与和忠告,向您,我亲爱的导师,表示感谢”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最猛烈的攻势,把敌人赶下海去!可见,斯大林的停火提案是何等虚伪。
9月1日在金日成的大规模新攻势开始后,安理会否决了马立克的提议。这是预料之中的。金日成大举南侵之初,马立克躲起来。安理会决议停火,无人理会,斯大林反而督促金日成加紧进攻。现在攻不动了、且韩国只剩不足一万平方公里地域提出就地停火,显然不可能。况且在7月13日印度建议停火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安理会已遭美国拒绝,现在的提议不过是试探罢了。兼之美、台又在7月31日签订了《防卫协议》,中国受到第二次伤害。
9月15日,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突然在北朝鲜军的后方开战。于是麦克阿瑟全然不顾任何警告,在美政府的批准下,利令智昏地挥师北进企图把金日成干掉。但这个决定显然没有任何准备;而极度自负又使他严重失误,错失了战机。他不是马上切断半岛,而是全力进攻汉城等城市,使北朝鲜军三万余人平安撤到北方。他更莫名其妙地命令第7步兵师和陆战第1师从仁川及釜山登船,绕过朝鲜半岛去元山再搞一次登陆。而这恰恰使这两个大批急需的战斗物资上岸的港口造成壅堵。结果是,10月10日南韩第一军步行占领元山时,这两个师还未登船!这个计划居然被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总统批准了!布莱德雷后来说,这个计划如果是参谋学院某校官提出的话,他将被嘲笑得无地自容。
10月19日,中国军队开进北朝鲜,25日不宣而战,把满以为中国不会介入的麦克阿瑟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可思议的是,11月6日他向布莱德雷报告中国军队已进入朝鲜,并“使我之所属部队有被彻底消灭的危险”到11月24日却又宣布:“中国人尚未进入朝鲜”,并发动圣诞节攻势,直逼鸭绿江边。终于碰了一鼻子灰。这才确认他面临的是25万久经战火考验的中国军队。于是急忙全线溃退到“三八线”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