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5-20]【古典】Serenade(Highlights Of Classical Music)/《小夜曲》



引用:


    专辑名称:SERENADE(Highlights Of Classical Music)
中文名称:《小夜曲》(最精彩的古典音乐)      
音乐类型:幽默曲、浪漫曲、小步舞曲、圆舞曲等  
音乐格式:APE 整轨                         
演    奏:布达佩斯弦乐团(Budapest Strings)  
  作 曲 家:德沃夏克、鲁宾斯坦、博凯里尼、舒伯特等
发行公司:Delta Music Inc.                    
发行时间:1988年                          
唱片品牌:LASERLIGHT                          
CD编号:Laserlight 15505                    
推荐指数:                       







============================德沃夏克:《幽默曲》(Humoresque, Op.101 No.7)=========================

  这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是作者于1894年创作的。当时德沃夏克正在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作者
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
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本曲为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
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后来本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
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
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但本曲似乎更类似一首小夜曲,像民歌一样朴实
亲切,并没有任何“诙谐”的成分在内。本曲为优雅的稍缓板,降G大调,2/4拍子。以第一主题为中心构成第
一段,经过转成降g小调的中段后再予以反复,为复合三段体。 反复时省略一部分,因而形式更为简单。       

========================= 鲁宾斯坦:《F大调旋律》(Melody in F Op.3 No.1)=========================

  这首乐曲是包含在F大调旋律(OP. 3)中的两首钢琴小品中的第一首,属于典型的旋律性器乐小品。乐曲
结构极其简单,歌谣形式的主旋律,前后反复三次。就在三次反复的连结处,加入半音阶的经过句。虽说较为单纯
但因为旋律很美,所以常常被改编为钢琴伴奏下的小提琴独奏曲或大提琴独奏曲。这是一首颇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乐
曲。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杰出的钢琴家,他将欧洲的音乐传统移植于俄国民族音乐之中。在作
曲方面,鲁宾斯坦深受德国浪漫派音乐和李斯特的影响,留下了大量的钢琴曲。但他的所有作品中唯有这首《F大
调旋律》最为深入人心,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 舒伯特:《圣母颂》(Ave Maria D.839)===============================

  《圣母颂》是1825年舒伯特采用英国历史小说家瓦尔特·斯格特所作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
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是舒伯特的代表作。歌曲在分解和弦的伴奏下以平稳的旋律为起点,通过浪漫主义音乐常用
的种种手法,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祈求圣母玛利亚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首小曲里
感受到作者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哀怨、幸福和希望。这首歌曲常被改编为器乐曲,其中由小提琴
独奏或由弦乐演奏主旋律,由竖琴演奏伴奏部分的谱本流行较广。                                          

================================== 博凯里尼:《小步舞曲》(Minuet)=================================

    在众多的古典小步舞曲里,最常听到的是意大利作曲家博凯里尼的《小步舞曲》。这首乐曲原来是《E大调弦
乐五重奏》里的一个乐章,不过它实在太好听了,所以就被人改编为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其中以管弦乐队合奏最
常听得到。博凯里尼生于1743年,比莫扎特大13岁,他的《小步舞曲》除了优雅的共同风格之外,还有一种
摇曳生姿、仪态万千的气质,难怪一直是音乐爱好者最欢迎的曲目之一。小提琴将舞蹈感觉释放出来,丰富的变化
与鲜明的节奏,没有任何一首小步舞曲能及,即使博凯里尼再世,相信亦会闻曲起舞。                        

==================================== 海顿:《小夜曲》(Serenade)===================================

    海顿的《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曲,大约作于1762年,原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
奏》的第二乐章。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这部作品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
提琴担任,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演出时,由第一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畅而亲切,充满了欢快的情绪。其
它三个声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拔弦奏法模仿情歌式小夜曲用吉它伴奏的音响效果。用小提琴独奏形
式演出时,则由钢琴奏出相似的伴奏音型,保持了原曲的特点。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的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
的旋律,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在展开过程中的旋律进行,时而出现极其自然的大跳
音程,使曲调更富于生气。                                                                            

============================ 勃拉姆斯:《圆舞曲》(Waltz, Op.39, No.15)============================

   勃拉姆斯为钢琴四手联弹而作的《圆舞曲》,OP. 39,共16首,作于1865年。这些圆舞曲不像施特
劳斯家族的圆舞曲那般华丽,也不像肖邦那样的文雅,勃拉姆斯自己评介为“舒伯特风格天真而又小型的圆舞曲”
这些小品朴素而又恬淡:1、B大调,严守节拍;2、E大调,有兰德勒舞曲性格;3、升G小调,有兰德勒舞曲
性格;4、E小调,稍慢,有吉普赛的味道;5、E大调,很柔和;6、升C大调,很快的快板;7、减慢速度,
有兰德勒、也有马祖卡的味道;8、降B大调,兰德勒舞曲风格;9、感伤地;10、G大调,活泼地;11、b
小调,有吉普赛风格;12、E大调,是舒伯特的回忆;13、C大调,多少有些华丽;14、A小调,有吉普赛
风格;15、A大调,有兰德勒舞曲性格,16、兰德勒舞曲风格,二重对位法。其中,第15首最为出色。    

=================================== 贝多芬:《小步舞曲》(Minuet)==================================

  《小步舞曲》是在1796年3月,以“六首钢琴小步舞曲”的标题所出版的小步舞曲集中的第二首。据推测
这一小步舞曲集很可能是在1795年,由原来为管弦乐队而写的乐曲改编而成。本曲既可用来伴舞,又颇具欣赏
性,因此二百年来久盛不衰,是通俗名曲中的精品。“小步舞曲”原是流行于法国农村中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后
来逐渐进入宫廷,成为贵族舞曲。小步舞曲大多采用3/4拍子,中速,节奏平稳,风格典雅、明快、轻巧。《G
大调小步舞曲》是当时贝多芬所写的众多小步舞曲和德国舞曲中,最著名的作品,它曾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弦
乐四重奏曲乃至轻音乐等各种形式,并以《贝多芬小步舞曲》之名广受听众的喜爱。本曲为典型的“三段体”结构
第一主题婉转如歌,第二主题带有活泼、跳跃的性质。                                                    

============================== 格里格:《我爱你》(I Love You, OP.5.2)=============================

  格里格与妻子尼娜之间的美满爱情是乐坛的一段佳话,他为心爱的人创作了许多作品,尼娜也是格里格大多数
歌曲的演唱者。这首情深意长的《我爱你》就是这对有情人相互间最真挚的爱情表白。格里格的爱情非常美满,他
只对他的妻子尼娜多情,他的创作源泉多半来自他的心爱之人。由这首著名的歌曲改编的弦乐,浪漫抒情,音乐笔
调简洁细腻,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同时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民族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Alla Turcu)==============================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其实,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
乐章并没有很明显的土耳其音乐特点,真正的土耳其风格并不浓,由于莫扎特在这一乐章的开头注明曲趣为土耳其
风,因而被后人称为《土耳其进行曲》。这首乐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乐曲一开始
是在a小调上的第一主题,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接着是第二主题的出现;然后重复第一主题而结束了第
一乐段。乐曲的中部,曲调转到了A大调上,由四个小乐段组成。第一小乐段是富于东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壮的进
行曲,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使人豁然开朗,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
三次。第二小段是几乎全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快速旋律,有如队伍在急速飞快地奔驰。紧接者的第三小乐段也是有
几乎是十六分音符构成的快速旋律,顺者第二小段的旋律一泻而来,不可阻挡。第四小段与第一小段完全相同,即
重复这一乐段中富于东方色彩而又雄壮的进行曲。接着,曲调转回a小调,这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乐曲的结尾部分
较长,它是以进行曲风格的音调为素材,加以变化发展而成的。曲调在A大调上进行,使乐曲显得壮丽辉煌,气势
磅礴,音调继续发展,曲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了全曲。                                                  

=============== 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Op. 55, No. 4)==============

  这首《母亲教我的歌》作于1880年,原为一首歌曲,是作者所作的包括八首歌曲在内的歌曲集《吉普赛之
歌》中的第四曲。本曲后来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合唱曲等形式。除了大量的器
乐作品之外,德沃夏克还创作了不少歌曲,其中歌曲集《吉普赛之歌》被认为是他歌曲创作顶峰。所有的歌词均取
自波希米亚抒情诗人阿多尔夫·海杜克(1835-1923)的诗篇,本曲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词大意是:“当我
幼年的时候,母亲教我一首歌,在她慈爱的眼睛里,晶莹的泪光在闪烁。如今我教我的孩子们,唱这首难忘的歌曲
禁不住辛酸的泪水,在我憔悴的脸上流淌。”在行板速度上轻轻流动的旋律,带有摇篮曲的摇曳感,句尾的切分节
奏和大跳音程更增强了波浪式的起伏感,曲调温和亲切,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当这一抒情的旋律再现时,前两句
增加了一些装饰变化,后面的乐句则有新的发展,形成了全曲的高潮,流露出一种难言的伤感,催人泪下。最后乐
曲用哀婉动人的旋律终曲,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 斯文森:《浪漫曲》(Romance Op. 26)===============================

    斯文森不仅是杰出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受到来自于父亲的音乐熏
陶,后来又就读于莱比锡音乐学院,跟随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大卫·费迪南德学习小提琴演奏技法,同时潜心学习
音乐创作理论,并写出了他早期的音乐作品《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 6)。在结束了莱比锡音乐学院几年
的学业后,斯文森返回了挪威的家乡克里斯蒂安,1872-1877年他担任克里斯蒂安音乐协会的指挥,在这
期间他创作了《G大调浪漫曲》(OP. 26) ,这部作品保持了斯文森一贯的创作风格,音乐如一首雅致的小
品,充满了安闲、怀旧的情绪,小提琴的音色婉转、甜美,旋律优美动人。                                  



【接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