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第九章。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不详。
昼寝---白天睡觉。
圬(wu 巫)---抹墙的工具。这里指粉刷墙壁。
与---语气词,表示停顿。
诛---这里指谴责的意思。
大意: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作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关于昼寝。
很显然,孔子对于宰予白天睡觉是非常的反感。
我们知道,孔子时代是没有照明设施的,所以说白天的时间很短,尤其是冬天,相对于夏天来说白昼的时间就更为短暂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用来所谓工作与学习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因为在没有光照的时间里,人们活动起来的确是非常的不方便。再者说,由于没有人为的光照,在整个的夜晚里,人们除了睡觉就不可能有什么另外的活动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的休息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所以说,大白天睡觉就特别不被人接受。
从孔子对于宰予白天睡觉的反感来,实际上是对于光阴的在意与吝啬,由此而生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于时间珍稀的优良传统,譬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其实,我们学习孔子对待宰予白天睡觉的反感的态度,就是学习孔子对于时间的珍稀。因为作为一个人来讲,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还是对于家庭、个人,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养成一个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一定会得到它的丰厚回报。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关于“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对于“朽木不可雕也”之言我们大家耳熟能详,但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一般人却不一定完全理解。
首先,孔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之言是有特定的语境,也就是特指的宰予。也可以说,孔子所说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是对于宰予的定论。围绕孔子的这一思想,之后我们民族发展出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三岁看到老”以及“狗改不了吃屎”等等价值系统。
上述的价值系统其实都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是有差别的,而这个差别是恒定的,不可更改的。对于这一点,其实有一定社会经历的人都可以清楚的认识到。
孔子的这一思想其实是告说我们,人与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如同五个手指不一样长短一个样子,而且短永远是短,长永远是长,也就是说,想改变各个手指之间的长短关系是永远也不可能的。
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实际的,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发现和提炼出来的,是经得住历史与现实之考验的。
孔子这一思想的积极现实意义是,我们可以在孔子这一思想的基础之上建立对于人的重新认识和使用,以破除所谓人人平等的错误观念,真正树立起人之差别的科学现实主义观念。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关于:“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听其言而观其行”是我们今人耳熟能详且频繁使用的一个价值系统,殊不知,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还不晓得这是由孔子所创造。
由于大家对于“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格言太过熟悉,所以此不多言。
从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开始对人也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实际上,作为今天,我们还是有许多的人仍然对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这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上当受骗之人呢?不是吗?
实质上,听其言而观其行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而听其言信其行则是一种生活的失败。如果在一些个重大的问题上没有采取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态度与立场,很可能会给个人、家庭甚至是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什么在国家外交领域会经常会出现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说法呢?其意义不在于此吗?
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言行不一的情况是经常会发生的,不然怎么会有言行不一的说法呢?所以说,对待言行不一的最好办法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不断的从现实生活之中学习智慧,而且是见错就改,对于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其实,学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吗?不是吗?
其实说到底,孔子及儒家思想就是教给我们如何生活,或者说是如何才能够生活的更好。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遵从孔子及儒家的思想,我们就能够生活的更好。反之,生活则水深火热。这是被中华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了的,对此应无庸置疑!进一步的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大国、强国、富国,难道不都是通过孔子及儒家思想而获得吗?就是今天国民生活的改善,国家实力、地位的提高,不也是通过孔子及儒家思想而获得的吗?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恶毒打压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就两个朝代,一为始皇;二为M贼,看看它们当时民众的生活吧!难道这不是历史最为有力证明吗?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关于言与行。
可以这个样子来说,言与行包括了人的全部之。当然,言与行还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不过我们现在所讲的言与行,是围绕此章的角度来谈论言与行。
人类的实践证明,所谓言,也就是人所说的话是有变化的,在这一点上,我想大家恐怕没有什么异议,因为任何一个有社会经验的人都会对此认同;同这这一点上,也是我们经常所说得言行不一。
无数事实证明,言,也就是人所说的话是有着很大变化空间的,尤其是对于所言不负责任的人来说,即便是对于所言负责人的人来讲,由于时过境迁等等的问题之影响,所言也存在这变化的空间。当然,影响所言变化的原因还有很多,由于此不是今言重点,所以有所省略。
对于行来说,所做已是定型,同时也是没有办法可改变的,也可以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怎么能够可以改变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言可以为虚,而行则无法不实,不是吗?所以说,我们面对实与虚,难道可以放弃实而选择虚吗?当然不是。就是因为此,所以孔子才改变了自己以往“听其言而信其行”的理念,进而建立了“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加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