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公冶长第八章。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女---同“汝”。即你的意思。
  愈(yu 遇)---更强、更好的意思。
  弗---不。
  与---赞许、同意。
  大意: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人相比,谁更好一些?”子贡回答说:“我端木赐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情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情;我呢,听到一件事情只能推知两件事情。”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按照孔子的评价,其学生颜回是最为优秀者。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以后孔子对颜回的有关论述中再作进一步的解释,此不多言。
  这一章最为重要的问题是:“闻一知十”。
  所谓“闻一知十”,按照中国文化的习惯,十,不仅仅是十的问题,它是多的意思,可能超过十也是它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十,就是很多的意思。所以说,十在此章的意义就是很多而且是越多越好的意思,而不仅仅只限于十。
  “闻一知十”的思想,其来源是孔子“举一反三”之思想。也可以这样子说,是孔子创造了“举一反三”的思想,而孔子的学生子贡发展了孔子“举一反三”的思想,进而成为“闻一知十”之思想。后人又将孔子的“举一反三”和子贡的“闻一知十”思想进一步发展为“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闻一知十”的理论根源是孔子“举一反三”的思想,所以说,搞清楚了“举一反三”的问题,“闻一知十”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谓“举一反三”,就是孔子所说的告一隅而知三隅,也就是说,告诉一个墙角,就会知道另外三个墙角。
  告诉一个墙角,就会知道另外三个墙角当然容易,但是,它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此。它的意义在于: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就会知道另外与此相联系的很多的事情,而且是越多越好,这才是“举一反三”的真正意义所在。
  所谓“闻一知十”之思想,由于历史原因所限制,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就是依靠听觉,也就是说,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是靠听来获得的。由于历史的变迁,今天的人们获得信息的方法很多,所以说,所谓闻,在今天来讲,它的意义就是指可以获得信息的所有渠道。
  所谓“闻一知十”之思想,其本质就是:当知道一件事情,就会知道其它与之相联系的许许多多的事情。譬如天黑这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行动不便;行人稀少;温度降低;人们将要睡觉;人的血压降低;犯罪率高发阶段等等。实际上,“闻一知十”的能力是一种联想的能力,而且是建立在逻辑关系上的一种联想能力。如果这种的带有逻辑关系的联想能力出现在非常多的事情上,那所能够得到的联想结果就会越多,而这种丰富结果的获得,难道不是个人聪明和能力强大的最好表现吗?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关于“闻一知十”。
  怎样才能够做到“闻一知十”呢?
  实质上,所谓“闻一知十”就是知道一个事物与另外诸多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换言之,只要是发现和认识到了一个事物与诸多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为“闻一知十”了。要做到“闻一知十”,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也可以说其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学习。只要我们脑子中有“闻一知十”这根弦,然后在学习中努力做到“闻一知十”就好了。
  此外,要掌握“闻一知十”的本领,也可以从距离我们最近的生活琐事做起。也就是说,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件小事做起,譬如做饭、打扫卫生等等,看与之有逻辑关系的事物还有多少,而且是能够想到的越多越好,久而久之,“闻一知十”的本领就可以得到提高。
  还有一点非常的重要,就是不断扩大“闻一知十”中的“一”。也就是说,这个“一”越多,与之相联系的“十”就越多。只有我们所能够认识到的“一”越多,而与之相联系的“十”才能够越多,当我们知道的这些个“一”与“十”越多,我们“闻一知十”的能力就会越强,不是吗?
  如果随着我们“闻一知十”的能力不断的加强,就可以逐渐将“闻一知十”的领域扩大到由形而下到形而上,如果是这个样子,你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你将会变成一个十分聪明的人,而一个聪明得人,无论对社会、家庭、本人都是百利无一害的,不是吗?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关于“闻一知十”。
  在这一章里面,谈论“闻一知十”之问题的主人公共有三人,且都是男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闻一知十”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女性,这是事实。
  究竟是巧合没有涉及到女性关于“闻一知十”的问题呢?还是女性与“闻一知十”的确没有关系呢?我看是后者。
  我们在以上曾经多次讲过,男女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理性。也就是说,女性的理性与男性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当然,此不是主要谈论男女理性差异的时段,这个时段会在以后专门谈论男女理性差异时出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简单的谈论一下男女之间理性的差异问题。有与女性谈论问题体验的人都会知道,女性谈论任何问题都是不连贯的线型,也就是说,女性谈论问题总是由,譬如说电视机,突然转向汽车,然后又转向房屋等等。所以说,女性谈论问题总是由这一个点的表面奔向另一个问题的表面,而且会是永远的这个样子继续下去,而事实上她们所谈论的问题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更有趣的是,它们还经常的用这个问题来证明另一个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之间毫无关联。
  此外,女性永远无法就一个问题进行纵向的深入认识,譬如一个酒后驾车的交通事故,为什么酒后驾车?为什么喝酒?可不可以不喝酒驾车?可不可以不喝酒?为什么就做不到不喝酒驾车?为什么做不到不喝酒?人可以不可以不喝酒?为什么?等等等等。当然这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果问题复杂,那女性纵向的认识起来就更加的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原因主要就是女性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缺乏,其实质就是理性差的表现。所以说“闻一知十”对于女性来讲是很困难的,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这也同是为什么孔子与其学生谈论“闻一知十”的问题时而不涉及女性的根本原因所在。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关于“闻一知十”。
  “闻一知十”也有横向与纵向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谓横向,就是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而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所谓纵向,不但事物之间有联系,而且还存在逻辑的关系。譬如石油,其实,石油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圣经》里面,也可以说,所谓石油,最早是上帝的声音。如果再追溯下去,是因为基督教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而犹太教的发源地为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今天的中东,而中东地区地下又早已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可能就是某些个石油资源由于距离地表太近而被人们所发现并进入了《圣经》的创作之中,最终成为了上帝的声音。正是由于有了上帝关于石油的声音,上帝众多的子民们才会对石油进行综合的开发,之后有了对于石油资源的勘探、开采、提炼、加工,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汽油、柴油、煤油、机油、塑料、化纤等等工业产品。不仅如此,由于对汽、柴、煤油的大量使用,还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使得南北极的冰川融化,进而又提高了海平面,海平面的提高又使得陆地面积的减少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当然还有等等等等的由于石油而引发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个因为石油而产生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是纵向的。不仅如此,石油还会产生事物之间的横向的关系,它们之间虽然没有逻辑关系,但却可以发生联系,譬如;石油与国家能源安全;石油与运输业,包括陆陆、航空、航海的运输;石油与机械制造业,包括石油开采设备的制造、机械的润滑等等;石油与就业;石油与股票、期货等等等等,这些个许许多多因为石油而发生联系的事物是横向的,它门之间没有逻辑的关系。
  综上所说,“闻一知十”的确是存在着纵向与横向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那“闻一知十”之思想将会更加的丰富与伟大,不是吗?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关于“闻一知十”。
  “闻一知十”也有横向与纵向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谓横向,就是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而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所谓纵向,不但事物之间有联系,而且还存在逻辑的关系。譬如石油,其实,石油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圣经》里面,也可以说,所谓石油,最早是上帝的声音。如果再追溯下去,是因为基督教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而犹太教的发源地为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今天的中东,而中东地区地下又早已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可能就是某些个石油资源由于距离地表太近而被人们所发现并进入了《圣经》的创作之中,最终成为了上帝的声音。正是由于有了上帝关于石油的声音,上帝众多的子民们才会对石油进行综合的开发,之后有了对于石油资源的勘探、开采、提炼、加工,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汽油、柴油、煤油、机油、塑料、化纤等等工业产品。不仅如此,由于对汽、柴、煤油的大量使用,还造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使得南北极的冰川融化,进而又提高了海平面,海平面的提高又使得陆地面积的减少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当然还有等等等等的由于石油而引发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个因为石油而产生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是纵向的。不仅如此,石油还会产生事物之间的横向的关系,它们之间虽然没有逻辑关系,但却可以发生联系,譬如;石油与国家能源安全;石油与运输业,包括陆陆、航空、航海的运输;石油与机械制造业,包括石油开采设备的制造、机械的润滑等等;石油与就业;石油与股票、期货等等等等,这些个许许多多因为石油而发生联系的事物是横向的,它门之间没有逻辑的关系。
  综上所说,“闻一知十”的确是存在着纵向与横向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那“闻一知十”之思想将会更加的丰富与伟大,不是吗?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关于“闻一知十”。
  说到底,所谓“闻一知十”,就是建立在逻辑上的一种联想之能力,所“知”的越多,则能力越强。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事物来说,你知道与他相关联的事物是越多越好,因为这个样子会给你的人生、工作等等都会到来极大的方便,甚至重要时还会对于你的一生都会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也就是说,你的一生都会在安全之中度过。
  工作之中也是这个样子,我们说,工作之中遇到一个问题而能够立刻意识到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难道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益处吗?在这一点上,对于那些从事研究工作而无论是研究什么种类的人,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因为你思维的空间被大大打开,从而会获得更多的灵感。
  其实,所谓的创新,相当高的比例是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组合,而这种的组合,靠的首先就是联想,而联想的能力就是来自于“闻一知十”这个基础,不是吗?
  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个社会上,凡是聪明的人,大多都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也就是联想能力特别强的人,而联想能力的产生,其根本就来自于“闻一知十”的能力。
  儒家讲求“五德”,所谓“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而“闻一知十”的能力就首先属于“智”的范围。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之所以出现了那么多优秀人物,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儒家所讲求的“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作为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傻瓜迭出、蠢人遍地,难道与提出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和”知识越多越反动”论调的那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蠢蛋没有关系吗?
  我们说,孔子及儒家的思想为什么会历久弥新而永不消亡,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孔子及儒家的思想之中蕴含着太多的有益于我们人类生活的言行,也就是方式方法,而这种的有益于人类生活的方式方法,还会在人类以后的生活历程当中继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时间也可能是几千年,或者是更长,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