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公冶长第六章。
子曰:“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fu 浮)---木筏子。
从---跟从。
由---仲由,孔子的学生。
取材---取,用。材,才能。
大意:孔子说:“如果道行不通,我乘木筏到海外去,能够跟随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句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它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子曰:“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关于道。
道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系统。
何谓道呢?所谓道,就是道路,说到底就是社会,也可以说是人类所应该走的正确地道路。何谓人类社会所应该走的正确地道路呢?说到底就是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言和行。
按照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论断,由于天命使然,所谓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言行是永远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道是永远能够运行的,不是吗?
当然,作为人类社会,也不是没有道不行的时候。但是,从总体来说,这种的情况还是少之又少。对,就是这个样子。再者说,善与恶的交替是会永远存在的,不然就不会有善与恶之说了,不是吗?
子曰:“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勇是孔子及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价值系统,也有人将孔子及儒家思想概括为仁、智、勇三个方面。
孔子此章说:“由也好勇过我”。其实,勇与好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单纯的勇,可以说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好勇,就有一些过分的意味。事实上,任何的事情只要是一过分,就没有意义了,所谓“过犹不及”是也。
孔子对于仲由来说,认为他是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于仲由好勇的否定。
子路也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以好勇而闻名,据说是终不得好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子路听到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后而喜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
子曰:“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关于好勇。
据孔子“由也好勇过我”之言,孔子本也是好勇之人,只不过是仲由的好勇超过孔子罢了。
所谓的好勇,就是对于勇有喜好。
勇对于一个男人来讲,是一生的十分重要,也可以说,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勇,他的一生将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男人,应该好勇。
当然,按照孔子及儒家中庸之思想,任何的事情过分了都是不好,好勇也是一样,这也同是孔子为什么说“由也好勇过我”的原因。
如果欲好勇,首先就要对于勇有一个正确地认识,然后在自己的身上来培养勇。由于今天我们是在说好勇,所以关于勇的种种问题就不在此谈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