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公冶长第二章。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贱---孔子弟子,姓宓(fu 扶)名不齐,字子贱。
若----这个。
斯----此,这个。指这个人。后面的“斯”,指这种品德。
焉---哪里。
大意:孔子谈论宓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这个人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呢?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这一章的意义不是非常宏大,所讲只是说子贱是一位君子;鲁国是一个有君子的国度,仅此而已。
所引申的意义就是君子存在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个国家里面。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君子是不可以的,当然,作为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没有君子的。
君子的言行是可以影响别人的,子贱的品德就是从君子处学习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