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996年考古十大发现(图) (以时代为序)


1、重庆丰都烟墩堡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重庆市丰都县 
发掘单位:中国科学院三峡考古队 

 
简介:

    烟墩堡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区的重庆市丰都县,出土标本 1万余件,其中石制品 1341件,以砾石为原料,主要采用锤击法打制而成,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这在中国南方旧石器一直中尚属首次发现。 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在认识南北工业传统间的关系方面具有桥梁作用,对中国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研究也提供了可供对比的研究资料,具有一定科学价值和科学意义。




2、河南孟津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煤窑乡妯娌村 
发掘单位: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郑州大学考古系、孟津县文管会 
 
简介:

妯娌遗址位于河南省孟津黄河岸边,自仰韶晚期延续到龙山早期,居住区居北,墓葬区居南,窖穴区和制石工场居西。墓葬多有生土二层台,发现有迄今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墓葬,出土文物丰富多样,有黄河中游最大的石壁及三件形制相同、大小依序的陶铙形器等。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挖掘和研究对王湾二期文化石器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3、四川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新津宝墩遗址(四川省成都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温江鱼袅村遗址(四川成都温江县万春镇鱼袅村、直隶村和报恩村)、郫县古城遗址(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古城乡古城村和梓路村)、都江堰芒城遗址(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乡芒城村)、崇州双河遗址(四川省崇州市上元乡芒城村)、紫竹遗址(四川省崇州市燎原乡紫竹村) 
发掘单位: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指分布于成都市的新津宝墩遗址、温江鱼凫村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以及紫竹等 6 处古城,面积在 11 - 60 万平方米不等。其中郫县古城城址中部发现被若干中小环绕的面积达 550 平方米的大型房址, 其内筑有 5 个长方形卵石台。古城群属宝墩文化,是三星堆文明的前身,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该遗址群的发现对于研究成都平原当时的社会结构河宗教信仰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图暂缺



4、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
 
时代:周 
发掘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地区薛庄乡北滍村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 
 
简介:

应国墓地主要是周代应国贵族的埋葬地,其中也包括应国灭亡后部分楚国贵族墓葬与两汉时期的一些平民墓,地属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地区薛庄乡。应国墓地共发掘应国墓葬 42 座,排列有序,具有“族墓葬”特征。出土文物数千件,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所出铜器铭文涉及大射礼、俯聘礼、帝王庙号、丧服制度,对古代礼仪制度与诸侯方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排列有序的国君墓葬,为同时期墓葬断代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5、山东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 
时代:西汉 
发掘地点:山东省长清县双乳山村 
发掘单位:山东大学考古系、长清县文管所 

 
简介:

双乳山汉墓东北 1.5公里处的福禄山顶部椰油两座陵墓,封土高大,保存尚好,其形制、排列、规模等都和双乳山汉墓相似,所以我们推测也是西汉济北王陵,显然,这里应该是稀罕济北国的王陵区。福禄山汉墓的发现,也为证明双乳山汉墓为西汉济北王陵提供了佐证。墓葬凿山为陵,为呈甲字形的竖穴石扩木椁木,主要由封土、墓道河内外墓室几个部分组成,总长85米,总深22米,凿石量约8800立方米。墓主人二椁三棺殓葬,出土铜器、玉器、漆器、铁器、陶器、金饼、车马器具等2000余件,该墓未经盗扰,保存完整,增加了对汉代考古、历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