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明祭--奶奶
作者:心愿如歌
我说不出你的身高
你佝偻的身子,象秋风中萧瑟的黄草
颤巍巍地,用三寸金莲
丈量生活
其实更多时候,你倚在炕头
透过窗台上一溜一尺多高的玻璃
望向庭院的四季
春天,蒜苗拱出了垅背,
角瓜绿腾腾的叶子在地面铺开
夏天,黄瓜和豆角比着爬高
纤嫩的丝蔓彼此攀援,有的伸向窗台,向屋里张望
秋天,满树红绿相间的枣子
是白昼里看不够的繁星
向日葵圆圆的笑脸
再也赶不上太阳的脚步
冬天,寒风追赶着落叶,满院疯跑
正午的阳光,则安静地歇在炕头
一场大雪,把落叶藏到了身下
孙儿们又开始了雪地上的追逐
你望着窗外的世界,嘴角一抹微笑
疾病,在皱紧的眉头,不时向你提醒
你能走出屋子的季节只有夏天
用一根榆木的拐杖,支撑到门口
在平滑的台阶上坐下来
吃孙儿们为你砸的苦杏仁
有时候,母亲会捧来一个烧得焦糊的苦胆
你剥去外面包裹的菜叶,津津有味地吃
流着口水的孙儿,痴痴地望着
奶奶,好吃吗?
不好吃,苦着呢
孙儿不相信地晃晃小脑袋,嘟起了嘴儿
你从红肚兜最下角的夹层里
悉悉索索地掏出几枚硬币
快去买一根冰棍吃吧
孙儿的嘴角弯成了月牙儿,脚步跑得象鼓点
你的一日三餐
是吃药的时间
大把的药粒
象孙儿手中的五彩糖豆一样好看
房梁上垂下的铁钩
钓着三五条鲇鱼
屋角的铜盆里
卧着一两只乌龟
这是一年四季不变的风景
撑船的老爷爷会不时地帮助更新
妈妈说,它们都是最好的补品
可孙儿却连味道都不曾闻
每次做好,妈妈把孩子支出家去
她怕孩子眼巴巴地瞅着,奶奶不能下咽
但奶奶还是把能保留的吃食偷偷留给孙儿
一瓶罐头,半包点心
在妈妈上班不在家的时候
笑咪咪地摆到孙儿的面前
炕头上,时常有老爷爷和老奶奶盘腿坐着
嘴里叼一根长长的烟袋,陪奶奶唠家常
从村外庄稼的长势,到村里人家的婚丧嫁娶
说得热热闹闹的,就差锣鼓家什上场
孙儿当不了听众,屋里屋外忙活着
从院里的瓜秧上,捋几把干黄的叶子在手中搓烂
悄悄潜进屋,把它们掺和在烟笸箩中
然后只等一声吩咐:乖孙儿,快给爷爷奶奶装烟
当奶奶不能从炕头坐起的时候
除了妈妈,孙儿是最小最贴心的服务员
你不嫌奶奶脏吗,孙儿摇摇头
妈妈说了,人都有老的一天
躺了两年之久的奶奶
在一个秋日的午后,突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她抱着一床被子走上街,并嚷嚷着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孙儿撒腿跑向妈妈的单位
当母女俩赶回时,奶奶正坐在老院儿的门口
枯瘦的指头点着大伯大妈
――你们,为什么不接我回家
被妈妈搀回家的奶奶,脸上淌着泪
孩子他妈,这些年辛苦你了
不善言辞的妈妈轻轻摇摇头说
我打小就没了亲妈,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妈呐
奶奶笑着睡了,再没有醒来
五个儿子,三个女儿轮流喊她,也没能喊回
她最喜爱的孙儿,牵着爸爸的手,在她的头前下跪
奶奶,奶奶,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呀
作为党员干部的爸爸,只请人扎了两个花圈
甚至没有一口薄板的棺木,就把老人抬上了火葬场的灵车
狭小的车厢,容不下众多的儿孙
除了几个长辈,八个子女,孙儿辈,只有我一人
孙儿亲眼目睹了奶奶被推进一片火海
剧烈的燃烧中,听不到一声呻吟
什么是生离死别,七岁的孙儿还不懂
她只跟着大人们一起哭,哭声震天
一个雕花的小木匣
装着奶奶的骨灰
爸爸指着远处一片向阳的坡地说
我们会把你奶奶的骨灰,安葬在那里
一个小小的坟头
只矗立了一个秋冬
春耕的犁耙抚平了土地
孙儿在一株株棉苗间,寻找着痕迹
那个让许多大人和孩子都远远避开的火葬场
孙儿却在路过的时候,多次敲开紧闭的大门
在花圃间逡巡,或者凝望,高耸的烟囱
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悲凄
奶奶活着的时候,孙儿不知
这世上,曾经也有爷爷
能把《隋唐演义》、《岳飞传》、《西厢记》
讲得头头是道的奶奶,却对爷爷,只字不提。
孙儿想起,你那象吃饭一样
永远也吃不完的药,怎一个“苦”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