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学良之于凤至赵一荻(2)

赵一荻的爱

很多女人都会爱上风流少帅,但能没名没份地陪伴一个失意的男人度过数十年寂寞生涯的,只有赵四小姐。如果本世纪举办“罗密欧与朱丽叶”大赛,无疑是“少帅”与“赵四小姐”夺冠。

赵一荻(1912.5.28~ 2000.6.22),生于香港,别名:绮霞,香笙,香生,赵四小姐 ,浙东兰溪 人。她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父亲是当时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赵庆华。在十五、六岁以前,她在天津上学。 赵一荻与张学良1926在天津初识。当时北洋政府中有些达官贵人,嫌在北京过私生活有些拘束,便常溜到天津在交际场中品酒赏花,高歌酣舞,玩个痛快。赵一荻好奇,常到那里看热闹。张学良的天津私邸在旧法租界32号路54号,他经常在那里逗留。在当时天津最有名的社交场所蔡公馆举办的一次生日舞会上,赵一荻经大姐绛雪介绍,与张学良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赵一荻的长相并非特别漂亮,但身材颀长,体态婀娜。仅就容貌而言,她不过是中上等人材。然而,她气质绝佳,风度优雅,爱打扮也会打扮。要说容貌漂亮,倒是张学良更胜一筹。那么,他们两人为什么爱得如漆似胶而又能保持恒久呢?“心有灵犀一点通”。男女两情之间,在心灵上愈是相吸相通而契合无间,其爱恋就愈是深挚而持久。

当父亲得知小女儿和有妇之夫在一起,赵四小姐被软禁。六哥赵燕生暗中帮助, 在17周岁零4个月时,赵四小姐与家人不告而别,毅然追随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乘火车单身赴沈。随即被安排在北陵别墅,与张学良过着秘密的同居生活。

赵四小姐的私奔,在赵家掀起了轩然大波。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做官。与此同时,帅府内也感到了微微的不安。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担心赵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张家门庭,只给她秘书的地位。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情,心甘情愿地以秘书身份陪伴着张学良。心胸大度、温柔贤慧的于凤至感念赵四小姐的一片真情,力主在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并亲自监工设计装饰,使小妹尽量居住舒适一些。赵四小姐搬入此楼居住,她把自己的卧室设在二楼西北角,这里虽然比其他房间阴冷,但抬头就可以望见大青楼里张学良办公室的灯光,心里顿时会涌起一股似水的柔情,那种温暖的感觉就会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1929年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有了唯一的儿子。

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刚抵上海,一向温顺的赵一荻拿起了枪,为什么?30多岁的张学良有毒瘾,德国名医史密勒博士,治疗时将他的手脚都捆绑在椅子上。张学良就用牙齿撕扯衣服,呻吟着,哀号着,惨叫着——惨不忍睹!很多人想冲进屋去,解救张学良的苦痛!但当他们看见持枪守在门口的赵四小姐,便抑制住了!就这样,一连7天7夜,经过这一番死去活来,脱胎换骨的折磨,张学良终于剔除毒瘾。

1936年西安事变后,赵一荻一直在西安陪伴张学良。事变后,张学良在送蒋介石夫妇回南京前,有两件事放心不下。一是东北军,他写下手谕,交王以哲、于学忠等人代管;二是赵四母子,为防不测,吩咐参谋长在他离开西安后,立即将赵四母子送往香港。但此时的赵四小姐,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张学良,直到大姐于凤至匆匆从国外赶来,她才于1937年1月11日携幼子闾林去南京,后转赴香港。可心却一刻没有平静过,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着被软禁的张学良。 1940年,张学良转移到贵州修文阳明洞,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赵四小姐将孩子托付给一位可信赖的朋友,来到张学良身边,以秘书的身份,尽夫人的责任,寸步不离地相随左右,陪伴着他一起度过漫长的幽居岁月。张学良到台湾以后,也一直由赵一荻陪伴。赵一荻不仅在叱咤风云岁月里与张学良相知相爱,而且在他“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的山居岁月里,在“烽火余生后,唯一愿读书”的幽闭日子里,给他温暖,给他信心。张学良常用地道的东北话,对人亲昵地称赵四小姐说:“这是我的姑娘!”

1960年以后,宋美龄劝张学良弃佛教转信基督。张学良,潜心研读《圣经》,见识大异从前。在张学良表示希望教友宋美龄能为他举行受洗仪式时,宋美龄坚决反对。她觉得张学良和于凤至有正式的婚姻关系,如今又与四小姐同居了几十年,这就等于他同时有两位夫人,这种情况不合基督教的教规。 宋美龄提出如果真诚信奉基督,必须解除与于凤至的婚姻关系。于凤至同意离婚使张学良解除了尴尬。

1964年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身穿崭新的西服、系着浅灰色领带,与身着合体旗袍、佩带水晶项链的52岁的赵四小姐携手走进了台湾北投温泉附近的一座教堂里。教堂内没有华丽的彩灯,而是点燃了无数支巨大的蜡烛。牧师神情严肃地走到张学良跟前,指着身旁的赵四小姐问道:“你愿意这个女人做你的妻子吗?”张学良深沉、清晰、肯定地回答:“愿意。”牧师又转向赵四小姐,指着身旁的张学良问道:“你愿意让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吗?”此时的赵四小姐双眼噙满泪水,双唇急速颤动,久久,久久才吐出三个字:“我愿意。”

晚霞映照,微风吹拂,这对相濡以沫度过了36个春秋“牢狱鸳鸯”,经历情感难以用语言叙说的一对情人,终于结成了夫妻。

17天后,即7月21日,台北各报均刊出一则消息: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台北举行结婚典礼。40多年来,新闻媒体不知报道了多少次有关张学良的消息,但哪一次也没有这次轰动。人们抢购,报纸脱销。

《联合报》第三版醒目的大标题是:

卅载冷暖岁月 当代冰霜爱情
少帅赵四 正式结婚    红粉知己 白首缔盟
标题下加有两句话: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  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随着蒋介石父子先后离世,张学良夫妇的自由度也就越来越大,1994年终于离台赴美,定居夏威夷。千古一荻,风静而凋。两位垂暮之年的老人,在历经了命运的潮涨潮落之后,惬意地享受着晚年的宁静与淡泊,对于生死,他们已经看得十分淡然。

2000年,夏威夷时间6月22日上午11时11分,赵四小姐停止呼吸。在病床的另侧,张学良坐在轮椅上,始终握着赵四小姐的右手,深情地凝望,默默地一言不发。“她死了!”少帅突然幽幽吐出了一句话,像是在自言自语,而后他又陷入了沉默。他的眼睛,依然凝望着赵四小姐;他的手,依然拉着她的手。他的眼中没有泪,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

赵四小姐的陵墓坐落在檀香山一个绿树葱茏的山脚下。轰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张少帅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也随之降下了帷幕。少帅每天依然坐着轮椅到院中散步,只是在他的轮椅旁,少了另一只轮椅……

围绕锦簇的炙热目光,是对灿烂花朵的短暂爱恋;

陪伴孤寂的冷清月色,是对永恒爱情的长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