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张景惠,字叙五,1871年生于辽宁台安县八角台一个农民家庭。张景惠青年时代,跟随其父卖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经常出入赌博场上。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统治在东北陷于瘫痪状态,各地草泽枭雄,一时乘机而起。张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务会长出面,在八角台镇成立自卫团,自任团练大,为本镇的商号富户看家护院。当时张作霖遭到土匪金寿山的袭击,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张作霖、张景惠二人一见如故。张景惠拥护张作霖做自卫团的首领,自己情愿当副手,从此张景惠对张作霖言听计从。1902年,张作霖决定投奔清廷,张景惠等人随之。初任哨官,1903年提升为帮带,成为一名正式清朝军官。

  1906年,张作霖任后路巡防营统领,张景惠也随之升为管带。1910年,张作霖指示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人,以现任管带身分进入奉天讲武堂学习,并让张景惠随时将奉天军政动态报告张作霖。民国初年,张作霖任27师师长时,张景惠任该团长。1917年,汤玉麟因张作霖重用王永江而与张作霖交恶时,张景惠最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升任第53旅旅长。1918年2月,张景惠率53旅劫持了直系从日本购置的一批军火,先后增编7个混成旅,张作霖提升他为暂编奉军第1师师长,随后被任命为奉军前敌湘西司令。同年8月,张景惠侦知杨宇霆与徐树铮相互勾结,用奉军名义,私自招募新兵4个旅,发展个人势力,密报张作霖,遂使徐、杨被逐。张景惠升任奉军副司令,代表张作霖常住北京。1920年9月,北京政府又发表张景惠为察哈尔都统兼陆军16师师长。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景惠被委以重任,担当奉军西路总司令。但他战无决心,行动迟缓,整个战局因西路溃败而败。战争结束后,张景惠寓居北京,直系曹锟贿选为大总统后,新设全国国道局,特任他为督办,张作霖深恨之。1925年冬,张景惠因母病故,不敢奔丧,求张作相、吴俊升说情,张作霖乃准其回籍治丧。张景惠回来先到沈阳,见到张作霖就痛哭流涕、叩头谢罪。张作霖原谅了他,委其为奉天督军署参议,作为张作霖的代表,奔走于京、津之间。1926年以后,先后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1928年6月4日,随张作霖返奉,身受重伤。

  1928年底,张学良任用他为东省特别区长官。因与张学良相悖,遂在东北易帜后,到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之职。“九-一八”事变,公开投敌,先后任伪参议府议长兼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伪军政部总长、伪满国务总理大臣等职,成为日本的最忠实走狗。“八-一五”光复,被苏军逮捕,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1957年死于战犯管理所。终年86岁。


    王揖唐安徽合肥人,早年曾在皖系军阀段祺瑞手下任职。“七七”事变后,叛国投敌,曾任华北临时政府内务总长,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等伪职。1940年春,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被调回国,王曾设宴欢送,并呈递感谢状。王逆在致欢送词中称赞其功高勋著,此次离任回国,“真令人有离别慈父之感”。国人对他这种明目张胆,认贼作父的丑行,无不切齿痛恨。1940年10月,王逆应邀去日本访问,他参拜了靖国神社,还叩谒了天皇。归国后曾写诗抒感明志,其中一首诗称:“八紘一宇浴仁风,旭日萦辉递藐躬。春殿从容温语慰,外臣感激此心同。”诗的开头即对日本军阀征服世界的迷梦加以由衷的赞颂,接着表露了对被接见的感戴心情,奴颜媚骨溢于言表。最后自称“外臣”,简直是“纳表称臣”,申明了甘心作奴才到底的心志。此外,王逆还多次主持了“治安强化运动”,派遣伪军深入华北农村,破坏生产,屠杀抗日军民,更是其罪当诛。

  王逆被捕后即起诉,由冀高法院刑二庭长何承焯主审。王逆自知罪行重大,于是大耍花招,每次侦讯时都装聋作哑。1947年秋,王逆委托律师刘煌等,突然举行记者招待会并散发声明。声明承认附逆降敌,有罪于国,同时却反戈一击,声称刑二庭长何承焯曾在伪司法总署任职,是一小汉*。称“以小汉*高踞堂上审大汉*,将何以杜悠悠之口”。消息传出,九城轰1948年秋,王逆终被处决,身中数弹而亡。

  臧式毅,字奉久,1885年出生于奉天城南三道岗子村。早年追随孙烈臣。1924年6月,臧式毅奉张作霖之命调回沈阳,接替张学良的东北陆军整理处参谋长一职。1928年6月4日,张作霖遇炸身亡之后,臧式毅与刘尚清等人商议“秘不发丧”,封锁大帅去世消息,并且秘密派人告之张学良。由于臧式毅等人的妥善处理,缓和了当时局面,使张学良平稳接管整个东三省,受到张的赏识。东北易帜后,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少将参议。后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1930年,臧式毅担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在治理东北财政金融方面颇有建树。任职期间清政廉洁,起初他在省城租几间瓦房居住,后张学良出钱为他购置了一套房子。在省长任职期间,他参与组织领导“奉天通志”的编撰工作。

  “九-一八”事变时,臧式毅被日本关东军扣押,软禁3个月后,他不遵母命,投降日本,任伪奉天省长,其母投缳自杀,以身殉国。臧式毅积极参与策划成立伪满州国。伪满州国建立后,他担任伪满民政部总长兼奉天省长,1934年任伪民政大臣,1935年5月任伪参议府议长、兴亚国民运动大会总司令。1941年10月28日,他以伪满州国全权代表身分飞往南京,与南京汪伪政权签订所谓《日满华三国共同宣言》。在伪满的“新京”,日本人派特务暗中监视他,臧式毅感觉苦闷,以鸦片烟自醉。1945年,伪满政府垮台后,臧等人举行“重臣会议”,梦想成立“维持会”,以地方政权实体的资格与苏军谈判。8月30日苏军逮捕了臧式毅,押在苏联远东监狱,后引渡回国。1956年11月13日,病死于抚顺战犯管理所,终年71岁。


殷汝耕(1885—1947)汉*。浙江平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早年在军阀间进行投机活动,后投*国民党亲日派黄郛,1927年以国民党政府驻日代表名义,代表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先后参加签订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和《塘沽协定》。1935年11月,在日本帝国的指使下,制造冀东事变,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抗战胜利后被捕,1947年枪决。


    1940年3月30日,酝酿了一年三个月的汪伪中央政权终于成立了。原来的国民政府的建筑在沦陷中给日军捣毁得支离破碎,故汪氏的“国民政府”,迁入了战前考试院的旧址。这天清晨,礼堂挤得满满的,没有热烈高兴的气氛,全场一片冷静。汪氏出现了,许多居高位的武官是军装,文官是蓝袍黑褂,唯有汪氏穿着一套晨礼服,仍然如当年的丰采,但开始显得有些苍老和憔悴。汪氏的演说,一向是充满煽动性,生动而有力,可今天他声音很低,讲话无力,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失败的一次演讲。他讲话的大意为:(1)大亚洲主义是中山先生北上过日时所提出的最后主张;(2)历史上决元百年不和之战(3)收拾山河,拯救苍生。典礼在他讲完以后,匆匆地结束了。在礼堂门口,全体合摄了一张照片。一切外交上常例的各国使节的祝贺形式都没有,日本也并没有象周佛海所力争的派出了常驻大使。连日本驻华最高司令官西尾等也是到了翌日上午,才往汪政府作形式上的周旋。汪政府的成立颇为凄凉。同日.重庆国民政府发表了一百多人的通缉名单,自汪精卫起,包括汪政权的院部会正副长官以及所有次长在内,一网无遗。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日本求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系。1924年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9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38年底,随汪精卫投敌。1940年后,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伪政府警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上海市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曾被蒋介石任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后在舆论压力下被捕。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


    陈璧君(1891--1959)广东新会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遂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追随汪去日本留学。二年,随汪回北京执行暗杀摄政王的秘密使命。1912年5月,与汪精卫正式宣布结婚。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38年随汪公开投降日本。汪伪政权期间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6年被国民党当局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1949年5月,由苏州监狱遣送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关押,1959年病死于上海监狱医院。


石友三(1891-1940)吉林省长春人。幼年家境贫寒,父亲*给地主家赶大车维生。石友三早年入伍当兵,后在冯玉祥手下任营长,1924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友三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镇守使。

  1926年3月,冯玉祥离包头赴苏联考察,石友三在晋军的拉拢下投*了晋军,编为十四师,仍驻包头。同年9月17日,冯玉祥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参加国民革命。石友三因背叛冯玉祥投*晋军,害怕得到报复,乘车前往五原赔罪,一见冯玉祥扑身跪在地上大哭起来,冯玉祥说:“过去的事,一概不谈,过两天我就到包头去!”10月8日,国民军联军总部迁至包头,石友三脱离晋军编入国民军联军。11月24日,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撤离包头赴陕西,石友三为援陕第五路总指挥,但石友三迟迟不动,直到奉军万福麟部逼近包头,他才率部离包。

  石友三曾当过安徽省主席、四方面军总司令、十三路军总指挥等,他一生投机钻营,反复无常,三次背叛冯玉祥,二次背叛蒋介石,1932年又曾投降日军,组织伪军在冀东一带活动。次年,又被国民党军收编。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一八一师师长、六十九军军长、第十军团总司令。一度还与八路军联合,邓小平、杨秀峰曾到石友三部工作,但仍脚踏两只船。

  1939年我党干部从石友三部撤出,1940年石友三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协议,公开投敌。12月1日蒋介石命高树勋部在河南濮阳将石友三诱捕,用麻绳套住石友三的脖子,背到黄河边活埋了,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张敬尧(1881-1933)北洋皖系军阀。字勋臣。安徽霍丘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北洋军官第三混成旅旅长、江西南昌镇守使、第七师师长。为皖系军阀首领之一。1917年任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剿匪督办,旋调任察哈尔都统。次年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因统治残暴,湖南人民曾展开驱张运动。1920年被迫退出湖南。先后在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部下任司令、军长等职。1933年与日寇勾结,在北平(今北京)遇刺身死。


    李守信,字子忠,蒙古族,1892年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青年时即加入热河省地方武装,曾任营长、团长,同时又以“信”字为号聚匪为害地方,成为热河地区恶名昭彰的匪首。1933年,日军进犯热河,李守信率部投敌。先后任“热河游击司令”、“察东警备军司令”等伪职,在日军的驱使下进犯察哈尔地区,与抗日武装作战。1936年5月,经日本关东军授意,参加了以德王为首的伪蒙古军政府,任伪蒙古军副总司令(后任总司令);1938年,出任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副主席。日本投降后,随德王赴重庆晋谒蒋介石,被任命为“第10路军总司令”、“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等职。内战爆发后,受命到内蒙古东部地区招纳旧部,组织武装,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1947年,其部众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开鲁,他逃往北平,后又辗转到台湾。1949年,返回内蒙古,追随德王在阿拉善旗参与组织“蒙古自治政府”的活动。阿拉善旗和平解放后,又出逃至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50年被逮捕并引渡回国受审。1964年,获人民政府特赦,被安置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任馆员。1970年5月,在呼和浩特病故。终年78岁。


伪满洲治安部大臣于身澄不是皇军胜似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