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26]Rosas--Sobre La Olas (Over The Waves) (Rosas),《乘风

赏心悦目的《乘风破浪圆舞曲》

  《乘风破浪圆舞曲》是具有印第安血统的墨西哥作曲家约文蒂诺?罗萨斯(Juventino Rosas Cadenas , 1868~1894)在1891年写成的,亦译为《在波浪上圆舞曲》、《在水波上》。当时作曲家才23岁,正值风华正茂、热情四溢的年龄。本曲原为钢琴曲,后被改编成为管弦乐曲、口琴独奏曲等,其中以管弦乐曲最为流行。

  这首乐曲的风格结构受著名圆舞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作品的明显影响,但作品的气势和情调显得更加宽广和富有诗意,让人心旷而陶醉。关于本曲的创作和价值还有一段有意思的记载。据说,一天作者和一位朋友在孔特莱拉泉边的马格达莱纳河洗澡。那潺潺的流水使作者突然产生了创作灵感,一支动人的旋律脱口而出,朋友听他哼后万分惊讶,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旋律。不久,作曲家便在这一旋律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首美妙的圆舞曲,并定名为《在泉水旁》。一位诗人听说后,认为这首曲子的旋律恰如一只小船漂荡行驶在海面上,建议更名为《乘风破浪》,作者欣然同意。乐曲首演便博得了热烈的赞赏。后来,作曲家因生活拮据,仅以十七个比索的价格,把原稿卖给了瓦格纳之家音乐出版社。随后几家出版社相继翻印出版,获利竟高达几十万比索。想来,作曲家当时并没有估计到人们对他的作品会如此厚爱。

  整首乐曲由引子、两首小圆舞曲及尾声组成。好像微风吹过海面一样的短小引子之后,乐曲立即奏出第一小圆舞曲主题,简洁而明了,用中音提琴温和而高贵的音色一下把人带到了宽阔蔚蓝的海边,三拍子富有流动感的节奏,和着连绵起伏的波浪,好像回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身边,一种温馨和亲切顿时涌上心头。

  这时,迫不及待地张开双臂是你唯一的念头。乐曲第一主题变奏演奏四次,每一次变奏都把人带入新的意境:人们奋力划动双臂,在海中畅游,不时扎一个猛子沉入水中,又倏然跃出;弄潮儿仰浮在水面,任由波浪抚摸着全身,悠然而自得;游人乘坐的快艇,在波浪上飞驶……。那用长笛和清脆打击乐所点缀的填充短小乐句,更使乐曲充满了轻盈和画意,像是泳者激起的水花,像是海鸥掠过水面的浪花,像船头激起的排浪,又像浪尖与浪尖碰撞后跳跃的浪珠,一种心尖的陶醉仿佛让你远离尘世。

  一连串的坚定明朗的上行音阶过渡后,引出第二首小圆舞曲,转为近关系大调。主题音乐采用连续的切分节奏,曲调舒展柔和,先后用三种不同的乐器演奏,是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讴歌。好像泳者在波涛中尽情展示自己健美的身姿,又像在竞赛中戏嬉。优美的旋律使人沉醉于眼前美好的景色。接着乐曲往下层方向依次转向G大调、C大调。最后乐曲再现第一小圆舞曲主题的优美旋律,仿佛把初见大海的激动化成一种平易,把热情转为一种深爱,像是泳后躺在沙滩上接受太阳的爱抚和海风的礼遇;又像躺在母亲的怀抱,完全忘记了一切的存在,自己就是海风、海浪、自由飞翔的海鸥……。随着一阵急促有力但仍不失甜美的和弦的连续进行,乐曲在大海的无穷气势下结束,唤醒了沉醉的泳者,也唤醒了意境中的我。

  音乐再一次征服了时间和空间,一首距今112年前诞生于异国他乡的轰动彼时的乐曲在此时此地依然散发着她年轻的气息和醉人的芳香。让这首赏心悦目的名曲伴随我们在大海中畅游,在浪涛中拼搏,作生活的强者,作时代的Hero(英雄)。

(作者 青岛市66中音乐教师 苏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