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里仁第二十五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大意: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伙伴。”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关于德。
  何谓德,孔子始终没有进行定义。但是从整个孔子思想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孔子所说的德,其实质就是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言行。其实,所谓繁衍生息,就是生与息。所谓生,就是如何生活。所谓死,就是如何对待死亡。当然指的是活着得人对于死人的态度,譬如葬礼、祭祀等等,而非人死亡以后的所谓归宿,譬如所谓的天堂、地狱等等,这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观念。
  生与死说说简单,可是,人类自有史以来,所有的宗教、文化、思想等等,不都是集中于生、死之上吗?所以说,所谓生与死,复杂得很。
  生与死内涵虽然复杂,但对生与死应有的正确态度,用孔子思想来说就称其为德,所以说,我们用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言行来界定孔子德之思想,还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不是吗?
  孔子德之思想影响深远,我们今天所用的道德、以德治国等等其实都是来源于孔子思想,不仅如此,就是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还会是这个样子。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关于德不孤。
  为什么德不孤呢?我们以上曾经说过,所谓德,就是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言行,那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言行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之所以从几百万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能够走到今天,关键就是天命使然,也就是一种称之为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换言之,是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也就是天命将其生有的有益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言行注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既然如此,请问,所谓德还会孤单吗?因为德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难道不是吗?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关于“必有邻”。
  所谓必,就是必然、一定的意思。
  邻,就是伙伴的意思。
  以上我们讲过,所谓德,就是有益于人类的言行。既然如此,它一定会体现在人们的身上,不然何谓言行?若是这个样子,不知有多少人的身上会体现着有益于人类的言行,既然有这么多人的身上体现着有益于人类的言行,所谓“邻”,那不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吗?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