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里仁第二十四章。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na那)说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大意: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也可以读作ne)
  欲,就是要、应该的意思。
  这是孔子又为君子所提出要求与标准。
  作为君子这个概念与标准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孔子还为君子创造了另外许多不同的要求与标准,以待我们在日后的时间里学习和体会。
  我们知道,作为人类有两大功能:一为言,也就是言语;二为做,也就是行动。
  所谓“讷于言”,就是说话要谨慎,在这一点上,与孔子“慎于言”的思想基本一致,由于我们以前曾经讲解过孔子的”慎于言”思想,所以说,在此就不赘叙“讷于言”了。
  所谓“敏于行”,就是做事要敏捷、要快,说到底就是高效率。这样说说简单,但要是真正的做起来,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做事要敏捷、要快的背后得需要许多其它优秀的品质来支撑,譬如勤劳、热情、认真、负责等等。换言之,孔子在要求君子“敏于行”的同时,也将勤劳、热情、认真、负责等等优良品质都给培养与带动起来了。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敏于行”的精神当然是有益的,因为无论社会在什么时候,高效率总是需要的。
  “敏于行”对于君子的个人与家庭来讲,无疑也是福音。因为这种做事情高效率的精神,一定会给个人与家庭带来收益,而不会给个人与家庭带来丝毫的不利,难道不是吗?
  我们说孔子思想历久弥新、令人敬仰,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孔子思想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点,或者说在时空的每一个交汇点上都总是会给我们带来益处,而没有任何的害处。这也同是为什么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能够超过孔子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