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里仁第十九章。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大意: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就是要离开,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地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这句话的前一部分大家恐怕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孔子这句话的全部都晓得的却很少。所以说,断章取义的多,知道全部的少。
  按照孔子思想,父母在时不是不让孩子“远游”,而是一定要有一个地方,这样才可以。
  孔子所强调得是父母在不远游,孔子之所以这个样子来强调,说到底还是从父母的生活来考虑。试想,如果孩子,准确得讲应该是男孩子,远离父母,那父母的生活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方便。相反,如果不是这个样子,那父母的生活将会方便很多。
  孔子所说的“游”,在古时的意义很多。“游”包括出游、游乐、外出求学和求官、交际和交往等等。所为不远游,就是上述内容不要落实到很远的地方,当然,那些内容在不远的地方来落实还是可以的,这是孔子的思想。纵然你一定要将那些内容落实到很远,那也是应该有一个地方。之所以要这个样子,就是要将所去的地方一定要让父母亲知道。这个样子做父母的才能够比较踏实,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也。
  其实,我们从孔子的这一段话中间既可以读到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孝敬之心,又能读到父母亲对待儿女的充分理解与宽宏大量。我们常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情义的国家,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孔子将这些情义悄悄的注入到最亲最亲的父母亲与其子女当中,然后再放大到别人的身上,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