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好美,一连听了好几遍。多谢小屹 

这首歌让我想起了第一个跳《天鹅之死》的巴甫洛娃。她去世后,曾有芭蕾剧场演奏《天鹅之死》,以一束白光在无人的舞台上缓缓移动来纪念她。这是从网上查到的资料:

1907年,俄国舞蹈艺术家福金根据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乐曲《天鹅》编导了芭蕾史上一颗晶莹剔透的艺术明珠——《天鹅之死》。乐曲并不是专门写天鹅之死的,但福金在这含有抑郁悲伤的音乐中听出了天鹅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心脏颤动的声音,触摸到了天鹅生命的脉搏。福金因此对乐曲重新作了改编,通过舞蹈者饱含情感的双臂舞动、节奏鲜明的手臂颤动、脚尖立地的碎步飘游,以及低垂的头部、面部和整个身躯表现出的一种痛苦挣扎状态,生动地表现出一只垂死的天鹅奋力求生的强烈愿望。《天鹅之死》由俄国著名芭蕾舞女演员巴甫洛娃带向了世界,她的名字也和天鹅永远联在了一起。巴甫洛娃以她绝美超群的表演,用脚尖、手臂和眼睛揭示了“天鹅”内在的灵魂和精神世界,以此激发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1931年,巴甫洛娃病逝后二天,噩耗传到伦敦正在演出芭蕾的剧场,乐队指挥当即宣布以演奏《天鹅之死》纪念这位不朽的舞蹈家。音乐开始,大幕拉开,一束追光在乐声中频频移动,台上空无一人,但仿佛那里有巴甫洛娃塑造的天鹅在翩翩舞动,观众的心在静穆中寻觅着这位芭蕾精灵……这场面成了芭蕾史上绝无仅有的感人事件。很多年后福金写道:“这个作品后来成了新俄舞蹈的象征,它实际证明了舞蹈不单纯是悦目的玩意,而应该是通过视觉进入到灵魂深处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