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
最新主题
|
最新回复
|
音乐精灵
|
阅读权限
|
音乐币
|
在线
激动社区
小憩 · Life
音乐水吧
历史文化
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帖子标题
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April
四月
组别:
羽
性别:
来自:
积分:
300120
帖子:
23816
注册:
2005-04-15
2007-03-12 18:51
平板
|
收藏
|
小
中
大
慈禧生何处
清朝道光15年十月初十,在满洲镶蓝旗一位八品官员的家里,出生了一名女婴。
她就是清朝入关后第7位皇帝咸丰的贵妃,第8位皇帝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
历史对她出生留下的这段空白,给后世想了解她的人带来了许多遗憾和困惑。从清末到今天,围绕她的家世和生平,有种种传说,对她的出生地问题,更是众说纷纭。屈指数来,竟有6种说法:
安徽芜湖说;山西绥远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北京说。
首先是安徽芜湖说。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慈禧的父亲惠征,曾做过清朝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所以慈禧“生长南中”,善于演唱南方的小曲,并且由此而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
事实上,从清宫档案的《上谕档》中,我们查到了惠征当安徽道员的日期。那是在咸丰二年二月,正式上任是当年七月,这个时候,慈禧已经入宫,被封为兰贵人。
在北方塞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条街叫落凤街。人们传说慈禧的父亲惠征,当年曾任山西归绥道道员,就住在归化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慈禧就出生落凤街。
然而,在清宫档案里,道光29年的“上谕档”清楚地记载着:任命惠征为山西归绥道道员的时间是道光29年闰4月。惠征走马上任是7月,这时的慈禧,已经15岁,正在等待宫中挑选秀女。所以她怎么也不可能生在归化城。
不过,和清朝多数官员一样,惠征去归化上任时是带着家眷的,所以慈禧的确在归化城住过3年,如果说呼市是她第二故乡,也不为过。而且慈禧的外祖父惠显,从道光11年至17年,在归化当过副都统,慈禧和归化城多少有点关联。
甘肃兰州说的说法是,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任过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帖式,就住在兰州八旗会馆以南的马坊门,也就是今天的永昌路179号院,慈禧就出生在这个院落里。
这种说法将慈禧的出生地说得比较详细具体,并且惠征也的确曾长期担任过笔帖式的职务。但有的学者考查了明朝档案中的《满文八旗文职官员俸银册》和《汉文官员京察册》发现,惠征任笔帖式的时间,都是在京城的各衙门,这期间,他没离开过北京,更没去过甘肃,所以慈禧生于兰州说,轻而易举地就被击破了。
安徽说、绥远说和兰州说,都因漏洞太多,已逐渐被史学界否认。而后三种说法,即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和北京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慈禧研究的深入,却越争论越激烈。
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曾经刊登了一篇不足300字的报道:“史界新发现,慈禧生于浙江乍浦”。
在这篇报道中明确指出,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在清道光15年至18年间,曾经在浙江乍浦担任过正六品武官骁骑校,而慈禧也正是在这一时间出生,所以她的出生地,这篇报到就认为应该“是浙江平湖市乍浦城内的满洲旗下营”。
但是,有些细心的学者,仍然从中发现了疏漏:根据清政府对官员的考核档案,道光14年官员考核时,惠征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19年,定的是吏部八品笔帖式。如果按“乍浦说”的说法,惠征在这几年之间在乍浦当过骁骑校的话,他从一个京城二等文官,忽然连升几级成为正六品武官,不合常理;再由正六品官,无缘无故一下又降回八品官,更讲不通。
最新奇、最独特的说法,要算是“山西长治说”了,这种说法又称为潞安说。因为当今的长治,就是清代的潞安府。 这种说法认为,慈禧压根就不是满洲人,她的生身父亲也不是惠征。
慈禧她小的时候,就生在这个院里头,王培英是慈禧的第五代侄孙,这个家谱是从乾隆五十九年一直写到他这一代。这就是慈禧太后,她在哪个位置呢?在这个位置。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名字就叫王小慊,这份家谱需要说明的就是它不是原家谱,这个家谱是后来重抄的。这就是慈禧给他们家里头写的信。就是给宋六则的老爷写的信,这上头是这样子的,这个“姓宋入宫门”,她肯定是说我本来姓宋,后来就进了宫啦,这个“一回相见一”就是说上一回相见一面,这表明他们之间见过面,“宫二十年”就是入宫二十年啊,这一定是慈禧给宋家写的信。
长治说把这些作为铁证,说明慈禧原本是长治县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儿,名叫王小慊,4岁时,因家道贫寒,她被卖给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名龄娥。到了11岁上,宋家又遭灾难,因而她被转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做丫头。有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发现龄娥两脚各长一个瘊子,认为她有福相,就收她做女儿,改姓叶赫那拉,名字叫玉兰,后来她被选入宫成了日后的兰贵妃。
与这个传说相呼应的还有物证:在上秦村,至今保存着一处“娘娘院”,被认为是慈禧入宫前住过的院落;王氏家谱上更明确写着“王小慊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的话;而在西坡村外羊头山山脚下,甚至还有慈禧生母的坟;在宋家的炕上,又刨出了慈禧给宋家的家信,等等。
为此,宋四元家的后人,自称是慈禧四代、五代侄孙女的宋双花、宋六则等曾联名写信,要求政府调查澄清,长治地方的男女老少,众口一词,纷纷画押证明:慈禧是长治人。长治市还为此专门成立慈禧童年研究会。
山西长治说,从人证到物证,纷纷扬扬,似乎证据最确凿,但在史学界,争议也最激烈。
一说法太富于传奇色彩了,那么物证里也有许多地方是失实的。
最后一种说法,是北京说。在《清代宫廷史》这本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生在一个满洲官僚世族之家,是属于满洲镶蓝旗。
另一本书《垂暮帝国的老佛爷》说的更明确:慈禧诞生在“北京的一家并不豪华的王府院内。”她的祖先居住在叶赫,故称叶赫那拉氏,属于叶赫那拉家族。
在《清史稿》、《清代全史》等清史专著中,虽然具体说法不十分相同,但都基本肯定她是生在北京,确认慈禧是满洲叶赫那拉家族惠征的女儿。
近几年,持北京说的学者,又从清宫档案中,为这一说法找到了新的佐证:
这是清朝皇帝挑选秀女的名单,在档案中称为“排单”。其中有咸丰5年挑选秀女时,慈禧的亲妹妹的记录。她这位亲妹妹日后成了醇亲王的福晋、光绪皇帝的生母。还有光绪11年选秀女时,慈禧的叔伯妹妹的记录。
在这些排单上,都清楚记载着:慈禧属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父亲名叫惠征,最高官职做到五品道员。慈禧的祖父名叫景瑞,最高做到刑部郎中,在道光27年时,因为没能按时退赔父亲吉郎阿在户部任职时的银两亏空,被革职。慈禧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代官宦之家。
慈禧的父亲惠征的官场经历说明,道光29年之前,他不具备充任道府的资格。因为按照清朝官制,道员或知府,起码是五品以上官员。而二等以上的笔贴式,一般才只是八品官。到了道光19年,惠征也才只是一个八品的笔贴式,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当知府。按京官三年一考核的制度,11年直至29年之间,除了15年至18年有3年“空档”,没有记录,惠征都在北京。经考证,这期间惠征也没去过浙江乍浦;所以完全可以推断:道光15年慈禧出生时,惠征正在北京任笔帖式一职。
这个时候,慈禧的祖父景瑞,也正在刑部当郎中,也就是说,也在北京。
当时只有慈禧的外祖父惠显,在山西归化城当副都统。如果慈禧没有出生在北京的话,只有一种可能,她的母亲从北京跑回娘家生的孩子。但归化离京城较远,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慈禧的母亲跑到那儿去生孩子可能性不大,所以可以断定:慈禧的出生地就是北京。
可是偌大的北京城,慈禧又是生在何门何院呢?这是北京说尚未能做出具体解答的惟一遗憾。目前,只能参照慈禧亲妹妹参加选秀女时的材料认定:咸丰5年之前,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辟才胡同”,所以,这里该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
经过百年巨变,如今这里已找不到幼年慈禧生活的影子了。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UID:
15323
精华:
499
经验:
300120 点
音符:
299069 篇
音乐币:
0 个
鲜花:
0 朵
状态:
离线
标题: 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
-- 东方瑰宝 -- 一个想当和尚的皇帝 -- 太后下嫁之谜 -- 康熙与西学 -- 统一台
(
April
发表于 2007/2/23 17:34:00)
·
[color=#924F35]大型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将要向您讲述25个清王朝的故事:关于帝王后妃
(
April
发表于 2007/2/23 17:36:00)
·
[color=#293488]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
(
April
发表于 2007/2/23 17:40:00)
·
[color=#00FF00]清东陵在北京的东北方向,距离北京大约120公里,从顺治十八年(公元16
(
April
发表于 2007/2/24 17:29:00)
·
[color=#a52a2a]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的皇帝。
(
April
发表于 2007/2/24 17:31:00)
·
[color=#7E7400]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县,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生于日本平户。他生活
(
April
发表于 2007/2/26 18:30:00)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69岁的康熙皇帝玄烨,做了六十一年大清皇帝之
(
April
发表于 2007/2/28 11:01:00)
·
认为雍正是非正常继位的说法,上面给大家作了介绍。那么,认为雍正是正常继位的学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
April
发表于 2007/2/28 11:07:00)
·
[color=#a52a2a]提起“康乾盛世”,人们都知道,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这两位皇
(
April
发表于 2007/3/1 17:50:00)
·
[color=#293488]在中国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它就是雍正皇帝的墓地。
(
April
发表于 2007/3/1 17:56:00)
·
[color=#a52a2a]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告诉读者,作者曹雪芹曾“
(
April
发表于 2007/3/4 18:16:00)
·
[color=#7E7400]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
(
April
发表于 2007/3/4 18:25:00)
·
{76} 好一段精彩的稗官野史
(
lkk001
发表于 2007/3/5 9:02:00)
·
[quote][i]最初由 lkk001 发表[/i] [b] {76} 好一段精
(
April
发表于 2007/3/7 18:14:00)
·
[color=#a52a2a]清朝的历史上,记载了康熙与乾隆都曾经六次下江南。 说起乾隆南巡
(
April
发表于 2007/3/7 18:20:00)
·
[color=#293488]公元1792年的9月26日,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印度斯坦号”等几
(
April
发表于 2007/3/7 18:24:00)
·
[color=#924F35]提起和珅,电视观众们恐怕都不陌生。人们经常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位油头
(
April
发表于 2007/3/8 18:11:00)
·
[color=#924F35]和珅一方面依靠乾隆,掌握着朝中的大权,同时利用手中的大权,拉帮结派,培
(
April
发表于 2007/3/8 18:14:00)
·
[color=#00FF00]天花,中医叫痘疮,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天花之猖獗、可
(
April
发表于 2007/3/9 17:10:00)
·
[color=#7E7400]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共有9个儿子:长子奕纬、二子奕纲、三子
(
April
发表于 2007/3/9 17:18:00)
·
楼主辛苦,明天再看.{76} {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7/3/11 1:39: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楼主辛苦,明天再看.{76} {11
(
April
发表于 2007/3/11 18:54:00)
·
北京的紫禁城——这座明清两朝的皇宫,自从明朝永乐十八年至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420年至1911年),
(
April
发表于 2007/3/11 19:04:00)
·
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2点30分,是皇帝休息吃晚饭时间,根据《国朝宫室》记载,每天下午皇帝一般在一两点
(
April
发表于 2007/3/11 19:07:00)
·
[color=#924F35]清朝道光15年十月初十,在满洲镶蓝旗一位八品官员的家里,出生了一名女婴
(
April
发表于 2007/3/12 18:51:00)
·
[color=#00FF00]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
(
April
发表于 2007/3/12 18:54:00)
·
[color=#7E7400]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
(
April
发表于 2007/3/13 18:59:00)
·
[color=#a52a2a]在清朝,宫中太监多达上千,最多时有2800多人。这些太监除了少量的战争
(
April
发表于 2007/3/13 19:02:00)
·
[color=#293488]李莲英出生在清代的直隶省,也就是今天河北省的河间府。根据墓志铭的记载,
(
April
发表于 2007/3/14 18:09:00)
·
[color=#00FF00]沿着纵贯紫禁城的御道一直向北,穿过雄浑空阔的外朝大殿,通过了乾清门,就
(
April
发表于 2007/3/15 19:30:00)
·
[color=#924F35]“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一级
(
April
发表于 2007/3/16 18:38:00)
·
[color=#7E7400]辽宁省新宾县,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之地,这里
(
April
发表于 2007/3/16 18:49:00)
·
[color=#293488]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
(
April
发表于 2007/3/16 18:55:00)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精华
帖子标题
作 者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附件
我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