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
最新主题
|
最新回复
|
音乐精灵
|
阅读权限
|
音乐币
|
在线
激动社区
小憩 · Life
音乐水吧
历史文化
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帖子标题
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April
四月
组别:
羽
性别:
来自:
积分:
300120
帖子:
23816
注册:
2005-04-15
2007-03-01 17:50
平板
|
收藏
|
小
中
大
雍正 -- 务实求真
提起“康乾盛世”,人们都知道,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这两位皇帝的丰功伟绩也备受赞扬。然而,康乾之间还有一位皇帝是雍正,对于这位皇帝,历来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稳定了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到晚年,他满足于现状了。这样在当时的官场上,就渐渐滋长了虚诈、迎合、粉饰、浮夸这样一种腐败的风气。因此,惩治腐败,整顿官场风气的重担,也就落到了康熙的继承者雍正的肩上。
雍正一生,以务实精神治天下。他刚一继位,便针对腐败衰颓之风进行了坚决地惩治与清肃。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文武百官:“朕平生最憎虚诈二字”,“最恶虚名”。一“憎”一“恶”,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虚伪、欺诈等腐败风气的批判态度。
雍正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少则一二十件,多则三四十件,为此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他的批语甚至比奏折本身的文字还要多。今天,在留存下来的在清宫档案中,就有数以万计的雍正批过的奏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雍正对腐败的痛恨和他务实的作风。
不知道从何时起,清代官场上流行着这样一种陋习,各省文武百官刚刚到任时,几乎都是极力地述说当地的吏治民生如何地糟,等过了几个月,就一定奏报说,通过雷厉风行地整顿,情况已经如何地好转,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对这类奏报,雍正毫不客气地指出:“只可信一半。”
有一次,川陕总督岳钟琪将几个省区严重干旱的情况如实上报,雍正夸奖他说:凡地方事情,都如此据实奏报,不加丝毫隐饰才合朕意。朕希望所有内外大臣,办事只讲一个真字。
贪官污吏压榨百姓的惯用手法就是摊派克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主管四川陕西军政要务的总督岳钟琪,将两省乱摊乱派的名目进行综合,共有三十多项,他把这一情况如实上报朝廷。雍正夸赞岳钟琪毫不护短。他还指出,不但四川、陕西有乱摊乱派的现象,其他各省都一样。为此,雍正选派一大批官员调往四川、陕西,让岳钟琪坚决果断地替换掉各府州县的不法贪官。
奏折是君臣之间沟通情况,上传下达的工具。清朝文武大员的奏折,都是派专人赴京,直接送到皇宫大门。雍正指出:有事,一个月上报几次都无妨;没事,哪怕几年没有折子也不会怪罪。他反复强调:“只务实行,不在章奏。”
云南布政使葛森没事找事,频繁上奏。雍正就批评他说:路途这样远,派专人送来这些没有用的奏折,不知你用心何在?如果想用密折奏报,来讨好皇上、挟制上司、恐吓下属,那实在是耍小聪明了。
雍正多次告诫群臣说: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他所关注的是文武大员是否实实在在地干事,而决不在于奏报是否多,说得是否动听。因此,他对官员进京面见皇帝也一直控制得很严。
雍正早就发现,有些地方官,只看皇帝脸色办事,事务大小都要请示皇帝。对这种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实际上是在推卸责任,为自己留条后路。
雍正后期,清政府连续六年在西北用兵,讨伐叛乱的准噶尔部首领,当时的军事统帅岳钟琪曾就何时进军如何用兵等问题请示皇上,雍正严厉批评他说:朕在数千里之外,怎知道当地具体情况,这都是你大将军因时因地酌情办理之事,朕怎么可能神机妙算、给你下命令呢?
雍正认为,凡事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只知道遵旨而行并不一定是好官。云贵总督鄂尔泰对不完全适合本地情况的谕旨敢于变通执行,提出不同意见,雍正赞赏他是为国家做官。而云南巡抚沈廷正一味迎合谕旨,雍正严厉斥责他:是为自己做官。
对于那些不做实事、光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阿谀奉承之徒,雍正简直是嗤之以鼻。有一次,川陕总督查郎阿和陕西巡抚武格在受到批评后在折子上自责说“奴才愚昧”。雍正用红笔在“愚昧”二字旁重重划了一笔,训斥道:若把你这个愚昧之人用为封疆大吏,那么朕的愚昧又怎样讲?
雍正认为,对清官也要具体分析,当官的若不干事或者干不好事,人品再好,也不过是个木偶,起不到治世安民作用。
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胆小软弱,以致地方好多事久拖不决,工作很难有起色。直隶巡抚李维钧要把常三乐从县令职位上调开,吏部却认为常三乐没有什么劣迹而不予批准。雍正得知道这件事,毫不含糊地指出:常三乐当官软弱,实属失职,应当免去官职。看来,在雍正手下,且不说贪官,就是平庸无为的人也很难混下去。
雍正皇帝对于清除贪官庸人是毫不手软,而对有才干的人却是倍加爱惜。
河南大员田文镜铲除贪官,果断坚决,由此招致了不少人的怨恨,有人给他开列了十大罪状。雍正经过核实后,将诬告者治罪,下令田文镜官升两级。雍正在田文镜的奏折上,表扬他“为国忠诚。”并好言安慰田文镜说:“小人流言何妨也,不必气量窄小”
浙江总督李卫,办事严猛,不徇私情,得罪了不少大官。这些人合伙向雍正告状。雍正却说,李卫性情粗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赏识李卫,就是因为他操守廉洁,实心任事。
为了造就一支高效的官吏队伍,雍正命令文武百官荐举人才。
雍正在位也不过短短的十三年,由于他治理国家比较严厉,整顿官僚队伍也很严厉,所以在身前身后都留不少骂名。但是他能广开言路,对于他不懂的地方事务,鼓励官员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雍正作为大清的皇帝,并不以万能自居,他对自己不很了解难以决断的事情,往往坦率地承认,而不是轻易下结论。一次,雍正收到一件如何料理台湾事务的奏折,他看后认为:“其中多有可取之处”。但他并没有立即下令推行,而是十分慎重地批示:朕不知地方情形,不敢轻易颁旨。雍正把这件奏折转给福建总督满保,让他与提督、总兵等经办台湾事务的官员共同商讨,选择其中可行的去办。
自古以来皇帝都被称为天子,自以为无所不晓,无所不能。但雍正却认为未必,他曾经多次颁发谕旨,要求身边的大臣,看见朕的过错,直接指出,“使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雍正即位的第一年,就命令朝中文武大臣每人写一份奏折,专门给皇上挑错,并交待说,挑的错哪怕是不太合适,朕也不会怪罪,但若是瞻前顾后用一些空话来搪塞,却是万万不可的。
有一个叫周英的人,雍正派他到西藏去统领军队,后来发现周英这个人能力不行,办事浮躁,地方官员反映不好。雍正很坦率地对身边大臣说:派周英到西藏,属于用人不当,这是我用人上的错误。雍正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相信自己可能犯错误,尤其在于一旦发现有错,他能够公开承认并立即加以改正。
在中国历史上,雍正是比较杰出的帝王之一。然而,作为一个极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封建皇帝,必然有许多错误,甚至有人指责他为暴君。但是,雍正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是一个务实的封建君主。正是他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才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康熙后期遗留下的虚诈不实的官场弊端,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UID:
15323
精华:
499
经验:
300120 点
音符:
299069 篇
音乐币:
0 个
鲜花:
0 朵
状态:
离线
标题: 清宫秘档:清王朝数百年的历史足迹
·
-- 东方瑰宝 -- 一个想当和尚的皇帝 -- 太后下嫁之谜 -- 康熙与西学 -- 统一台
(
April
发表于 2007/2/23 17:34:00)
·
[color=#924F35]大型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将要向您讲述25个清王朝的故事:关于帝王后妃
(
April
发表于 2007/2/23 17:36:00)
·
[color=#293488]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
(
April
发表于 2007/2/23 17:40:00)
·
[color=#00FF00]清东陵在北京的东北方向,距离北京大约120公里,从顺治十八年(公元16
(
April
发表于 2007/2/24 17:29:00)
·
[color=#a52a2a]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的皇帝。
(
April
发表于 2007/2/24 17:31:00)
·
[color=#7E7400]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县,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生于日本平户。他生活
(
April
发表于 2007/2/26 18:30:00)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69岁的康熙皇帝玄烨,做了六十一年大清皇帝之
(
April
发表于 2007/2/28 11:01:00)
·
认为雍正是非正常继位的说法,上面给大家作了介绍。那么,认为雍正是正常继位的学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
April
发表于 2007/2/28 11:07:00)
·
[color=#a52a2a]提起“康乾盛世”,人们都知道,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这两位皇
(
April
发表于 2007/3/1 17:50:00)
·
[color=#293488]在中国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它就是雍正皇帝的墓地。
(
April
发表于 2007/3/1 17:56:00)
·
[color=#a52a2a]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告诉读者,作者曹雪芹曾“
(
April
发表于 2007/3/4 18:16:00)
·
[color=#7E7400]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
(
April
发表于 2007/3/4 18:25:00)
·
{76} 好一段精彩的稗官野史
(
lkk001
发表于 2007/3/5 9:02:00)
·
[quote][i]最初由 lkk001 发表[/i] [b] {76} 好一段精
(
April
发表于 2007/3/7 18:14:00)
·
[color=#a52a2a]清朝的历史上,记载了康熙与乾隆都曾经六次下江南。 说起乾隆南巡
(
April
发表于 2007/3/7 18:20:00)
·
[color=#293488]公元1792年的9月26日,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印度斯坦号”等几
(
April
发表于 2007/3/7 18:24:00)
·
[color=#924F35]提起和珅,电视观众们恐怕都不陌生。人们经常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位油头
(
April
发表于 2007/3/8 18:11:00)
·
[color=#924F35]和珅一方面依靠乾隆,掌握着朝中的大权,同时利用手中的大权,拉帮结派,培
(
April
发表于 2007/3/8 18:14:00)
·
[color=#00FF00]天花,中医叫痘疮,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天花之猖獗、可
(
April
发表于 2007/3/9 17:10:00)
·
[color=#7E7400]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共有9个儿子:长子奕纬、二子奕纲、三子
(
April
发表于 2007/3/9 17:18:00)
·
楼主辛苦,明天再看.{76} {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7/3/11 1:39: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楼主辛苦,明天再看.{76} {11
(
April
发表于 2007/3/11 18:54:00)
·
北京的紫禁城——这座明清两朝的皇宫,自从明朝永乐十八年至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420年至1911年),
(
April
发表于 2007/3/11 19:04:00)
·
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2点30分,是皇帝休息吃晚饭时间,根据《国朝宫室》记载,每天下午皇帝一般在一两点
(
April
发表于 2007/3/11 19:07:00)
·
[color=#924F35]清朝道光15年十月初十,在满洲镶蓝旗一位八品官员的家里,出生了一名女婴
(
April
发表于 2007/3/12 18:51:00)
·
[color=#00FF00]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
(
April
发表于 2007/3/12 18:54:00)
·
[color=#7E7400]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
(
April
发表于 2007/3/13 18:59:00)
·
[color=#a52a2a]在清朝,宫中太监多达上千,最多时有2800多人。这些太监除了少量的战争
(
April
发表于 2007/3/13 19:02:00)
·
[color=#293488]李莲英出生在清代的直隶省,也就是今天河北省的河间府。根据墓志铭的记载,
(
April
发表于 2007/3/14 18:09:00)
·
[color=#00FF00]沿着纵贯紫禁城的御道一直向北,穿过雄浑空阔的外朝大殿,通过了乾清门,就
(
April
发表于 2007/3/15 19:30:00)
·
[color=#924F35]“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一级
(
April
发表于 2007/3/16 18:38:00)
·
[color=#7E7400]辽宁省新宾县,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之地,这里
(
April
发表于 2007/3/16 18:49:00)
·
[color=#293488]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
(
April
发表于 2007/3/16 18:55:00)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精华
帖子标题
作 者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附件
我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