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华国锋,本姓苏,名铸。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受过中等教育。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的1938年,17岁的华国锋冒着杀头的危险离家参加抗日游击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华国锋任山西交城县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后任中共山西交城县委书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
建国前夕,新解放区需要大批干部,华国锋随军南下。
1949年8月,任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52年,调任毛泽东家乡的湖南省湘潭县县委书记。1954年,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这一年华国锋33岁,年轻有为。这个位置自然使华国锋容易引起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注目。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华国锋的名字是在他任湘潭地委书记一年后的1955年夏。
三篇文章,使毛泽东记下了华国锋这个名字
1955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17岁参加革命且已经有了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华国锋,在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的基础上,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了《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坚决依靠贫农》等三篇在指导思想符合毛泽东意向的文章,这些带有湖南乡土气息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并记下了华国锋这个名字。
1955年秋天,毛泽东回到湖南视察,在长沙第一次接见了担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蓄着平头、穿着朴素而神情激动、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
1955年10月,毛泽东破例邀请华国锋列席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并让华国锋在全会上介绍了湘潭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华国锋的会议发言再次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期间,毛泽东以赞许和意味深长的口吻对华国锋说:“你是个老实人。”“你是我的父母官哪!”35岁的华国锋在仕途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一片光明。
1959年6月下旬,毛泽东回到湖南长沙。毛泽东在长沙约见了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长兼省委文教办主任的华国锋,并提出要回韶山家乡看看,华国锋立即作出安排并陪同毛泽东到韶山。华国锋在汇报农村形势时,没有唱高调,而是实事求是地说:“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毛泽东听了,对这位老实人说的老实话认真听了,没有发火。
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问题牵连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惠也险些入围,虽幸免于难,但也被打入另册。湖南的班子在毛泽东眼中是靠不住了,中央迅速调湖北省委书记张平化接任周小舟,毛泽东还亲自提名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这以后,毛泽东每次到湖南,都要把华国锋召到身边,听取他的汇报,以赞许的目光看着这位讲老实话的人。应当说,这时的华国锋已具备了继续上升的极好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