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最初由 聞到咖啡香 发表
Bach的十二平均律共分成上下二輯發行,畢竟Bach譜寫上下兩輯時間相隔甚久,分兩輯發行是合理的,另一輯你找找,我也有發在這裡
Gould的Bach比較奔放,不受拘束,表現度比較大,至於李希特的演奏就比較學院派,很難說誰高誰下,端看自己的喜好吧?呵....
谢谢咖啡斑斑!俺后来有找着!
若说听BACH的平均律,俺觉得古尔德是绝不应该错过的,其实说他的BACH是小溪也是种赞扬(俺个人认为的说哈),因为BACH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小溪.当然BACH在俺的心目中绝对是圣人!!!
既然咖啡斑斑有兴致,俺也说点听完后的感想:相比之下,俺更喜欢古版的上辑,下辑俺真的觉得太快了点,键盘乱飞,有些声部都听不清楚(这肯定是俺修习不够,古的线条交代还是很清晰的).但有些音符弹得太短,比如BWV846的前奏曲里的MI,觉得有些轻佻,这显然不是巴哈的气质,但俺又想平均律音乐本来就是BACH作品族中的另类,全音均等的调音法,支持平均律就是宣扬音乐的自由,自由地在各个调号之间移动.所以俺不认为古尔德是在标新立异.
李赫特比较大气凝重,很接近BACH,要说学院气也对,不过不知道你听过席夫的没有,那个学院派味道更重,席夫连莫扎特都这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