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八佾第十三章。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卫国大夫。
媚----谄媚、巴结、奉承。
奥----所谓奥神,就是室内的西南角。
灶----五祀之一,夏所祭。
天----天命。
祷----祈祷。
大意: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如果获罪于天命,就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了。[奉承谁也没有用]”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无所祷也。”
所谓奥,就是奥神,也就是室内的西南角。所谓西南角,就是古人设神主或尊长居坐的地方。
北京有个奥神男子篮球队,其实他们不一定知道奥神的确切意义,如果晓得其真正意义,不一定会取一个奥神的名字给北京的篮球队。
所谓灶,就是灶神。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天命。
我们在以上曾经说过,天命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然而,这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有无比的成就与毁灭的能力,顺应它就存活或成就,逆反它就灭亡或毁灭,按照孟子的思想就是“顺天则存,逆天则亡”。孔子所说的“获罪于天”,其实质就是逆反了天命这个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所以才“无所祷”,也就是没有存活和成就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媚于什么,或是祈求什么也是没有用处。也可以说,无论是人类、民族、国家等等,如要存活,就顺从天命;如要灭亡,就逆反天命。
八佾第十四章。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监----视、借鉴。
二代----夏、商两个朝代。
郁郁----文盛貌又丰富、繁盛的意思。
文----周文王思想。
大意:“孔子说:“周代的制度[礼]是借鉴夏、商二代的制度[礼]而建立的,它[周文王思想]是多么样的丰富美好啊!我拥护周代的制度[礼]!”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监于二代”不难理解,因作为后一个朝代,受到前朝代的影响,或者是从前朝代借鉴了什么,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夏、商二朝代是具体如何影响,或者说周朝从夏、商二朝是如何借鉴的,借鉴了什么,孔子没有讲。
“郁郁乎文哉”,这是孔子当时的感受。关于这一点,作为今人的我们,倒是能够感觉到一些周的“郁郁乎文”。譬如:我么今天读到的《周易》,顾名思义,当然与周有关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周文王与周武王作了《周易》。从《周易》对于我国及其世界的影响这一点来看,也是“郁郁乎文哉”。
《尚书》所讲,上起尧舜,下迄春秋的秦穆公。按虞、夏、商、周四代编辑,相传由孔子选编而成。
《诗经》是有孔子整理删定而成,所反映的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面貌。
从《尚书》、《诗经》几千年来对于我国的深刻影响来说,“郁郁乎文哉”也是名副其实!
由于确实是“郁郁乎文哉”,所以孔子“吾从周”便是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