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孔子所说的用德、礼来约束每一个人以及治理国家,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有耻辱感和羞愧之心,这样,这些人就不会去干那些犯罪的勾当了。
  儒家的后人将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定为“五德”,也就是“五常”。其实“五德”的功效也能够产生约束每一个人以及治理国家,最终达到每一个人都可能不去干那些犯罪的勾当!
  “仁”,孟子说是“人之安宅”。如果人通过学习认知了这个“安宅”并进入其中,那这个人还会做犯罪的勾当而获得非常大的危险吗?
  “义”,孟子说是“人之正路”。如果人都去走“义”这条“人之正路”,还会有谁去干那犯罪的勾当而走那人之歪路吗?
  “礼”,它的核心是建立秩序。如果一个社会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非常的有秩序,在这种优良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还会有很多的人去干那犯罪的勾当吗?
  “智”,就是人能够聪明。如果人人都能够聪明,谁还能够去干那愚蠢的犯罪勾当呢?
  “信”,就是诚实有信。如果人人都能够诚实有信,那因为诚信问题而造成的犯罪就会大大减少。
  从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确实有在人身上杜绝和降低犯罪的能效,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理国家的目的!


  孔子用德、礼约束每一个人和治理国家的思想,实际上就是用德、礼来进行教化的过程。在我国,负责教化的重任由国家来承担,虽然教化的过程会很漫长,但效果是绝对的没得说。这么说吧,在全人类中,无论是哪种文化,哪个民族,起作用最稳定、最长久、最有效的就是教化,尽管教化的内容因为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仅次而已。
  自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时间了,这期间信奉基督教的欧洲各国一直坚守着对上帝的信仰。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教堂。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有着众多的神职人员。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人们生命的1/4强的时间是在宗教生活中度过。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与宗教有关思想、言论、行动等等。
  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也与基督教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基督教以及包括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等的宗教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种种现象呢?其根本目的就是教化,用神和真主等最大教主的意旨来教化每一个教徒,告知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基督教的许多国家这样坚持做了近2000年,伊斯兰教的许多国家也这样坚持做了近1500年,而犹太人以及信奉佛教的人们则用了更长的时间来这样做!
  其实我们中国人也这样做了,我们是用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来对国人进行教化,就这样差不多一直延续了近2500年,并在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万恶M贼为满足其狼子野心,竟然恬不知耻的用自己的狗屁“思想”妄图来取代孔子及儒家思想,还有佛教、道家、教思想而成为主教思想,其结果最终落得个蚍蜉撼树,螳臂当车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悲惨下场!
  由于M贼及前GCD的恶毒摧残,孔子及儒家思想等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由此而产生的直接严重后果就是:全中国人民道德思想真空,信仰泯灭,有相当数量的人道德沦丧。在这种恶劣的情形之下,国将不国,民将不民,这也同是GCD得了个作茧自缚,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的不光彩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