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不知人也。”
大意:就怕自己不了解人家。(这是传统的译法)
孔子的这句话太重要了,他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究竟应该惧怕什么!
我们理解孔子在此所说的人不应该狭隘,他不是指某一些人,或者是某一部分的人。他是指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孔子所说的人是指除我以外的人,这还比较好理解。但将这个人还包括进自己就难以理解了。其实,要了解人,最难的就莫过于了解自己;也可以说,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会有许多的人对此不屑一顾,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对于自己是最难了解的基本事实。
我们为什么要惧怕不了解人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反面来谈。如果我们对每一个需要了解的人都了如指掌,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成色?那不就完全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反之,我们对谁都不了解,两眼一抹黑,你说,我们还能够成就什么事情?不要说成就事情,我看就是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不是吗?这不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惧怕不了解人的最充足的理由吗?
过去和现在的许许多多的人之所以没有认识到要惧怕不了解人的重要性,就是他们还不真正晓得不了解人的致命危害和了解人的巨大优越性,难道不是吗?
“患不知人也。”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人呢?
我们知道,人是分类于多种的。譬如有中国人、外国人。中国人有北方人,也有南方人,再细分还有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等等。外国也是分别多个国家,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人。人还共同分为男人和女人,还有老人、青年人、少年儿童等。人还会分为圣人、庶人、君子、小人、善人、恶人、富人、穷人、生人、熟人、健康人、残障人等等等等。当然,还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为什么说人是各种各样的呢?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要说“性相近,习相远”的原因所在。
我们自己也是人类里的一员,也是人。有许多的人会认为:自己是莫过于最了解自己的,其实不然。譬如,有许多的人不能够对于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评估,这实质上就是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最好的证据。诚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在此不一一列举。
面对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当然还包括我们自己,请问:我们是努力的了解他们好呢?还是不了解他们好呢?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了解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患不知人也。”
怎样才能够了解人呢?
虽然了解人的方式很多,但是对于人的了解既准确又全面,也可以说能够从根本上了解一个人,还得从各个不同的文化种类上寻起,这样做既简单又便捷。
你如果想彻底了解一个伊斯兰教徒,那你就读一读《古兰经》吧!他会圆满地回答你什么是一个真正的伊斯兰教徒!
你如果想彻底了解一个基督教徒,或者是新教徒、天主教徒、东正教徒,以及犹太教徒,那你就读一读《圣经》吧!他会圆满地回答你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基督教徒,或者是新教徒、天主教徒、东正教徒,以及犹太教徒!
你如果想彻底了解一个中国人,除了要读《道德经》和佛教经典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很好的读《论语》,他们会圆满地回答你什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论语》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圣人、庶人,什么是君子、小人,什么是上人、下人等等等等。
“患不知人也。”
怎样才能够了解人呢?
如果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从善与恶的角度去观察。
说一千,道一万,人最终要落脚于善与恶之上。换言之,人就是一个善与恶的综合体,只不过是善与恶的含量不同罢了;也可能是善的成分多,也可能是恶的成分多,人就是这个样子。
当我们使用这个角度和方法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是无法遁形的。也可以说,这种了解人的角度与方法是最彻底和最根本的。
诚然,由于宗教及文化种类的不同,善与恶的标准不同,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并不会因此而影响我们对人的了解。
我们都去了解人吧!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如果这一点我们能够做好,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顺畅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