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学而第十六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忧虑,怕。
  大意:孔子说:“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人家。”




 
  “不患人之不己知。”
  知-----了解。 当然,这句话直译就是:“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也就是说,人家不了解你,你也不必为此而感到害怕。
  这句话里有这样几种成分:1、人家。2、不了解自己。3、不怕。
  所谓人家,就是指别人。这个别人虽然包括很广,但有效范围应该剔除亲近或比较亲近的人,也就是应该剔除那些无法做到对于你不了解的人,也可以说,那些与你非常亲近的人是一般来说很难做到对你不了解的。这样说来,那些对你比较亲近的人,或者是工作、生活经常接触的人是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对你不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不了解你的人往往都是与你不是很亲近的、或是工作生活不太接触的其他的人。
  所谓不了解自己。以上我们说过,有些人是无法做到不了解你的,但除此之外的人为什么一定要了解你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今天的社会现实是,有一些人的确是十分的需要别人的了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是万分的希望了解某一个人。但还有很多的人对于了解别人无动于衷,没有任何的兴趣,不是吗?所以说,对你是否愿意了解完全取决于别人,而不是在于自己,当然要排除那些没有办法不了解你的人。
  所谓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也不害怕,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了,但为什么人家不了解自己,自己却感到害怕呢?而且这样的人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难道不是吗?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感到害怕实际上背后是隐藏着希望人家了解自己的要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要求呢?其实,之所以产生希望人家了解自己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把握不住的表现。如果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的自信,同时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能够应对自如,我想,这样的人他是不会在乎别人是否对自己有无了解的,因为了解也是这个样,不了解也是这个样,了解与否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的影响,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