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可也”是孔子对子贡所言“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的认可,仅此而已。但是,孔子认为子贡所言只是个一般的标准,而不具备有更高层面的意义。也可以说,子贡的所言当然可以作为一个做人的标准来追求,但是不能作为做人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标准来追求,因为孔子已经提出了这个做人的更高的标准和条件,“未若”就是孔子对这个做人更高保准和条件提出的判定意义所在。
“贫”、“乐”、“富”、“礼”都是孔子及儒家非常重要的价值系统,在这些重要的价值系统里面蕴涵着非常丰富的人类生存的意义。
“贫而乐”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和条件,它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孔子自称为他的最好的学生颜回做到了,孔子曾经说:“颜回的品格多么高尚啊![用]一个竹器吃饭,一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照样快乐,他的品格是多么样的高尚呀!”
所谓贫,它是一方面,也就是说贫实在是一个既简单又平常的事情了,贫甚至是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希奇的,再平常不过了。但是,贫又乐,这就不简单了,这就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了。
孔子所说的“贫而乐”不仅仅是在贫穷当中保持快乐,当然在贫穷当中保持快乐已经很不容易了。“贫而乐”的更高层面的意义是安贫乐道,实际上我们综合孔子对自己最优秀的学生颜回的评价就是:颜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安贫乐道之人!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穷对于一个人,也可以说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讲的确是无法选择的,譬如我们就生在了一个贫穷的家庭或者是一个贫穷时代、地区乃至国家等等,有什么样的办法呢?但是对于贫穷的态度我们是完全可以选择的,即便是一开始我们无法对贫穷表示态度,然而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建立起对贫穷的态度,进而可以非常明确的表示出来!
贫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但无论如何对待贫穷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是对待贫穷的态度而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看看今天残酷的现实吧,不知有多少的人及家庭正是由于没有对贫穷采取正确的态度,使用了不正确的方法摆脱贫穷,其结果是走向了更深的深渊,严重时可以致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难道不是吗?
孔子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对待贫穷的最高境界是“贫而乐”也就是安贫乐道。“贫而乐”也就是安贫乐道,并不等于喜欢贫穷,乐意贫穷。孔子曾经说过:“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既然贫穷是人人所厌恶的,那当然就没有人会喜欢和乐意贫穷了。
不喜欢和不乐意贫穷不等于就可以摆脱贫穷,孔子说:“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道得之,不去也。”也就是说,对待人人厌恶的贫穷如果没有正确的摆脱方法也是不摆脱。孔子这句话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如果得不到摆脱贫穷的正确方法而一味的去所谓的摆脱贫穷,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仅没有摆脱贫穷反而会比原来还贫穷,至少是这个样子。
那怎样才可以摆脱贫穷?还有就是摆脱不了贫穷怎么办?答案就是“贫而乐”,也就是安贫乐道。对待贫首先要安,心安才能理得嘛!这个理得的就是乐道。这个道就是摆脱贫穷的正确之道;这个道就是虽然摆脱不了贫穷也安全的保险之道。只有乐这个道,我们才真正能够学到孔子教给我们“贫而乐”的真精神!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对于孔子而言,子贡的“富而无骄”虽然被认可,但还是不及孔子的“富而好礼”。
孔子为什么这样推崇“富而好礼”的思想呢? 我们知道,孔子这里所讲的“富”就是指富裕,也就是指拥有一定财富的人。这样的人相对贫穷的人而言,他们永远不会占有多数;用今天的概念表述的话他们就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而他们的总数永远不会超过中产阶级以下的人。
所谓富裕之人,也就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讲他们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生活能够产生其它社会阶层所不能够产生或者是很难产生的作用。
礼,说到底其本质就是秩序。礼,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达到秩序的最终目的。也可以说,稳定的社会生活是依靠秩序来保证的,没有秩序,稳定的社会生活不可想象。“富而好礼”思想就是使得这些富裕的中产阶级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进而在“好礼”的层面上来建立和遵守秩序,最终以达到社会稳定前进与发展目标。
由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所以说他们能够对于社会的其它阶层有着非常强烈的影响作用,如果他们都有“富而好礼”的思想与行为,那么,这个社会的稳定秩序一定能够很快的建立起来并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如果这个社会的稳定秩序一但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很好实施,它将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创造无数的幸福源泉。
秩序不仅仅只是给整个社会带来福祉,对于富裕之人本身也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我们大家都知道,财富能够获得,也能够丧失。虽然财富的丧失方式有多种多样,但无礼是财富丧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谓无礼,其实质上就是严重缺乏秩序,我们知道,财富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呆在一片混乱之中的,难道不是吗?
所以说,孔子的“富而好礼”思想不仅仅是对整个社会带来福音,就是对这些富裕的中产阶级的个人来讲也是金声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