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慎于言。”
  慎,谨慎。(慎还有慎重、小心的意思。)言,说话。
  大意为:说话要谨慎小心。
  孔子为什么给好学的君子提出说话要谨慎小心这样的要求呢?我们知道,中国人是全世界各个文化种类中最为讲究说话艺术的民族了,换言之,这样独特的文化传统只存在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存在于其它的文明种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独特的文化传统,是因为中国人有一个古老的观念,这就是“言为心声”。所谓“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的言语最终是由人的心里所发出的。也就是说,你的心里想什么,你的心里有什么,你的嘴里才会说出什么。用今天比较时髦的话说来就是,言语是思想的反映。
  对于这些好学的君子来说,还有一个人生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面临和解决,这就是自我保护的问题。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便是说的这个问题。细说起来,由于私欲的缘故,人是有相互残酷斗争的一面,既然如此,你说的什么就是相互斗争的最好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也是制你于死地的咽喉所在。关于这一点,我国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的人为了自己的言语不慎而遭受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残害,不是吗?就是在今天,这样鲜活的例子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在M贼的“引蛇出洞”还有其亲自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大概得有上千万人,至少也有几百万人只是因为“说了什么”而遭受到了无情的打击和残酷的迫害,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其状惨不忍睹!之所以发生这种不幸,除去其它因素以外,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慎于言”而至,难道不是吗?


   
  “慎于言。”
  所谓“慎于言”不等于不说话,或者是尽量控制着少说话,这样就太机械了。“慎于言”就是说话要谨慎小心,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说,使得说话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装有控制程序的,而不是一个无人管理的放任状态。
  中国人对于言语的感觉是十分敏感而专注的,所谓的“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就是壹证。另外还有“隔墙有耳”、“授人以柄”、“言多语失”“酒后吐真言”等等,这些情形与后果都是与“慎于言”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人类各种成分的组成是多样而复杂的,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我们所说的坏人,就包括告密人;我们所说的小人,就包括传话人。传话的人可以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和不便,但如果是一个告密的人,他就有可能要了你的老命,不是吗?所以说,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状况,有相当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慎于言”!
  此外,我们如果有一个“慎于言”的语言规范,对于形成善于保守秘密的良好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有些从事保密工作的人员来讲,“慎于言”是他们的立身处世的法宝!
  最后,毛泽东曾经说过:“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因此说,前共产党在党的领袖毛泽东的亲自指挥和带领下,在党内外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残酷的政治斗争,在共产党内长期形成了一个善于政治斗争、讲究政治斗争策略和以政治斗争为乐的传统,就是在今天,共产党内长期形成的一个善于政治斗争、讲究政治斗争策略和以政治斗争为乐的传统仍旧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在今天的直接受控于共产党的单位里工作的人,万万要“慎于言”,以免被这个善于政治斗争、讲究政治斗争策略和以政治斗争为乐的共产党的传统所击倒!
  


   
  “慎于言。”
  怎样才能够做到“慎于言”呢?
  如下做去可以“慎于言。”
  1、事情先做在前面,然后言语再跟从。就是俗话所说的,“干完了再说也不迟”!
  2、说话要迟钝。(木讷近仁。这是孔子说的。)
  3、说出的话恐怕做不到。
  4、在国,在家都不要有怨言。
  5、做起事情来非常的困难,说话能够容易吗?
  6、国家有道的时候,可以直言;国家无道的时候说话要随和顺从。
  7、有道德的人必然有他的言语。
  8、大言不惭的话一定不说。
  9、不说言语超过行动的话。
  10、可以与他说的话,不说不行;不可以与他说的话说了也不行。
  11、多观察,将把握不准的地方先保留起来,其余的部分,小心的说出来。
  对,就是这样!这样就完全可以做到“慎于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