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依靠的意思。亲,亲族的意思。宗,主的、也是依靠的意思。
  这句话的大意为:所依靠的是自己亲族里得人,才是靠得住的。
  我们知道,人是群居的。群是有各种各样的,且是大小不一的,亲族就是人类中比较小的一个群。之所以是这一群与那一群,肯定群与群之间存在着差异与不同。这群与群之间的最大的差异与不同就是血缘关系,也可以说,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着这一个群。
  我们知道,人类亲族的这一群人首先是存在着非常紧密地血缘关系,不然就不是亲族了。由于是亲族,他存在着与其他群本质上不同的几大特点,1、血缘性。2、相互间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比较高。3、利益上的比较紧密地联系。
  血缘性可以导致其莫名其妙的趋同性,比较典型的就是双胞胎,不但长相(包括面容、体态、身高、等)趋同,而且性格、穿戴、爱好,甚至是对某一个异性的爱恋都是趋同的,这是事实。既然双胞胎有这样高的趋同性,我想,在血缘很近的亲族里面得很多人也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趋同性。正是这种比较高的趋同性,才造成了与另一个群体的非常不同的事实与局面。
  相互间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比较高的现实是亲族里的每一个成员从儿时就开始的,而且他们这种相互间熟悉和了解的程度是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长而随之增强的,最后可以达到非常默契的程度。
  这个亲族里面还不可避免的出现利益上的比较紧密地联系,关于这一点,无需细说。
  关于以上三点,我们还可以作一些简单的证明,譬如,我国有一句老话,就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个家庭的狮子、猎豹等许多的动物自小至大在一起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证明。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亲族与否存在着许多的、非常重要不同与差别,所以说就是这种许多的、非常重要不同与差别才导致产生了亲族里的人才是最为靠得住的人的这样的一个结论。
  我们学习有子的“所依靠的是自己亲族里得人,才是靠得住的”思想,其目的就是:1、要充分理解有子的这个思想。2、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将其运用之中,它一定会产生非常良好的作用。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所依靠的是自己亲族里得人,才是靠得住的”思想实际上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简单的论证一下。
  作为我们比较熟悉的帝王,从秦始皇起至清宣统帝止,所应用的全都是这一个原则,可谓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国外凡是有皇室的国家也大都是使用了与有子相同的思想与原则。
  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的地位岌岌可危,之后毛泽东重点使用了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后才得以“善终”。实际上,康、江、张同是山东人,祖籍相距不远,也可以称得上是乡亲,乡亲不也是亲吗?所以说在这一点上也是符合有子“所依靠的是自己亲族里得人,才是靠得住”思想的。另据说,王洪文的祖籍也是山东,这样一来,毛泽东重点使用的五个人之中有四位是山东人,看来毛泽东也是深谙有子之道啊!
  据说中央有上海帮。
  山东的确有胶东帮。
  据说,上海帮进中央,山东帮保边疆。
  据说,全国省、部级的干部中山东人最多。
  此外,国内外的家族式企业实际上也是有子的“所依靠的是自己亲族里得人,才是靠得住的”思想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精神产品!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情况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与国家,看来,有子的“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思想的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