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恭,就是致敬。所谓恭敬是也。近,就是靠近、接近。礼,就是礼节。远,读yuan,四声。离开、离去的意思。
恭,就是向人致敬,恭敬嘛。所谓向人致敬,就是向人表示敬意的意思。
为什么要向人表示敬意呢?我们知道,人作为一种动物是有侵略性的,这种侵略性可以随时出现在任何的时间与地点,换言之,这种侵略性没有它不能出现的地方。所以说,遏止这种侵略性的发作,减少我们的各种损失,和谐我们的社会生活就是我们的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对于此,儒家开出的药方是恭敬,因为恭敬这泓善水可以随时浇灭许许多多人的侵略性的小火苗。
此外,中国人还有一句俗话,就是,人没有吓怕的,只有敬怕的。这句俗语意义虽不严谨,但从某种意义上也证明了人是非常喜欢和特别容易接受来自对方恭敬的,这也是人性的一种体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按恭敬这样做了,那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可以避免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大大小小的争斗与不和以最终达到我们生活的和谐及稳定。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恭敬的直接后果就是可以远离或者是离开耻辱。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厌恶耻辱,但却不一定知道远离或者是离开耻辱的方法。
所谓耻辱,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自觉地,一种是外来的。所谓自觉地,就是自己感觉到的耻辱。所谓外来的,就是外人给予你的耻辱。
自己感觉到的耻辱是由自己的错误行为造成的,但这时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你的错误,或者说即便知道了你的错误但是并没有给予你耻辱。
外人给予你的耻辱当然也是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造成的,所不同的是,这时外人给予了你耻辱。
为什么人人都厌恶耻辱,但是耻辱总是与我们伴随和同行呢?我们反思获得耻辱的原因及过程,就是对人、对事缺乏恭敬,如果我们对人、事都采取了恭敬的态度,我们就一定会远离耻辱。随便举一个例子,一个人由于不敬业,对所担负的工作不负责任,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给所任职的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不但得到了企业领导的当众严厉斥责,同时也被该企业给予开除的处分,当然,这对于一个人来讲是莫大的耻辱。这样看来,恭敬与否与耻辱的必然联系就非常清楚了,所以说,我们要想远离耻辱,唯一的方法就是对人、对事全都采取恭敬的态度,否则,耻辱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你的一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就是说是因为恭才远离或离开了耻辱,那反之就可以说没有恭或是丧失了恭就会离耻辱很近,也可以说,就已经被耻辱所击中了。
耻辱可以是一颗子弹、炸弹,也可以是一颗原子弹。它既可以击中和击毁一个人,也可以击中和击毁一群人,当然也可以击中和击毁一个国家和民族。而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一群人和国家以及民族。
纵观我国以及世界历史,被耻辱击中的个人、集体和国家、民族多如牛毛,不是吗?譬如我国的始皇帝、M贼、四人帮等等。国外的有斯大林、(其墓被掘)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等。国家有中国、(清末被八国联军所蹂躏等等)德国、日本(战败国)等等。
耻辱还有其历史性,也就是说耻辱它可以长期的伴随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国家和民族而不会消失,所谓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就是这个意思。耻辱历史性的另一方面就是可延迟性,就是说,今天你没有被耻辱击中但不等于明天你不被耻辱击中,也可以说,或早或晚都存在于被耻辱击中和击毁的可能性。譬如,秦始皇就已经被永远的钉在了历代真正的读书人心中的耻辱柱上了。M贼虽然他的耻辱才刚刚开始,但被掘墓的耻辱最高峰迟早一定会到来,我们虽然不能够确定被掘墓的准确时间,但被掘墓的事实一定会发生.不然,zhou en lai等就不会将自己的骨灰撒掉了,将自己的骨灰撒掉本身就是想避免那样一般的耻辱,不是吗?
为什么会有耻辱呢?说到底,耻辱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无论如何无法逃避的惩罚,它的最终是天命对无论是谁所做出的无益于人类繁衍生息行为的惩罚!换言之,不恭,就一定会做出错误的行为来,耻辱就是对这种错误行为的惩罚,而所操纵这一切的正是天命。对,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