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礼之用,和为贵。”
  礼,作为治理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凸现出来,它区别于政、刑、德。而古时的许多朝代都设有“礼部”,礼部的设立,标志着国家专门设立一个权力机构来掌管“礼”的全部事务,也显示了国家对于“礼”的重视程度。
  要治理一个国家,说到底就要对国家的每一个人的言行都要进行规范,否则就不称其为治理国家。按照孔子的理论,一个国家要规范每一个人的言行得要依靠四个方面力量,就是所谓的政、刑、德、礼。而最后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德、礼,不是政、刑。
  调整和规范每一个人的言行,最高的层次和最好的效果是德,其次是礼,再其次的是政、刑。
  礼的调整和规范的范围相当大,它可以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之所以这个样,礼就是力图在它所管辖的区域使之得到秩序,这才是礼的最终目的。
  就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国家也是要治理的;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人还是需要治理的,这是规律,这是真理。治理就需要手段,所谓手段无非就是规定几个范畴,划定几个区域,进而更好的达到治理的效果和目的。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几个范畴和区域就是政、刑、德、礼。从以往来看,我们的古人将其四者做到了相当意义上的平衡与协调,所以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盛世,屹立于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地位几千年,不是吗?然而我们今天这样的一个巨大国家之所以成为沦落为第三世界、所谓发展中国家、国家综合实力排名130多位,最根本所在就是没有将国家治理得好,更深层次的原因说到底就是没有将政、刑、德、礼协调与平衡好,难道不是吗?
  我们知道,战场上永远没有常胜的将军,世界上也没有永远领先的国家。我们中国领先于别国几千年,最后让人家超过也实属正常,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还能够超越对手,怎样才能超越对手。要想超越对手,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强壮起来,使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强壮起来的根本方法之一就是加强“礼”的建设,进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都得到规范,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都得到规范了,整个社会也就有秩序了,整个社会有秩序了,那些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会少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基本上都强壮起来,进而同心同德共同超越一个又一个的对手,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庆幸的是,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着国人走上这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礼之用,和为贵。”
  用,作用,应用。和,和谐,是适中,恰到好处的意思。贵,宝贵、重要。这六个字的意义是:礼的作用与应用应该是以和谐、适中和恰到好处为最重要和宝贵。
  为什么要“礼之用,和为贵”?我们知道,“和”原是孔子的思想,讲的是“和而不同”。有子发展了孔子“和”的思想,将孔子“和”的思想与“礼之用”结合了起来,产生了另外一个新的价值系统。
  我们还知道,“礼”是孔子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四大要素之一,它是与政、刑、德有着不同的分工与职能。在这里,任何人都无法将“和为贵”的思想与政、刑、德的治国三大要素相结合,换言之,将“和为贵”的思想与政、刑、德的治国三大要素相结合都是不正确的、也都是不可能的。设想,政府的政令、行政行为能够以“和为贵”吗?刑和德难道不也是这个样子吗?所以说,“和为贵”只能够出现在“礼之用”上。
  现在的执政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诚然,这样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继承和应用了孔子及其儒家“和”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无可非议的。但事情绝非这样的简单,提出一个建立和谐社会的口号就可以建立和谐社会了,就可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和“,为什么要“和”,怎样“和”,在哪一些地方可以“和”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所谓和谐社会也只是喊喊口号而已,最终根本达不到和谐社会的目标。非常可惜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从孔子及其儒家“和”思想的立场和角度去阐述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的理论成果,(既然是继承和应用孔子及其儒家“和”的思想,那当然要从这个立场和角度去谈和谐社会了,不然还称其为继承和应用孔子及其儒家“和”的思想吗?)所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建立和谐社会还只是个仅供喊喊的漂亮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