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学而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斯----这个。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
  大意是: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好就好在这里。但是小事大事只顾按和谐去做,有的地方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行不通的。”
  孔子的学生有子在这里提出了很多的儒家价值系统,譬如,“礼”、“和为贵”、“美”、“礼节”。这些重要的价值系统后来对我国的诸多方面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礼之用,和为贵。”
  礼,其目的就是制定人事的仪则,其本质就是秩序。礼,也是儒家“五德”之一。
  所谓的仪则,就是人的容貌、仪表的规定,还有法度、准则以及礼仪等等。这些仪则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礼记.曲礼上》)等等。
  我国历来都非常的重视“礼”。关于“礼”,有儒家经典《礼记》,还有儒家“五德”的“礼”。之所以这样的重视“礼”,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人事的仪则来获得这一大群中国人生活的秩序,好让这一大群中国人生活的更好。也就是有了这个“礼”,从总体上来说,我们中国人这几千年来生活的还算是有秩序。
  在西方国家实际上也是存在礼的问题,不过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在我国,礼是由社会来制定的,而在西方国家,礼是由上帝制定的。譬如亲吻、上衣和下衣须一色且是羊毛的、右手相交之礼、理发的标准等等等等。
  按照孔子治理国家的方略,需要从四个不同方面对国家进行治理,一为政,也就是今天的政府、行政、政令等等。二为刑,也就是今天的刑法,包括刑事诉讼法等。三为德,就是道德。四为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礼。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礼在治理国家当中占据着四分之一的重要性,担当着25%的份额,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方面。
  由于M贼及其前GCD的无耻行径,我国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礼”都被他们破坏殆尽,以至于我们今天的国人们生活在看似繁荣实则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