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学而第九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
  “慎”,谨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是指父母亲的死亡。“追”,追念。“远”,指祖先。“厚”,厚道。
  大意为,非常慎重地对待父母亲的死丧,追念远代的祖先,这样做才可以使得一般民众的道德趋于厚道。


 
  从曾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这句话中我们看不出此言是为谁而说的,也就是发现不了语言的受话人或交流的对象是谁,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性。一、针对每一个人而言。二、针对每一个家族而言。三、针对帝王而言。四、针对统治阶层而言。
  这样,我们可以首先将曾子的这句话解析清楚,然后再从以上几方面分别来谈。
  “慎终”。首先,“慎”在这里的意思是非常慎重的意思,为什么要对“终”这样的慎重?我们知道,“终”在这里是代表着父母亲的死亡,“慎终”就是对待父母亲的死亡要非常的慎重。为什么呢?因为父母亲将我们抚养成人,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最亲的人,他死亡了,离开我们了,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非常慎重的对待这件事情,难道不是对于我们的父母亲最基本的态度吗?这种最基本的态度反映了对父母亲给与我们亲情的最应该的回报;这种最基本的态度还排除不慎重的可能性,使得我们能够继续与我们死去的父母将亲情保持住并且完整。如果对待父母亲的死亡采取得是不慎重且是随便的态度,那样,与父母亲的亲情这个链条就彻底断裂了。人如果没有了亲情或者将亲情视为儿戏,那就与野兽没有什么区别了。儒家之所以非常重视强调亲情并且用“慎终”的这种态度来将我们与故去的父母亲的亲情连接住使之不至于断毁,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的像一个人而不是野兽。
  
  “追远”,就是追念祖先的意思。
  为什么要追念祖先呢?追念祖先与“慎重”是异曲同工,同是接牢家族人亲情的纽带,使后人能够永记先辈们的恩德,不忘先辈的教诲,我们以前经常使用的家谱实际上就是“追远”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如果一定要说“慎终”与“追远”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追远”要比“慎终”所接续的家族亲情的链条更加的长远。
  “慎重”与“追远”的共同点是都为故去的亲人着想,也就是通过种种方式不要将他们忘记。如果不这样做,人们就有可能将我们的父母亲和祖先完全忘记,一个可以将自己的父母以及祖先完全忘记的人是与禽兽没有区别的,如果人人都变成了禽兽,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追远”的方式有很多,譬如祠堂、牌位、家谱等等,不过,这些优良的传统已经基本上被破坏殆尽了,这都是毛贼与前共产党所干的罪恶勾当!
  


作者:公元前551 回复日期:2006-6-8 15:26:59  
  “民德归厚。”
  这里曾子使用了“民”的概念。我们知道,民是儒家的一个单独的概念,它指得是一般的民众,是区别于士大夫阶层的。所谓“民德归厚”是指“民”的德“归厚”,而不是指其他人的“德归厚”,因为士大夫阶层的“德”,是完全不能够仅仅只寄托于“慎终追远”上而能厚,当然,这些士大夫阶层也是十分需要“慎终追远”的,这一点没有问题。
  “民德”,顾名思义是一种民众的、普通的德行。对于这种德行的建立,“慎终追远”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对于一般的大众而言,父母亲的丧事重视程度容易被忽视,所以要慎重;祖先则容易忘记,所以要追念。对于父母亲的丧事慎重了;对于祖先追念了,这样才可称其为“民德”进而厚之。
  “厚”,就是厚道、厚重的意思。因为道与德离得很近且可以连用,所以厚道就可以理解为厚德的意思。所谓“厚”,就是将已经存在的“民德”使之更加的厚重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在原有“民德”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种称之为“慎终追远”的有效成分,使之更加的厚重。


  “追远”,就是追念祖先的意思。
  为什么要追念祖先呢?追念祖先与“慎重”是异曲同工,同是接牢家族人亲情的纽带,使后人能够永记先辈们的恩德,不忘先辈的教诲,我们以前经常使用的家谱实际上就是“追远”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如果一定要说“慎终”与“追远”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追远”要比“慎终”所接续的家族亲情的链条更加的长远。
  “慎重”与“追远”的共同点是都为故去的亲人着想,也就是通过种种方式不要将他们忘记。如果不这样做,人们就有可能将我们的父母亲和祖先完全忘记,一个可以将自己的父母以及祖先完全忘记的人是与禽兽没有区别的,如果人人都变成了禽兽,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追远”的方式有很多,譬如祠堂、牌位、家谱等等,不过,这些优良的传统已经基本上被破坏殆尽了,这都是毛贼与前共产党所干的罪恶勾当!
  


 
  “民德归厚。”
  这里曾子使用了“民”的概念。我们知道,民是儒家的一个单独的概念,它指得是一般的民众,是区别于士大夫阶层的。所谓“民德归厚”是指“民”的德“归厚”,而不是指其他人的“德归厚”,因为士大夫阶层的“德”,是完全不能够仅仅只寄托于“慎终追远”上而能厚,当然,这些士大夫阶层也是十分需要“慎终追远”的,这一点没有问题。
  “民德”,顾名思义是一种民众的、普通的德行。对于这种德行的建立,“慎终追远”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对于一般的大众而言,父母亲的丧事重视程度容易被忽视,所以要慎重;祖先则容易忘记,所以要追念。对于父母亲的丧事慎重了;对于祖先追念了,这样才可称其为“民德”进而厚之。
  “厚”,就是厚道、厚重的意思。因为道与德离得很近且可以连用,所以厚道就可以理解为厚德的意思。所谓“厚”,就是将已经存在的“民德”使之更加的厚重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在原有“民德”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种称之为“慎终追远”的有效成分,使之更加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