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拓跋珪和赫连勃勃都是一代枭雄。前者被杀,后者病死,魏夏之间由强强对话变成强食弱肉。赫连昌显然不是拓跋焘的对手,弃都而逃。拓跋焘巡阅夏都:“靠!一个省大院都比咱的国宾馆还阔!劳民费财,一至于此,怎得不亡!”
  


 
  赫连昌很快成了俘虏,老婆女儿都上了拓跋焘的床,才换来个民主党派人士混混。弟弟赫连定苟延残喘,攻北凉反被其灭,廿六年夏国退出历史舞台。当初勃勃改姓赫连,豪言徽赫与天连,只可惜老子英雄儿傻蛋,不如去买茶叶蛋。


 
  拓跋焘控制了河南,南北迎来短暂的和平时期。拓跋焘主动提出和亲三通直航等建议,刘义隆心里不服气:“NND,这江北大陆原来可都是俺祖先的地盘啊!”当然为了顺应潮流,嘴上不得不高姿态:“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北魏求贤恤民,南宋也赶紧劝农举才。无奈两晋人士大多务虚不务实,臭清高。有为养老母不愿做官的李密,有雅好琴书屡征不起的戴颙,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等。能人都不想当官了,当官的肯定都不是能人了。


  北燕北凉在北魏南宋的夹缝中求生,最保险的做法是两面接受册封,两个论坛都弄个斑竹混混,这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活用典范。不过拓跋焘“统一是硬道理”的方针不变,所以北燕北凉依次被北魏解放。
  


  五胡十六国中,二赵四燕三秦五凉一夏,自此基本由北魏吞并垄断。北魏南宋对峙,史称南北朝。中国疆域,宋得三四,魏得六七。长江,成为当时中国美丽的黄金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