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谢谢一阅版主
有一首乐曲,一首应该永存于史册的乐曲,时时萦回激荡在人们的心头,如浩浩长风,一直伴随着人生汹涌的激流长河,屈指数来,已经三十九年了。
它,就是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同志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这首序曲由吕其明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开幕曲首演。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曲首,小号奏出以国歌音调为素材的引子,经圆号反复,由弦乐器在C大调上奏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和下,显得格外明澈绚丽。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提高大二度在D大调上又一次奏出,啊!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吧!接着主题变体作为连接部,转向G大调,以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的形式引向了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调性移动,节奏富于动力,颂歌主题变成豪壮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奋向前的步伐。再现部又回到C大调,木管叠在弦乐声部之上合奏主题,在《东方红》的曲调中音乐达到高潮: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尾声处号角又起,乐队中渗入了《国际歌》的音调:让我们高举着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
谢谢一阅版主又让人们听到这首让人感动激昂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