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事父母,能竭其力。”
孝的本质就是善于侍奉父母,子夏所言的“事父母,能竭其力”,实质上就是孔子是孝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事”,是服侍、侍奉的意思。
“事父母,能竭其力”,实际上就是说服侍、侍奉父母要能够竭尽全
力。
“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竭尽全力,所谓竭尽全力就是将自己的全部能力和力量全都用在了服侍和侍奉父母身上。所谓将自己的全部能力和力量全都用在了服侍和侍奉父母身上不等于不工作、不学习等等。就是在孔子那时的远古,子女也要经常下地劳作不是?所谓将自己的全部能力和力量全都用在了服侍和侍奉父母身上就是说用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来服侍和侍奉父母。
用自己能够做到的一切来服侍和侍奉父母,我认为应该包括情感、爱心、金钱、时间等等。
其实“事父母,能竭其力”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大循环规律,而正是孔子及儒家发现并非常好的利用了这个良性的大循环规律。今天我是儿女,我全力的服侍和侍奉我的父母;明天我就是父母,我又被我的儿女全力的来服侍和侍奉,难道不是很好吗?
父母真正需要我们服侍和侍奉的时候基本上是他们老年的时候,老年人是十分需要子女去服侍和侍奉的,难道不是吗?人人都会成为老年人,我们也不例外,一旦我们也成为了老年人,难道不需要我们的子女来服侍和侍奉我们吗?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竭尽全力地服侍和侍奉我们的父母呢?
中西文化正相反;我们有的他没有,他有的我们没有,“孝”也是一样。虽然西方没有“孝”文化,但这绝不等于人家没有对于老年父母亲的服侍和侍奉,不过人家这种服侍和侍奉是通过国家和社会来实现的,效果不可谓不好。我们国家几千年来对于父母亲的服侍和侍奉是通过子女来完成的,国家及社会对此基本没有作为,这是我们的传统。今天,我们受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正在建立由社会和国家来担当服侍和侍奉老年父母亲的责任,不过这还只是刚刚开始,杯水车薪而已!在这种严峻的社会状况下,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力弘扬孔子的“孝”思想,用子女们的竭尽全力去服侍和侍奉我们的父母亲!
“事君,能致其身。”
“君”是孔子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价值系统。“君”,指君主的意思。“事”,侍奉。。“致”,犹委,委致其身,顺从的意思。“致其身”,谓不有其身。
“事君,能致其身”这话的意义为:侍奉君主,可以委致其身,(顺从其身)无有其身。(豁出或献出自己生命)
“事君,能致其身”这样的价值系统在今天许多人的眼里可能难以理解。但是,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会委员不都有委字吗?委不就是顺从的意思吗?委员不就是顺从的一员的意思吗?委员会不就是大家都是一个顺从集体的意思吗?大家都顺从,自然得有个被顺从的人吧,不然大家如何顺从呢?作为中共来说,这个被顺从之人就是总书记,不然为什么称总书记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吗?人大、政协不也有委员和委员会吗?各种各样的委员就是顺从的一员,被顺从人就是委员长和主席,不然为什么称为委员长和主席呢?难道不是吗?
国民党也同样,蒋介石不也是被称为蒋委员长吗?
从委、委员、委员会的顺从内核上看,当初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设计人就没留有民主的余地。一味的顺从能搞民主吗?民主可以一味的顺从吗?难道不是吗?
再者说,委、委员、委员会顺从机制的设计,就是子夏““事君,能致其身”价值系统的衍生品,难道不是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共两党至今都没有走出儒家的手心!
从整个西方来看,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事君,能致其身”,不过他们的“君”不是人,而是神,他们的“能致其身”要比我们大大的有过之无不及。儒家文化没有神只有人,所以只好“事君”这个人了。
从人类群居的生存基本规律来看,首领的产生是必然的。对于这个首领中国儒家文化是选择的人;是君主,而西方文化或是基督教文化是选择的神或者是上帝,这是中西文化所不同的,但他们所相同的是为自己的头领都“事君,能致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