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复打击乐 打击乐器泛指由敲击而发音的乐器。中国打击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应用广泛。除了能够在管弦乐中加强乐曲的节奏、营造丰富多采的音色变化外,更能够组合起来独立演奏,而不同 类型敲击击器合奏亦各具独特表现力。 民族乐团所使用的打 击乐器,基本上由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及西洋打击乐器两套所组成,其中各包含有固定音高与无固定音高乐器。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由金属类(如大锣、小 锣、云锣、各种钹、铃、钟等)、竹木类(如拍板、竹板、梆子、木鱼等)和皮革类(如大鼓、排鼓、单皮鼓、手鼓等)组成;西洋打击乐器则包括如定音鼓、木琴、管 钟、钢片琴、铝板琴、大军鼓、小军鼓、大钹等。 ![]() ![]() ![]() 下载/在线欣赏 鼓乐 龙腾虎跃 李民雄 打击乐领奏 高雄市立国乐团 指挥:关乃忠 ·民族器乐重奏 齐奏 民族器乐重奏 重奏是指由多个乐器声部相组合,并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的器乐演奏形式。中国的民族器乐重奏的历史较早,但长期以来,一般都将重奏称为“合奏”,“民族器乐重奏”的概念主要是近50年才予以界定,与齐奏、合奏等相区别。 与西洋重奏音乐相比,民族器乐的重奏大多没有固定的形式,主要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创作意图而定。 目前,较为常见的重奏形式主要有: 弹拨乐五重奏(扬琴、筝、琵琶、三弦、柳琴兼阮) 丝弦五重奏(扬琴、筝、琵琶、柳琴兼阮、二胡) 弦乐五重奏(高胡、二胡、中胡、大革胡、低音革胡) 民族音乐中重奏及小型合奏有时也被称作是“民族室内乐” 重奏代表形式介绍--丝弦五重奏 乐器组成 :琵琶、筝、扬琴、柳琴兼阮、二胡 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成型于80年代 上海音乐学院胡登跳教授致力于其研究,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丝弦五重奏作品 作品往往不限于传统音乐的一些织体写法,大胆借鉴西洋弦乐重奏的写作技巧 下载/在线欣赏 丝弦五重奏 渔舟唱晚 上海丝弦五重奏组 演奏 民族器乐齐奏 齐奏是一般是指所有乐器均演奏同一个声部的演奏形式。 常见的民族器乐齐奏形式主要有: 二胡齐奏 琵琶齐奏 阮族齐奏 古筝齐奏 下载/在线欣赏 二胡齐奏 喜看麦田千层浪 王国潼等演奏 ·小型器乐合奏及地方乐种 合奏慨述 与重奏、齐奏相比,合奏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多声部 每个声部可由多名演奏者共同承担 不同声部在乐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功能组的作用 规模较大 根据民族器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我们往往将合奏区分为传统的中小型合奏和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 传统中小型器乐合奏 常见的形式有 丝竹乐(弹拨、拉弦、竹制吹管乐器为主) 弦索乐(弹拨、拉弦乐器为主) 吹打乐(吹管乐器、打击乐器为主) 清锣鼓乐(打击乐合奏) 弹拨乐合奏 拉弦乐合奏 下载/在线欣赏 弹拨乐合奏 三六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团 演奏 拉弦乐合奏 平湖秋月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团 演奏 小合奏 喜洋洋 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队演奏 地方乐种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音乐习惯,民族器乐演奏在各地逐步形成较为固定且有着浓厚地方音乐风格的合奏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地方乐种”; 目前常见的地方乐种主要有: 丝竹乐类: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潮州弦诗 福建南音 吹打乐类:河北吹歌 苏南吹打 河北吹歌 晋北鼓乐 潮州大锣鼓 清锣鼓乐类:绛州鼓乐 十番锣鼓 威风锣鼓 土家族打溜子 弦索乐类: 弦索十三套 河南大调板头曲 代表乐种介绍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一带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江南丝竹的合奏乐器,常用的有:丝弦的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管的笛、箫、笙和小件打击乐器鼓、板等。其中以二胡、笛、箫为主。江南丝竹是民间风俗音乐,多与民间的婚丧喜庆及庙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其音乐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多采用加花变奏的手法发展旋律。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中著名的有所谓“八大曲”,如《行街》、《三六》、《中花六板》等。 下载/在线欣赏 江南丝竹 行街 上海音乐学院丝竹研究组 演奏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丝竹合奏乐。它从民族传统器乐曲、民间小调、戏曲曲牌音乐等衍变、发展而来,形成别具风格的乐钟。广东音乐最初是作为粤剧的过场音乐,故也称为“过场谱子”或“小曲”等。后产生了不少可独立演奏的乐曲,并流传到外省,便被称为“广东音乐”。现存的广东音乐中的传统曲目及改编曲,有近百首。广东音乐在音乐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其旋律流畅、节奏轻快、音色明亮,富有南国情调。代表乐曲有《旱天雷》、《雨打芭蕉》、《平湖秋月》。 广东音乐的演奏乐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影响比较大的传统演奏形式是软弓组合的“传统五架头”,即由高胡、椰胡、秦琴、笛箫、扬琴五件乐器组成的组合。 下载/在线欣赏 广东音乐 饿马摇铃 余其伟等广东音乐传统五架头演奏组 演奏 潮州弦诗 潮州音乐是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民间器乐演奏的统称,乐曲种类繁多,主要有弦诗、笛套古乐、细乐、庙堂乐、潮州汉乐、潮州大锣鼓、笛套锣鼓、小锣鼓、苏锣鼓等。 潮州弦诗乐是潮州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种,主要演奏的乐器有头弦、二弦、提胡、小三弦、琵琶、秦琴、扬琴、笛子等。 潮州弦诗乐的调式非常具有特点,有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反线调四个主要调式。 例如:潮州弦诗乐把传统五声调式的 5 6 1 2 3 五个音分别以汉字“二、三、四、五、六”来标记,其中,重三六调即为“ 5 7 1 2 4”为骨干音,“6 3”为过度音的调式。 很多学者认为,潮州音乐是唐宋音乐的“活化石”。 下载/在线欣赏 潮州弦诗 狮子戏球 汕头潮州音乐曲艺团 演奏 绛州鼓乐 流行在山西绛州一带,绛州即今天的山西新绛县。一般以演奏套曲为主,套曲中的每个曲牌亦可独立成章。绛州鼓乐气势浑厚、热烈豪放,在演奏上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华彩段的演奏,能充分运用鼓和鼓槌,以至于鼓架,调动每个部位最佳的音响区进行打击,使发出的声韵别有地方风味。 下载/在线欣赏 绛州鼓乐 滚核桃 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队演奏 河北吹歌 河北吹歌是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村镇。用吹奏乐器演奏民歌、小调和戏曲的曲调,故名。以管子、唢呐、海笛为主奏乐器,伴以笛子、笙以及锣、鼓、梆子等各种打击乐器,有时后也有一些丝弦乐器。音乐风格粗犷、活跃。传统曲目有《小二番》、《放驴》、《得胜令》等。多在农闲、节日或者婚丧喜庆场合演奏。 下载/在线欣赏 河北吹歌 放驴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 ·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 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 从广义上讲,丝竹乐队、吹打乐队都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组合原则和规模,与传统丝竹乐队、吹打乐队都不尽相同,所以习惯上把民族管弦乐队专指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综合型民族管弦乐队。 从清朝后期开始,西方音乐的理论不断传入中国,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西洋管弦乐队的组织原则和规模逐步为国人所了解和接受,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仿照西洋管弦乐队的模式,建立由中国乐器组合建立而成的民族管弦乐队。这种民族管弦乐队与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区别,在“合奏”的概念范畴上更加接近西方的管弦乐队。 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成立,这个乐会致力于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组成了一个有32人编制的民族乐队,基本上分为吹、弹、拉、打四组。大同乐会还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改编了一批适合于这种新型乐队演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郑觐文、柳尧章根据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队在建国后有了更大的发展。1953年,中央广播乐团成立,其所属的民族乐队(即今天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确立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最初编制。直到今天,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基本上仍然采用这种编制。同时,广播民族乐团移植、改编和创作了大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的数量。并涌现了彭修文这样的专门从事民族管弦乐队指挥、创作的优秀指挥家、作曲家。不过,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至今仍未完全定型,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50年代后,民族管弦乐队得到迅速发展,民族管弦乐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均建立了一批大型的民族管弦乐团,除了职业乐团外,民间非职业乐团和学生乐团也纷纷建立,极大地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 大型民族管弦乐团一般在40-100人间,乐团分为4个声部组。 吹管乐声部 (梆笛、曲笛、新笛、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高音唢呐、中音唢呐、次中音唢呐、低音唢呐、管、中音管) 弹拨乐声部 (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筝) 打击乐声部 (定音鼓、排鼓、云锣及各类锣鼓镲等) 拉弦乐声部 (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 常见队的声部图 ![]() ![]() 主要的职业民族管弦乐队 中央民族乐团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上海民族乐团、济南军区前卫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成都民族乐团、浙江省歌舞团民族乐队 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市立国乐团、(台湾)国立实验国乐团 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 新加坡华乐团 马来西亚国立专艺华乐团 民族管弦乐作品 包括根据古曲和民间乐曲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创作乐曲、由交响乐移植的民族管弦乐曲以及民族歌舞剧、音乐剧配乐等。有时将民族管弦乐队的协奏曲也看作是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 代表作品列举 根据传统乐曲改编:《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将军令》 根据西洋管弦乐作品移植:《瑶族舞曲》、《北京喜讯传边寨》、《春节序曲》、《花好月圆》 创作作品《丰收锣鼓》、《渔舟凯歌》、《东海渔歌》、《秦兵马俑》《难忘的泼水节》、《长城随想曲》、《飞天》、《西北组曲》、《骊山吟》、《蜀宫夜宴》、《云南回忆》、《达勃河随想曲》、《湘西风情》、《滇西土风组曲》、《沙迪尔传奇》、《彝族酒歌》、《丰年祭》、《台湾追想曲》、《城寨风情》组曲、《拉萨行》、《水之声》、《春》 根据外国作品改编:《拉德斯基进行曲》、《蓝色多瑙河》 民族管弦乐作品欣赏 丰收锣鼓 彭修文 曲 演奏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指挥 彭修文 拉萨行 关乃忠 曲 演奏 香港中乐团 指挥 阎惠昌 第一乐章:布达拉宫 第二乐章:雅鲁藏布江 第三乐章:天葬 第四乐章:打鬼 滇西土风组曲 郭文景 曲 演奏 中央民族乐团 指挥 邹小龙 第一乐章:阿佤山 第二乐章:基诺舞 沙迪尔传奇 刘湲 曲 演奏: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民族乐团 指挥:杨春林 代表作曲家 彭修文 刘文金 李焕之 关乃忠 卢亮辉 钱兆熹 金 湘 徐景新 金复载 唐建平 顾冠仁 马圣龙 吴 华 赵季平 郭文景 谭 盾 苏文庆 潘耀田 郭亨基 刘 湲 赵咏山 张式功 刘 星 罗永晖 张式业 关圣佑 罗伟伦 杨春林 杨乃林 何占豪 陈能济 王建民 王惠然 代表指挥家 秦鹏章 彭修文 刘文金 吴大江 胡炳旭 关乃忠 阎惠昌 石信之 楚世及 李执恭 瞿春泉 王永吉 叶 聪 杨春林 郑朝吉 王甫建 彭家鹏 张 列 陈中申 许知俊 吴朝胜 李 英 |
![]() |
|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