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
最新主题
|
最新回复
|
音乐精灵
|
阅读权限
|
音乐币
|
在线
激动社区
小憩 · Life
音乐水吧
历史文化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帖子标题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April
四月
组别:
羽
性别:
来自:
积分:
300120
帖子:
23816
注册:
2005-04-15
2006-11-27 20:02
平板
|
收藏
|
小
中
大
非典型腐败
七、并非不治之症
的确,非典型腐败是一种“习惯性腐败”或“常规性腐败”。它不但是腐败的隐蔽形式(典型腐败则是其公认形式),也是对权力的“习惯性赎买”。也就是说,只要一发生权力关系,就立即想到要进行赎买,或必须进行赎买,哪怕对方履行的只是分内职责,自己提出的也是正当要求。这就和典型腐败不一样。典型腐败往往有特殊的要求,比如网开一面,或者通风报信,甚至指鹿为马,总之是徇私舞弊。非典型腐败却不是。它不是要走后门,而是走前门,只不过请你按照规定把门开一下。但因为开门的权力在你那里,开不开,我说了不 算,便只好意思意思,疏通疏通,其实并无“非分之想”。它甚至只是一种“习惯动作”。一看见有人把门,就习惯性地把红包递过去。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它也就成了惯例,成了规矩,因此也叫“规礼”、“陋规”(即所谓“潜规则”)。陋而成为规,腐败而成为习惯,可见问题之严重。所以,诸如此类的做法和规矩虽然不是典型腐败,也不是什么大案要案,却是社会风气败坏的典型表现。
其实,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也并不容易,它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整个国家已成为一个权力至上和权力蔓延的社会。第二,权力的可以赎买和必须赎买已成为全民的共识。第三,对于不造成典型腐败的权力赎买,大家已习以为常,不认为是腐败。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便恰好满足了这三个条件。
首先是集权。两千多年前由秦始皇创立的政治制度,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由此产生的社会,则是一个典型的专制社会,也是典型的权力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包括政权、产权和人身权利,也包括荣誉、地位和生存条件,一切都是由权力来决定的。皇帝有权杀大臣,父亲有权卖子女,丈夫有权休妻,县官有权加税。反正谁有权谁是大爷,谁没权谁是孙子。于是,有条件的就攫取权力,没条件的就赎买权力,既无法攫取又无法赎买的就只好任人宰割和鱼肉。权力,不可能不成为人们的向往。
有权力的是官员。皇帝的权力虽然最大,但和老百姓隔得太远,感受不到。最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权力利害(施惠能力和加害能力)的,还是各级官员,尤其是地方官。老百姓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不难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官员如果要施惠或者加害于自己,是何等的轻而易举,有时简直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官员的权力虽然只是皇帝授予的代理权,但用在老百姓身上,却威力无穷。而且,正因为是代理权,才格外可怕。一方面,官员可以动用国家力量来对付你,足以使你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另一方面,皇帝又不可能对所有的代理人进行监控,也不可能受理所有的冤屈。你能做的,只能是设法赎买官员们手中的权力,而这又等于说谁当官谁发财。当官,也不可能不成为人们的向往。
何况皇帝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有可能当他一当的是官。因此,只要有可能,当官都是许多人职业选择中的首选。尽管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圆这个梦,但这丝毫也不妨碍他们把官场当作仿效的对象,把官职、官位、官衔和官员的级别当作社会价值的计算标准,按照官场的规矩和做派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官本位”。
官本位其实就是权力本位,它同时也就是伦理本位。因为伦理治国的原则是: 儿子服从老子,妻子服从丈夫,下级服从上级,全国服从皇帝。这其实是把所有的伦理关系都解释成了权力关系。或者说,把道德关系(君仁臣忠,父慈子孝)转换成了权力关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实际上正如儿子不能反抗老子,民众也不能反抗官员,因为官员也是他们的父母。于是权力本位和伦理本位便可以集中表现为官本位。
官成了本位,官场也就成了榜样。因此,如果官场中的权力是可赎买的,那么,社会生活中所有的权力也就都能赎买。如果官场中权力的赎买已成为一种习惯,那么,社会上所有的人便都会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如果官场上发生了“非典”,整个社会便都会传染。
事实上首先发病的正是官场。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集散地。在官场中,一切关系都是权力关系,或可以还原为权力关系。权力支配着一切,也制约着一切。如果说,有了权力,便可以施惠或者加害于他人,那么,这一点于官场则为尤甚。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其实就是“权大一级压死人”;而所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则说明做官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攫取和使用 权力。的确,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官场更突出地体现权力的至高无上和诱惑无穷。同样,也没有什么人,能比官员更知道和熟悉如何使用和赎买权力。权力的赎买频繁地发生在官场上,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问题在于,任何王朝和政府,都决不会允许典型腐败的大规模大面积发生,除非真是到了王朝的末日。因为这不但与他们标榜的道德原则(比如勤政爱民、廉明清正、克己奉公)相悖,也会从根本上损害统治集团的长远利益。大面积大规模的典型腐败,会造成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社会动乱,天怒人怨,最终动摇国本。这是稍有眼光的统治者所不愿看到并必须竭力阻止的。
能够容忍的也就是非典型腐败。第一,既然是非典型腐败,就不会那么骇人听闻,直接危害也不那么大。第二,帝国虽然严禁官员结党营私,却也希望他们精诚团结,这就不能反对他们的往来。再说,如果连请客吃饭、节令送礼也要禁止,似乎也不近人情。第三,朝廷心里很清楚,发给官员的那点微薄的俸禄其实不够养家糊口,不让他们多少盘剥一下百姓,收受一点礼金,就没法过日子。第四,谁都知道权力是可以赎买的,也都知道权力的赎买是当官的好处之一。不让官员们享受一点这种好处,就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大讲得过去。只不过,要把握一个度,也要有个规矩,还得有个说法。
说法是现成的。炭敬、冰敬、别敬、门敬,都很动听,很有人情味。定规矩也用不着皇上操心,官员们自己会去做。官场从来就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这些规矩倒未必就是什么“潜规则”,有的也是“显规则”,比如见了长官如何行礼,如何称呼,如何应答,如何站,如何坐,谁坐上面,谁坐下面,谁坐左边,谁坐右边,谁走前面,谁走后面等等。进入官场的第一步,就是学习这些规矩,否则就会遭人耻笑,甚至难以立足。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官场最讲究的恰恰就是“方圆”。因为帝国奉行的是伦理治国的原则。讲伦理,就是讲规则、讲等级、讲秩序。如果官场上都“语无伦次”,则其奈天下苍生何?
更何况,官场是个权力场,每个人都身怀利器,极具杀伤力。倘无游戏规则,顿时就会尸横遍野。所以官场和江湖一样,都是最讲规矩的地方。这其实也是许多人,包括一些主张廉政的皇帝和清官也不得不对非典型腐败网开一面的原因之一。因为有红包这个“润滑剂”,官场上会减少许多摩擦。更何况这些“润滑剂”还颇有人情味,更能化解不少矛盾。这是有利于整个官僚集团的稳定的。稳定压倒一切。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就只好以后再说。
官是本位,官场是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官场上既然盛行请客送礼,盛行收受红包,盛行非典型腐败,民间自然要“见贤思齐”,努力效仿。因为民间是一点权力都没有的,或者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权力(比如老子可以打儿子)。就连这么一点权力,也要受制于官方。在一个权力至上的社会里,没有权力就寸步难行。因此民间比官场更需要赎买权力。在这方面,中国的老百姓大都无师自通。我们毕竟是一个讲究礼数的国度,请客送礼从来就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道理谁都知道。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把“鹅毛”换成“红包”而已。
现在我们已经大致上弄清非典型腐败的来龙去脉了——腐败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权力可以赎买;非典型腐败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权力的赎买成了习惯;权力的赎买之所以成了习惯,是因为社会生活中到处都是权力关系;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到处都是权力关系,则因为我们有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传统,有两千多年权力社会历史,以及两千多年来由这个制度和这种社会培养造就的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即国民性。尽管现在已不再是帝国的时代,但任何一个新制度,都无法割断它和旧制度在文化上的联系,总会多少接受一些诸如此类的“文化遗产”。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有它的惯性。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何况是千年之病毒?自然难免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好在自辛亥革命以后,帝国制度已一命归西。除昙花一现的洪宪称帝和张勋复辟以外,无论是谁执政,也无论是大陆、台湾,还是港澳,都赞成民主,反对专制,赞成共和,反对君主或君宪。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也是根治腐败的政治基础。因此,非典型腐败既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不过治疗期会比较长,而且还要对症下药。
所谓“对症下药”,也无非是两条。一是杜绝权力的赎买,二是将权力社会改造为非权力社会。也就是说,不能让可赎买的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能让原本通过正常渠道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要进行权力的赎买,不能让一些原本正常的人际交往也具有权力赎买的性质,不能让权力的赎买成为人们的习惯。这当然都非一日之功,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有些事也可以先做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淡化权力关系和权力意识。比如由政府行政部门组织和主持的各类学术评审(评奖、评职称、评博导、评博士点、评重点学科、评国家 社科基金)就应该尽快取消。关于这一点,我另有文章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UID:
15323
精华:
499
经验:
300120 点
音符:
299069 篇
音乐币:
0 个
鲜花:
0 朵
状态:
离线
标题: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26:00)
·
[color=#924F35]一、晁错之死 晁错是穿着上朝的衣服(朝衣)被杀死在刑场的。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43:00)
·
[color=#924F35]二、削藩其事 我们知道,秦汉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转折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46:00)
·
[color=#924F35]三、是非功过 现在看来,汉景帝这一刀是开对了。“七国之乱”平定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53:00)
·
[color=#924F35]四、晁错其人 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58:00)
·
[color=#924F35]五、历史之错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01:00)
·
[color=#924F35]六、晁错之错 我们首先要肯定,晁错这个人,确有许多优点。最明显也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05:00)
·
[color=#293488]一、 变法迫在眉睫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11:00)
·
[color=#293488]二、时势造英雄 王安石也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 王安石天资聪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16:00)
·
[color=#293488]三、针锋相对 反对变法的头号人物是司马光。 司马光也不是等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24:00)
·
[color=#293488]四、事与愿违 熙宁变法失败,宋神宗和王安石无疑都有责任。宋神宗太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27:00)
·
[color=#293488]五、成败与道德无关 变法的失败是王安石万万没有想到的。 平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30:00)
·
[color=#293488]六、教训所在 前面说过,王安石许多新法的本意,是要“公私两利”的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35:00)
·
2006年出了两个论史强人,一为易中天,二为当年明月,前者大学教授,后者小公务员,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mw2333
发表于 2006/11/12 19:03:00)
·
刚读了第一节,晁错的悲剧使我联想到于谦,两人的差距也许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结果却迥然不同.(于谦的故
(
mw2333
发表于 2006/11/12 19:59:00)
·
[quote][i]最初由 mw2333 发表[/i] [b]刚读了第一节,晁错的悲剧使我联想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3 17:42:00)
·
[color=#00FF00]一、替宋江拿个主意 宋江活捉高俅又把他放了,这事让人憋气。高俅那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5 18:40:00)
·
[color=#00FF00]二、犯不着那么傻 宋江其实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5 18:49:00)
·
{76}
(
mw2333
发表于 2006/11/15 20:07:00)
·
又是不错的文章!{76}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15 22:18: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又是不错的文章!{76} [/b][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6 18:19:00)
·
[color=#00FF00]三、晁盖遗嘱之谜 曾头市晁盖中了毒箭,神医安道全也回天无力,终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6 18:28:00)
·
[color=#00FF00]四、何不杀去东京 宋江想没想过要当皇帝呢?不好说。 李逵是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6 18:29:00)
·
一、奸臣严嵩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就在这个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05:00)
·
二、混蛋嘉靖 嘉靖是明代一个绕不过去的皇帝,在位时间很长,45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神宗朱翊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11:00)
·
三、滑头徐阶 徐阶也是会写青词的,而且写得比严嵩还好。 徐阶是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27:00)
·
四、谁是祸根 严世蕃之死,当时就有人认为是冤案。 当然是冤案了。这严世蕃恶贯满盈不假,聚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33:00)
·
[quote][i]最初由 April 发表[/i] [b][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19 8:31:00)
·
读史至此,感慨良多,遂填得《采桑子》一阙云: 翻飞柳絮风中舞,上也荒唐,下也荒唐,四十年来梦一场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19 8:31:00)
·
虎爷已经看完了? 那我赶紧更新 {109}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23:00)
·
[color=#293488]一、弹冠相庆的战败者 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 ──读茅海建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28:00)
·
[color=#293488]二、逼出来的谎话 伊里布原本是可以不撒谎的。 伊里布不是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32:00)
·
[color=#293488]三、一骗到底 相比较而言,奕山的运气要好得多。当然,他撒谎的本事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35:00)
·
[color=#293488]四、谎言与高调 奕山的谎言骗得了皇上,骗不了他的邻居。就在广州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39:00)
·
[color=#293488]五、小曲好唱口难开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刘韵珂这个人物就很有点意思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41:00)
·
[color=#293488]六、笑脸与鬼脸 如果说倡言“抚事”已属不易,那么,操作“抚局”就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45:00)
·
[color=#293488]七、鸦片还要吃到什么时候 我读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感触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49:00)
·
April老弟在忙?还不更新?{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27 17:36: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April老弟在忙?还不更新?{11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28:00)
·
[color=#924F35]一、病例 这是一个被人讲过的老故事。 公元1839年,即清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34:00)
·
[quote][i]最初由 April 发表[/i]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
(
lkk001
发表于 2006/11/27 19:38:00)
·
[color=#924F35]二、所谓陋规 所谓“非典型腐败”,就是看起来不像是腐败,或不被认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38:00)
·
[color=#924F35]三、逼良为寇 现在想来,“陋规”这两个字,实在是妙不可言。一方面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42:00)
·
[color=#924F35]四、高薪未必养廉 权力可以换钱,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权力如何换钱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48:00)
·
[color=#924F35]五、有监督就行吗 腐败确实与权力有关。据我自己的经验,凡是存在着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52:00)
·
[color=#924F35]六、制度并不能保证一切 我们不妨就拿医生的红包这件事来做个分析。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57:00)
·
[color=#924F35]七、并非不治之症 的确,非典型腐败是一种“习惯性腐败”或“常规性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20:02:00)
·
April老弟辛苦了!{76} 读来过瘾啊!{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29 22:35: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April老弟辛苦了!{76} 读来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07:00)
·
[color=#7E7400]一、帝国制度 好制度,坏制度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12:00)
·
[color=#7E7400]二、中央机关 当新制度把封国变成了郡县,把原本分散独立的“许多国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17:00)
·
[color=#7E7400]三、地方行政 认真说来,“地方上”这个概念,也是要到秦以后才会产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0:00)
·
[color=#7E7400]四、官员选拔 现在再说官员选拔。 我们知道,帝国虽然是以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4:00)
·
[color=#7E7400]五、问题所在 以上讲的,大概就是中国古代政制怎样由“好制度”变成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7:00)
·
[color=#7E7400]六、历史总是让人惦记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基本上是讲历史的。它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9:00)
·
赠April老弟1000元,感谢你的辛勤劳动!{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2/1 1:05: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赠April老弟1000元,感谢你的
(
April
发表于 2006/12/1 16:44:00)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精华
帖子标题
作 者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附件
我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