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粱录》
全二十卷。元代初期的杂记。吴自牧撰。该书模仿追述北宋国都东京的《东京梦华录》的体例,记述了南宋国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的年中行事、市镇、商店及物产等。卷一至卷六中记载了与每月的行事有关的饮食;卷十三中记载了团行、铺席和夜市;卷十六中记载了茶肆、酒肆、分茶酒店、面食店、荤菜从食店、米铺、肉铺、鲞铺;卷十八中记载了各地的物产;卷十九中记载了"四司六局筵会假赁"等。该书和周密的《武林旧事》都是了解南宋饮食生活的绝好资料。
《武林旧事》
全十卷。元代初期的杂记。撰者周密(1232-1308年)把从名门世家的老人们那里听到的有关南宋国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的繁荣景象的旧闻故事,根据追述北宋国都东京的《东京梦华录》的体例,归纳整理、著成此书。其中卷六记载了诸市、酒楼、市食、果子、菜蔬、粥、豝鲊、凉水、糕、蒸作从食、诸色酒名等;卷三中记载与每月行事有关的饮食;卷九中收录了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宋高宗行幸武将张俊官邸时的进奉物品名单《高宗幸张府节次略》。该书与吴自牧的《梦粱录》同是了解南宋饮食生活的绝好资料。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全二十卷,十集。元代前期的百科全书。撰者不详。该书对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其中与饮食有关的记载有巳集卷十一、卷十二的"诸品茶",庚集卷十三、卷十四的"饮食类",共计377条。该书对后世影响之大,堪与北魏的《齐民要术》相匹敌。该书中介绍了在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仅载名称而未记制作方法的许多食品的制作方法,而且还介绍了元朝的统治者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是研究宋、元饮食史的宝贵资料。该书已收入日本《家政学文献集成》(续集)江户时代之四和"中国食经丛书"(上)。另有中村璋八、佐藤达全的摘译本。
《事林广记》
全十三卷,十集。元代初期的类书。陈元靓撰。据说为至元二十年(1283年)刊行。书中与饮食有关的记载并不太多,主要见于卷一至卷五,约100余条,其中详细介绍了《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中仅载名称而未记具体内容的宋代的酒类和菜肴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蓝桥风月酒"、"羊羔酒"、"洞庭春色"、"东坡脯"、"筭子?"(算条巴子)、"羊肉旋鲊"、"佛跳墙"、"水晶脍"、"冻鸡"、"假蛤蜊"、"鸡子绵酒"、"假羊眼羹"等。该书与同时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相比,后者具有北方特色,而前者则具有浓厚的南方饮食的色彩。已收入"中国食经丛书"(上)。
《农桑辑要》
全七卷,元代初期的官撰农书。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司农司撰。全书分为典训、耕垦、播种、栽桑、养桑、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10类。在引用前人著作的同时,还在"新添"条下记述了作者的见解。看来该书是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为典范,以黄河流域的农业为记述对象完成初稿的。后来随着元朝疆域的扩大,又增加了橙、橘、栌子、甘蔗等南方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并作了修改。
《农 书》
全三十六卷(或二十二卷)。元代中期的农书。皇庆二年(1313年),王祯撰。分为"农桑通诀"(六集二十六目)、"百谷谱"(十一集八十三目)、"农器图谱"(二十集二百六十一目)、"杂录"(二目)。该书不仅参照了前人的85种著作,而且还通过实地勘察,系统地归纳了南北方地区的水田和旱田农业,对其利害得失作了评价。该书在清代中期之前并未完全普及,直至十九世纪末叶开始提倡实学之后,才广泛流传起来。
《农桑衣食撮要》
全二卷(或一卷)。元代中期的农书。延祐元年(1314年),鲁明善撰。亦称《农桑撮要》、《养民月宜》。书中简单明了地说明了每月中应作的农事,并自信地声称该书介绍了所有的"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敛藏之法"(见该书《自序》)。鲁明善,维吾尔族人,任寿州(今安徽省寿县)郡监时,著成此书。
《饮膳正要》
全三卷。元代后期的食物养生书。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并于天历三年(1330年)三月三日(即传说中的西王母祝寿日),献与文宗皇帝。书中对230余种食品原料作了简单的食用与药用的说明,并介绍了230余种宫廷菜。其中记载了许多蒙古族、维吾尔族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品。书中介绍的"芙蓉鸡"、"柳蒸羊"、"鼓儿签"、"天花包子"、"剪花馒头"、"围像"、"春盘面"等,至今仍不失为著名的宴席食品。关于食物养生方法,大多是照抄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以及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的文字。此外,还可以看到苏敬的《新修本草》和孟诜的《食疗本草》的影响。忽思慧,蒙古族人,一说维吾尔族人。该书已收入"中国食经丛书"(上)。另有中村璋八和佐藤达全的摘译本。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元代末期的烹饪书。撰者倪瓒(1301-1370年),无锡县城东二十里的梅里的地主兼商人,元末四大画家之一。"云林堂"是其宅邸内一所建筑的名称。因当时农民起义连年不断,他便同家人以小船为居,往来于太湖(江苏省南部)和三泖(今上海市松江县的泖湖)之间,过着隐士的生活。是书虽然仅介绍了50余种食物和饮料,但它是介绍元代无锡地区饮食的唯一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中介绍的菜肴有许多是今日名菜的原型。例如:"青虾卷焟"(即今"凤尾虾")、"蜜酿蝤蛑"(今"芙蓉蟹头")、"海蜇羹"(今"芙蓉海底松")、"鲫鱼肚儿羹"(今"生炒蝴蝶片")。
另外,书中介绍的食物原料有不少是水产品,其中生食蛤蜊以及把烫热的酒浇在蚶子上的吃法是其他著作中不曾记载的。书中还省次出现了"莲花茶"和"橘花茶"(实际上是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称李渔的《闲情偶寄》和陈继儒的《眉公杂著》等出自文人之手的烹饪书为陈腐之作。但对倪瓒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还将烧鹅命名为"云林鹅",收录于《随园食单》中。该书已收入"中国食经丛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