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
最新主题
|
最新回复
|
音乐精灵
|
阅读权限
|
音乐币
|
在线
激动社区
小憩 · Life
音乐水吧
历史文化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帖子标题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April
四月
组别:
羽
性别:
来自:
积分:
300120
帖子:
23816
注册:
2005-04-15
2006-11-12 18:11
平板
|
收藏
|
小
中
大
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一、 变法迫在眉睫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正月,三十六岁的宋英宗病逝,法定的接班人皇太子赵顼(音须)承嗣大统当了皇帝,是为宋神宗。当然,神宗是他的庙号,死了以后才叫的。在世的时候,我们大约只能唤他一声“当今圣上”。
神宗是北宋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前面五任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和英宗赵曙。此后,则还有三任皇帝,即哲宗赵煦、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这时,北宋王朝已过去108年,算是步入中年,而新皇帝却很年轻。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出生的赵顼,此刻正好二十岁。年轻人血气方刚,总是想做些事情的,宋神宗也不例外。
于是,便有了著名的“熙宁变法”。
变法是宋神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头一把。因为它是从赵顼登基的第二年即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开始的,因此叫“熙宁变法”。后面的两把火,则是元丰年间的“改制”(改革官制和兵制)和“用兵”(进攻西夏)。看来赵顼确实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只不过他的作为似乎效果都不怎么好。变法是一再受阻,节节败退,对西夏用兵更是次次惨败,因此赵顼死后得到的庙号竟是“神宗”。据谥法,“民无能名曰神”,也就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意思。历史上叫做“神宗”的,还有一位明代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但万历皇帝是在位四十多年不理朝政,什么事情都不做的,竟然和这位独断专任大刀阔斧的赵顼享用同一个庙号,这也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宋神宗的变法,倒也不是自寻烦恼,无事生非,为政绩而政绩。变法是有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远见卓识的。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王朝,如果顺顺当当地延续了上百年,那就几乎一定会出问题。因为历代王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即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其合理性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成员普遍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普遍贫穷落后,这才不但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实体(朝廷)或权力象征(皇帝)。一旦富裕起来,强盛起来,或贫富拉开差距,王朝发展成超级大帝国(突破规模),麻烦也就接踵而至。《宋史·食货志》说:“承平既久,户口岁增。兵籍益广,吏员益众。佛老外国,耗蠹中土。县官之费,数倍于昔。百姓亦稍纵侈,而上下始困于财矣!”也就是说,和平安定的时间长了,人口就会大幅度增长,开支也会大幅度增长。一是军队越来越庞大,二是官场越来越臃肿,三是宗教越来越兴盛,这些都要增加费用。何况富裕起来以后,要求也不同于前。不但官员的排场越来越大,就连民众的生活也渐渐奢侈,财政岂能不成问题?
与此相反,行政的效率则越来越低,国家的活力也越来越少。因为承平日久,忧患全无。朝野上下,慵懒疲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熙宁年间的情况便正是如此。五个宰相副宰相,除王安石生气勃勃外,曾公亮老气横秋,富弼称病求退,唐介不久辞世,赵抃叫苦连天,时人讽刺说这五个人刚好是生老病死苦。这种暮气沉沉的状况,并非大宋特有,其实也是所有“百年老店”的通病。
因此每到王朝的鼎盛时期,动乱的烽烟便已悄然升起,帝国的丧钟也已悄然响起,只是大家看不见也听不见。他们看见听见的,是形势大好,是歌舞升平,是“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是“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但等到“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时,就后悔莫及了。大唐便是这样。
宋神宗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结局。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引卢策所言,宋仁宗皇祐年间,国家财政收入三千九百万,支出一千三百万,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宋英宗治平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四千四百万,支出八百八十万,占收入的五分之一。而到了神宗的熙宁年间,收入虽达五千零六十万,但支出也是五千零六十万,竟占收入的百分之百。如此说来,赵顼的国库,岂不等于是空的?
支出增长的原因很多。按照《宋史·食货志》的说法,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辽夏威胁,长期作战,岁费弥加。这一条其实包括两项,即“军费”和“岁费”。所谓“岁费”,就是大宋每年送给辽国和西夏用来购买和平的钱。这些钱,不但年年要给,而且不断增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除非能把辽国和西夏灭了。不过宋王朝显然没有这个能耐,不被他们灭掉就是万幸。但买来的和平并不可靠,所以军费和岁费一样,也是有增无减。
二是募兵益广,宗室蕃衍,吏员岁增。这同样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你不可能不让人口增长,更不能不让皇亲国戚、凤子龙孙们生儿育女。于是只好相应增加管理的人员和机构,增加职务和官位。结果“禄廪奉赐,从而增广”。
其三就是制度问题了。宋代实行的,是中书、枢密、三司各自为政的制度。中书就是中书省,管行政;枢密就是枢密院,管军事;三司就是户部、度支、盐铁,管财政。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早在宋仁宗至和年间,谏官范镇就看出了这个制度的问题。范镇上疏说:“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结果,国库早已空虚,枢密院却还在招兵买马(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人民早已贫穷,财政部还在横征暴敛(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省知道民众的情况,却无法制止枢密院的征兵和财政部的聚敛。当然没有办法的。因为这种制度,原本就是为了削减相权加强皇权,哪个皇帝肯改?
实际上,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本身就有问题。从皇祐到熙宁,不过二十年光景,财政收入就增加了百分之十二以上。在当时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哪有这样的速度?显而易见是加重人民负担所致。支出的增长速度就更成问题,竟达百分之三十八以上!如此入不敷出,王朝哪里还能支持得住?
何况神宗还是个志向非凡的人。他自幼便痛心于对辽国和西夏的屈辱退让,焦心于国家的财政紧蹙和朝廷的萎靡不振,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让自己的王朝振作强大起来。他多次对臣僚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又说“国之要者,理财为先,人才为本”。问题是,到哪里去找既敢于改革又善于理财的人呢?
他想到了王安石。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UID:
15323
精华:
499
经验:
300120 点
音符:
299069 篇
音乐币:
0 个
鲜花:
0 朵
状态:
离线
标题: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论中国政治与人性(易中天著)
·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26:00)
·
[color=#924F35]一、晁错之死 晁错是穿着上朝的衣服(朝衣)被杀死在刑场的。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43:00)
·
[color=#924F35]二、削藩其事 我们知道,秦汉是中国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转折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46:00)
·
[color=#924F35]三、是非功过 现在看来,汉景帝这一刀是开对了。“七国之乱”平定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53:00)
·
[color=#924F35]四、晁错其人 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7:58:00)
·
[color=#924F35]五、历史之错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01:00)
·
[color=#924F35]六、晁错之错 我们首先要肯定,晁错这个人,确有许多优点。最明显也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05:00)
·
[color=#293488]一、 变法迫在眉睫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11:00)
·
[color=#293488]二、时势造英雄 王安石也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 王安石天资聪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16:00)
·
[color=#293488]三、针锋相对 反对变法的头号人物是司马光。 司马光也不是等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24:00)
·
[color=#293488]四、事与愿违 熙宁变法失败,宋神宗和王安石无疑都有责任。宋神宗太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27:00)
·
[color=#293488]五、成败与道德无关 变法的失败是王安石万万没有想到的。 平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30:00)
·
[color=#293488]六、教训所在 前面说过,王安石许多新法的本意,是要“公私两利”的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2 18:35:00)
·
2006年出了两个论史强人,一为易中天,二为当年明月,前者大学教授,后者小公务员,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mw2333
发表于 2006/11/12 19:03:00)
·
刚读了第一节,晁错的悲剧使我联想到于谦,两人的差距也许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结果却迥然不同.(于谦的故
(
mw2333
发表于 2006/11/12 19:59:00)
·
[quote][i]最初由 mw2333 发表[/i] [b]刚读了第一节,晁错的悲剧使我联想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3 17:42:00)
·
[color=#00FF00]一、替宋江拿个主意 宋江活捉高俅又把他放了,这事让人憋气。高俅那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5 18:40:00)
·
[color=#00FF00]二、犯不着那么傻 宋江其实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这辈子,傻事做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5 18:49:00)
·
{76}
(
mw2333
发表于 2006/11/15 20:07:00)
·
又是不错的文章!{76}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15 22:18: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又是不错的文章!{76} [/b][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6 18:19:00)
·
[color=#00FF00]三、晁盖遗嘱之谜 曾头市晁盖中了毒箭,神医安道全也回天无力,终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6 18:28:00)
·
[color=#00FF00]四、何不杀去东京 宋江想没想过要当皇帝呢?不好说。 李逵是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6 18:29:00)
·
一、奸臣严嵩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就在这个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05:00)
·
二、混蛋嘉靖 嘉靖是明代一个绕不过去的皇帝,在位时间很长,45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神宗朱翊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11:00)
·
三、滑头徐阶 徐阶也是会写青词的,而且写得比严嵩还好。 徐阶是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27:00)
·
四、谁是祸根 严世蕃之死,当时就有人认为是冤案。 当然是冤案了。这严世蕃恶贯满盈不假,聚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8 17:33:00)
·
[quote][i]最初由 April 发表[/i] [b][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19 8:31:00)
·
读史至此,感慨良多,遂填得《采桑子》一阙云: 翻飞柳絮风中舞,上也荒唐,下也荒唐,四十年来梦一场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19 8:31:00)
·
虎爷已经看完了? 那我赶紧更新 {109}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23:00)
·
[color=#293488]一、弹冠相庆的战败者 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 ──读茅海建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28:00)
·
[color=#293488]二、逼出来的谎话 伊里布原本是可以不撒谎的。 伊里布不是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32:00)
·
[color=#293488]三、一骗到底 相比较而言,奕山的运气要好得多。当然,他撒谎的本事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35:00)
·
[color=#293488]四、谎言与高调 奕山的谎言骗得了皇上,骗不了他的邻居。就在广州城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39:00)
·
[color=#293488]五、小曲好唱口难开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刘韵珂这个人物就很有点意思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41:00)
·
[color=#293488]六、笑脸与鬼脸 如果说倡言“抚事”已属不易,那么,操作“抚局”就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45:00)
·
[color=#293488]七、鸦片还要吃到什么时候 我读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感触
(
April
发表于 2006/11/19 17:49:00)
·
April老弟在忙?还不更新?{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27 17:36: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April老弟在忙?还不更新?{11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28:00)
·
[color=#924F35]一、病例 这是一个被人讲过的老故事。 公元1839年,即清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34:00)
·
[quote][i]最初由 April 发表[/i]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
(
lkk001
发表于 2006/11/27 19:38:00)
·
[color=#924F35]二、所谓陋规 所谓“非典型腐败”,就是看起来不像是腐败,或不被认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38:00)
·
[color=#924F35]三、逼良为寇 现在想来,“陋规”这两个字,实在是妙不可言。一方面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42:00)
·
[color=#924F35]四、高薪未必养廉 权力可以换钱,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权力如何换钱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48:00)
·
[color=#924F35]五、有监督就行吗 腐败确实与权力有关。据我自己的经验,凡是存在着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52:00)
·
[color=#924F35]六、制度并不能保证一切 我们不妨就拿医生的红包这件事来做个分析。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19:57:00)
·
[color=#924F35]七、并非不治之症 的确,非典型腐败是一种“习惯性腐败”或“常规性
(
April
发表于 2006/11/27 20:02:00)
·
April老弟辛苦了!{76} 读来过瘾啊!{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1/29 22:35: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April老弟辛苦了!{76} 读来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07:00)
·
[color=#7E7400]一、帝国制度 好制度,坏制度 ──读钱穆《中国历代政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12:00)
·
[color=#7E7400]二、中央机关 当新制度把封国变成了郡县,把原本分散独立的“许多国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17:00)
·
[color=#7E7400]三、地方行政 认真说来,“地方上”这个概念,也是要到秦以后才会产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0:00)
·
[color=#7E7400]四、官员选拔 现在再说官员选拔。 我们知道,帝国虽然是以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4:00)
·
[color=#7E7400]五、问题所在 以上讲的,大概就是中国古代政制怎样由“好制度”变成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7:00)
·
[color=#7E7400]六、历史总是让人惦记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基本上是讲历史的。它
(
April
发表于 2006/11/30 18:29:00)
·
赠April老弟1000元,感谢你的辛勤劳动!{115}
(
东北虎爷
发表于 2006/12/1 1:05:00)
·
[quote][i]最初由 东北虎爷 发表[/i] [b]赠April老弟1000元,感谢你的
(
April
发表于 2006/12/1 16:44:00)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精华
帖子标题
作 者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附件
我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