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君子这个概念是孔子经常讲道的,孔子为君子这个概念创造过许多的组成部分,在此,有子又为君子这个概念增添了新内容。不仅如此,有子还为我们实行仁而明确开辟了一条道路。
有子告诉我们:作为君子一定要务本,根本确立了,道路才会生出。本,是根本。务,是专力。立,是确立。道,是人生的道路或道理。意思就是:作为君子,你一定要专力于根本,根本被确立了,人生的道路或道理就会有了。
有子还告诉我们:孝弟是我们去实行仁的根本,也可以说,没有孝弟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实行仁。为仁,是实行仁的意思。
有子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刻了,譬如今天的这个根本,那个根本,还有以人为本。其实都是想“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难道不是吗?
身为孔子的一个学生就会对我们的历史和今天产生这样深刻的影响,如果要是孔子本身呢?那种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难道不是吗?
可怜有许多小丑般的人物看不到孔子思想对我们方方面面巨大影响的现实,无端地诬蔑孔子,这就如同掩耳盗铃般的可笑至极!
有子还告诉我们:作为君子,一定要专力去探求和寻找事物的根本。“君子务本”的思想部分导致了我们中国人“打破沙锅问到底”、“追根究底”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民族精神的产生。“君子务本”的意义在此是要“本立而道生”,但此意义同样适用于现代的社会及自然科学。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本,社会及自然科学也不例外,如果找到并认识了事物的根本,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产生,这不就是“本立而道生吗?本,就是根本。道,就是办法。生,就是产生,事实上不就是这样吗?
“君子务本”,是说只有君子才能务本,不是君子就不能和无法务本。所谓君子,就是成德之名。所谓成德,就是具备了相当的道德修养。所以说,只有具备了相当道德修养的人才可以致力于事物的探求而最终取得其根本。
由于毛贼处心积虑的对儒学进行破坏,导致了许许多多不明真相的人对其产生了种种隔膜与反感,认为儒学是无用的、是糟粕。事实是这样吗?就一句“君子务本”四个字,我们就可以稀释出不知多少珍贵的价值系统,难道不是吗?这不是在说明儒学的博大精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