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今解

作者:公元前551


《论语》今解
   论语序说
   《论语》一书名的含义为:主要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许多言论论纂起来,其次还包括记录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的篇名大都由该篇第一章的前几个字附加顺序数来构成,每篇由若干章组成,从表面上看似篇与篇、章与章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实质上却为浑然一体。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的思想就被确定为至尊的地位。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广大,他的思想几乎渗透到了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领域。
   我国自汉朝以来,由孔子创造的儒家学说就成为一直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学说对于我国社会的巩固、发展和延续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深深地渗透并影响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史学、艺术、民俗等等文化思想领域,它规定了我国文化的特质,造就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塑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
   我国和世界的无数事实证明,孔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就是在遥远的未来,必定还会如此。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如能认真学习世界上最伟大人物孔子的思想,幸能得到其一二、二三之体会,定会获益匪浅、受用终生,何乐不为呢?
   我作“《论语》今解”,目的有二。其一、更好地弘扬孔子思想。其二、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孔子思想,让他们自己并通过他们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
   我才疏学浅,作“《论语》今解”定会有误,在此还望明士指教。
  
   “《论语》今解”正文如下: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在此章讲了三个问题。1、学习问题。2、朋友问题。3、君子问题。表面上看似没有联系,实质上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