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嫖圣柳永先进事迹报告
[柳永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是北宋专业写词的第一人。尤其在和妓女打交道方面,成绩突出。
我国历史上嫖客不缺,但是要想找出几个在妓女心中有分量的,还真不容易。你别看嫖客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人数不少,但是深受妓女喜爱
的还只有柳永。柳永当嫖圣,气死当皇帝的,还羞杀一些有想法的嫖客们。
整理柳永先生的事迹如下:
(一)嫖客荣耀:如果说一个妓女说好不算好,众妓女齐赞之,好乎?
嫖客和妓女的结局不外乎几种:好不彻底;始好终恶;有性无情。
柳永专家不一样。“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七者谁?柳永。众妓女有这样的心声,
太难。比利用行政命令强行让群众说好的官员,做假让群众说好的官员来得实在些。我们再看:有些人死了,群众拍手称快。但是柳永死
了,妓女们集资葬之。更让人咋舌的是柳永死了,还形成一种风俗: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爻饮于柳永墓前,祭奠这位词人,还非常隆重,
祭奠的水平之高,讶!“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冯梦龙《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干妓女这行业的,纪念祖师爷吧。
有首诗歌: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当然这也反映了柳永一生的不得志,可以忽略此点。柳永
和妓女的关系天长地久,实况。嫖客还是好同志。柳永是铁证。
柳永嫖娼,在道德之外。
柳永嫖娼还在艺术实践之中。
柳永嫖娼,给中国嫖娼这个词语赋予最人性最可爱的含义。
他为谁谋了一部分幸福,他是谁的救星?
他又为谁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让那些人汗颜?
我猜想柳永之所以在妓女心中有这样的地位,也许是这样的原因——
他绝不以为妓女是出卖肉体的,即便是,也绝不出卖灵魂。
妓女决不是谁的奴隶,身体和身体在一起是平等的,和精神一样。
他绝不靠权力赢得人心,而是靠可爱。
他绝对不强行宣传程朱理学,做伪君子,而是奉献真性情。
他也绝对不给人洗脑,要相信这相信那的,他只代表他自己,爱一种审美标准,喜欢一种人。
他也决不欺压妓女,和有的人专门欺压弱者决然不一样。
他还不用遮羞布,敢于承认他爱那个妓女,而不是偷偷摸摸玩深沉。他才不坐在主席台上还说妓女如何如何不好呢!
他对妓女的爱就是爱,而绝对不像一些官方文件,明明是假的,说起来还蛮好听的。
不想了,这样的想法,足以让柳永赢得妓女最可爱的人称号。而不必费捉刀吏鬼话想像出一个什么廉洁典型爱民典型。
他是妓女心中真的好人,决不会如有些人人不在那个位子了,人们不但忘记他,还要骂他的。
(二)为妓写词:忍了浮名,浅斟低吟,大家风范有几人?
当时,妓女们如果想走红。有一妙法:得到柳永的词。这倒有点像文坛后辈想成名,需要大家的提携。难 啊。柳永没有名人的一些臭架子,
有求必应,尽力帮助。
有人途经“丰乐楼”,忽闻楼上有呼“柳七官人”,仰视:张师师柳眼含露,亲切绵绵。柳至师师处,师师责之曰:“数时何往?略不过奴行
,君之费用,吾家恣君所需,妾之房卧,因君罄矣!岂意今日得见君面,不成恶人情去,且为填一词去!”柳配笑脸曰:“往事休论。”
师师乃令量酒,具花笺,供笔毕。柳方拭花笺,忽闻有人登楼声。柳藏纸于怀,乃见刘香香至前,言曰:“柳官人,也有相见。为丈夫岂得此
负心!当时费用,今忍复言。怀中所藏,吾知花笺矣。若为词,妾之贱名,幸收置其中。”柳笑出笺,方凝思间,又有人登楼之声,柳视之,
乃故人钱安安。安安叙别,顾问柳曰:“得非填词?”柳曰:“正被你两姐姐所苦,令我作词。”安安笑曰:“幸不我弃。”柳乃举笔,一挥
乃至。三妓私喜:“仰官人有我,先书我名矣。”乃书就一句:“师师生得艳冶”,香香、安安皆不乐,欲掣其纸。柳再书云:“香香于我情
多。”安安又嗔柳曰:“先我矣!”挼其纸,忿然而去。柳遂笑而复书云:“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幸自苍皇未款,新词写处多
磨,几回扯了又重挼,奸字中心着我。”三妓乃同开宴款柳。”(金盈之《醉翁谈录》)
三妓因此也在名人榜上有席口。
“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之。
(金盈之《醉翁谈录》丙集卷二)”看来权能一本万利,名也不会一点利润没有吧。
为妓女写诗词的人可以排一个加强连,但把诗词写得如此受妓女膜拜,还只有柳永一人。
你别看宋仁宗皇帝在考察柳永时,批示:“且去填词”。那些组织部的官员也说柳永只是会些诗词。柳永“奉旨填词”,还实在是谢主隆恩到
行动上。
一些官员的身边无非集结一些讨好拍马之流,柳永的身边则有一批能诗会词的佳人才女。
我们这回看为妓女写诗词的大家,看有柳永那样深得妓心的没有。
李白:《对酒》“我瑁宴中怀里醉,芙蓉帐里奈君何。”只是一个妓女记得他吧。李白名气不小,没有妓女想利用他的诗为自己的名气添彩。
李商隐:《碧城三首》之二“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他倒有一些好诗,这个好不到那里去。
温庭筠:《诉哀情》“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惟。柳弱,蝶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这个人“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浮艳之词。”“尤善作乐府歌词,思致神速,语工新造,其描写富贵处,芊绵绮合,为人所
不能及。”比起柳永的词在妓女心目中的分量,逊色多了。
韩偓:“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宴上映春丛,黛眉欲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也只是一个与他相好的妓女给他送礼祝贺他“探花郎”。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他再感慨,就算整天在妓院,就是没几个妓女喜欢。
就算上述一些人诗词也还不错,达到柳永的境界,有点距离。
柳永的妓女词是草根派的。记住柳永乃致“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谁容易达到这样的
奇效?
(三)人文关怀:艺术与嫖娼同步发展,品位极品。
我国的嫖客真正把妓女当女人看当人看的有几个?不多。而在嫖娼之时行艺术之实的又有几个?不多。
即便不嫖娼的文人,能把艺术发挥到如此境界的有几个?还是不多。
先看一组欺负妓女的资料:
《夷坚志支乙》卷九载:
井东兵马铃辖王瑜,……婢妾稍不承意,辄褫其衣,缚于树,削蝶梅枝条鞭之,从背至踵,动以数百;或施薄板,置两颊而加讯杖;或专
捶足指,皆滴血堕落;每坐之鸡笼中压以重石,暑则炽炭其旁,寒则汲水淋灌,无有不死,前后甚众,悉埋之园中。
这个人是人吗?我有点怀疑。
再看这个畜生:
杨政在绍兴问,为秦中名将,威声与二吴埒,官至太尉。然资性惨忍,嗜杀人。元日,招幕僚宴会,李叔永中席起更衣,虞兵持烛导往
溷所,经历曲折,殆如永巷。望两壁间,隐隐若人形影,谓为绘画。近视之,不见笔迹,又无面目相貌,凡二三十躯。疑不晓,叩虞兵,兵
旁睨前后无人,始低语曰:“相公姬妾数十人,皆有乐艺,但小不称意,必杖杀之,而剥其皮,自首至足,钉于此壁上,直俟干硬,方举而
掷诸水,此其皮迹也。”叔永悚然而出。
不忍再看,我们还是看柳永——
他的眼睛看妓女的舞蹈:“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
他听出的妓女歌喉:“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
他看得见妓女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
“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秀色可餐。”
——不是出自柳永之口,也是他的心声。什么命运不济,怨恨疾苦,一切在这里化了远远的云烟。
一群咪咪的美谁也不会被他的怜香惜玉之心或者浪费或者忽略,记在词中。
秀香,英英,瑶卿, 心娘,佳娘,虫娘……
好长的一个系列美名也。当然这是柳永送的赞美的名字。不妨做一个游戏。看谁能从中挑出他们对应的美?
“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昼夜乐》)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柳腰轻》)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凤衔杯》)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木兰花》)
“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木兰花》)
“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集贤宾》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片恃俊。”(《木兰花》)
还有些痴迷迷的是谁?还有些温婉的是谁?还有些陶醉的是谁?还有些后悔的是谁?
不问了。我们心里明白。
也因此,我们看到了历史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的绝色女子。真得说声谢谢。
“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王孙空恁肠断。”(《荔枝香》)
没有柳永,我们谁能一睹荔枝女子的芳香?
没有柳永,我们能记住这么多咪咪的芳名?
他和妓女在一起,是平等的,是抒情的,是关爱的,是互动的。
他对妓女有誓言“于飞比翼”
他对妓女有想法“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
他叮咛妓女“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他和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他给了妓女真诚,妓女也把真诚回报给他。
妓女给了他温暖温柔,他给妓女绝世的好词,也给中国文化鲜活的血液……
附录:柳永绝妙好词选三(柳永更多好词留下供爱好人自己品味吧。)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
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洞仙歌》: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
同心绾。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
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绿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
处,正恁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