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完整的--

JS Bach 小提琴協奏曲120mb(Gdsl/320k)

[藝人名稱]
小提琴:穆塔/阿卡多
阿卡多指揮英國國家管弦樂團
[專輯名稱]JS Bach 小提琴協奏曲全集
[發行日期]1983
[發行公司]EMI (CDC 7 47005 2)
[音樂品質]320k
[檔案來源]自行購買
[分享期限]不定
[下載工具]DSL2.07#44
[結合工具]BDBZM1.10版
[解壓工具]WINRAR
[簡介]
巴哈的小提琴協奏曲都寫於1717年,亦即科恩宮庭樂長時期以後.從為數頗豐的大
鍵琴改編曲中,可以推測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數量一定為數不少,可惜目前留存
的樂譜卻僅有A小調及E大調兩曲,其於的都給揮霍無度的長子威廉典當一空.另一
首膾炙人口的雙重奏,據說也是柯恩時期的作品.
穆塔及阿卡多的演奏,企鵝指男評價為"數位錄音保滿,演奏溫暖而洗練",並評價為
3星的高評價.

A小調第一號/E大調第二號~協奏曲
雖然目前大部份的巴哈小提琴協奏曲大部份都已軼失,不過仍然能從大鍵琴協奏曲
中推譯出來.這些大鍵琴協奏曲作品都是巴哈為其子所寫合自己所演奏的.於1730
年左右在萊比錫所寫的,演奏場所多在萊比錫大學的音樂學院或其他地方.其中除
了兩首從A小調及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改編的獨奏大鍵琴樂曲外,還有一首從D小調
雙小提琴協奏曲(BWV1043)改編的雙獨奏大鍵琴協奏曲.這些作品都以下降一個音
的方式改編.
這兩首協奏曲所使用的一個重要素材,就是首樂章和終章中的"循環曲"(ritonello
:巴洛克協奏曲中首樂章和終樂章所使用的典型樂型.這類的樂章概以"總奏"和"獨
奏"交替構成,其中總奏的部份以同一素材所寫成,獨奏部份則呈現變化的方式,由
是之故總奏是以循環的方式在曲中出現)."循環曲"一字意指重複的疊句,但由不完
全類似古典時期的"輪旋曲".巴哈的"循環曲"雖以不同的調性出現,但是在結構上
還是屬於"循環曲"的形式,並提供"總奏"(管弦樂團)及獨奏樂器所有的音樂素材.
就像英國樂評家侯埃斯(1891-1974)所說的"造成兩個快板樂章強而有力個性的基
本條件,就是曲中的循環曲".
E大調第二號協奏曲~就誠如史懷澤所說的"曲中充滿著難以仰壓的生命喜悅.這種
喜悅在首樂章和終樂章達到了勝利的高潮"
A小調第一號協奏曲~的首樂章一開始,就是一個強烈的節奏插入.第二樂章"行板"
沿著一條弧形而燦爛有如金色絲線織成的璇律進行.其間交叉著略為躊躇的伴奏
,兩相形成對比.

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本曲據說也是於柯恩時代所寫的,這首雙小提琴協奏曲之美,乃在於曲中各樂部交
叉所呈現的流暢性,管弦總奏的小提琴群與兩支獨奏小提琴以相互攀附重疊形成旋
律的糾葛.首樂章為活潑的快板,曲中賦格曲法所表現的構築之美,堂堂有如為巍峨
教堂!

<曲目>
Concerto in E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BWV1042
1.Allegro 快板
2.Adagio 慢板
3.Allegro assai 甚快板

Double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two violins and orchestra,BWV1043
4.Vivace 活潑的快板
5.Largo ma non tanto 從容的最緩板
6.Allegro 快板

Concerto in A min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BWV1041
7.快板
8.Andante 慢板
9.Allegro assai 甚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