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奚琴在八音部中属于丝部,是一种擦弦乐器,在韩国的传统乐器中,它是唯一使用制作国乐器的全部八种基本材料制作而成的,从共鸣筒到周儿有两根丝弦,通过与弓弦的磨擦来发出声音。

据《高丽史.乐志》记载,奚琴1114年从中国宋朝传入,从高丽王朝起,一直用于唐乐和乡乐的演奏。

在朝鲜中期之前,奚琴一直按照开放弦来调音,演奏时不用指拉弦,其后开始用指拉弦进行调音和演奏,使弄弦更加自由,表现力也变得丰富多彩。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散调音乐的发达,还出现了独奏奚琴散调,使奚琴得以发挥作为独奏乐器的精髓。

琴与现代板胡相似,全长85厘米,琴筒竹制或木制,筒前蒙以桐木面板。琴杆、弦轴木制,弦轴呈葫芦形,琴头呈歪脖状,两弦,用马尾弓拉奏。

统演奏方法是左手扶持琴杆、满手握弦、不换把位,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两弦间拉奏。有颤音、打音、滑音等技巧。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制成改良奚琴和四弦奚琴。四弦奚琴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是韩国传统乐队的主要拉弦乐器.

奚琴能机动灵活地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抑扬顿挫,连续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特别用其演奏出的滑音,几乎就是语言声腔的再现。

  奚琴的制做工世非常讲究,历代的制琴工匠均采用长白山一带的木质和木纹均特别好的刺楸木做振动面板,用内径10厘米的毛竹做琴筒,用蚕丝做琴弦,用马尾和细竹杆做琴弓子。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和创新,逐渐用梧桐木代替刺楸木做振动面板,用钢丝代替蚕丝做琴弦,演奏方法也有了改进,由“抓弦奏法”改为“手指按弦法”,同时汲取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使其演奏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