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8][原创]边走边拍:紫金山人行棧道



引用:



南京太平門到明孝陵之間有一條“九曲十八彎”的路﹐老百姓俗稱“龍脖子路”。

長期以來﹐“龍脖子路”人車混行﹐險象環生﹐龍脖子路上翻車的事故經常上演﹐一年會發生十多起事故。

行人走在路上,路上的機動車一輛輛擦身呼嘯而過,险象环生。

这条路毗邻城墙,去紫金山游玩的游客纷纷把这条路作为游览紫金山的首选

人行棧道是今年7月10日動工,9月28日竣工﹐十一對市民開放的。

现在游客不仅可以轻松上山,更可以从半空中穿越竹林、树林,尽情体验人与自然融合的快乐。



引用:
资料:

  老方案:栈道贴路边,路基不安全

  今年6月,中山陵园管理局初步确定了栈道修建方案,木栈道以太平门白马公园为起点,
沿着太平门路一直到明孝陵,长度在3公里左右。

  然而在实地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发现龙脖子路路边的土质过于疏松,尤其是龙脖子路口
的拐弯处,更不好施工。之后他们请来地质专家实地勘查,结果发现,这里的地质标准只
有1.1左右,而国家标准是1.3。专家指出,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施工,时间长了可能会发
生坍塌事故,3米外的明城墙基础也会受到影响,中山陵园管理局不得已放弃原来方案。

  新方案:多花300万,“高架”半空穿竹林

  在地质专家的建议下,中山陵园改变了调整方案,将部分栈桥“落脚点”放在了龙脖
子路旁的沟底,并避开龙脖子大拐弯处,用高架形式直插琵琶湖。记者从新方案中了解到,
龙脖子路人行栈道分为3段:第一段是从太平门入口处至紫金山隧道处,长400米;第二段
从索道处至琵琶湖景区入口,长1100米;第三段从琵琶湖景区入口至中山植物园。前两段在
龙脖子路北侧,最后一段在路南侧,考虑到行人安全,在琵琶湖入口处设行人斑马线。

  2.4公里的栈道中,有553.2米是凌空架设,其中穿越竹林的人行栈道长约325米;穿越
树林人行栈道128米,还有100.2米的中山植物园桥。中山陵园管理局副局长余金宝介绍,凌
空的栈道与底部平均距离达到10米左右,相当于三层楼高,为了安全起见,入行栈道是木板使
用了经过特殊处理过的北欧赤松铺设,厚度达到6公分,抗击能力非常强。

紫金山人行栈道示意图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去了紫金山人行棧道(避开人流高峰)

大家随我边走边拍的一组PP同游南京东郊新景观感受一下



紫金山人行棧道


白马公园人行栈道起点



人车从这里开始分行



走上栈道,在竹梢间穿行,风光无限好



可爱的小妹妹



瞧那小脸上还留着饭粒哈



此处栈道的右边,正是驾驶员胆战心惊的龙脖子路,行人从此远离险处



栈道是从山岥上先建起水泥框架,然后再铺上木板



第一个紧急通道口.



这两人咋把车骑上了栈道



第二个紧急通道口



此处是个十字路口
前方左手上紫金山天文台
对面楼梯上去是乘坐紫金山索道口的地方



栈道继续延伸



忽听身后咚咚声响,下来个骑山地车的小伙
抓拍一张



咚咚之声中又下来个小伙



行人驻足观看
我只了拍两张,人就不见影啦



穿林海......
没敢嚎上一嗓子
嘿嘿



桥下的汽车道原来是为了建栈道运输而开的,到桥下为止



一对小情侣被俺偷拍



走累了,栈道还有凉亭可供人们歇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