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苏东坡说:我害了琴操啊
有天苏东坡和琴操在一起玩,当然只有2人,亲密的那种玩法,属于调情式的。
琴操起问:"何谓湖中景?"
东坡即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琴操再问:"何谓景中人?"
东坡便答:"裙拖六幅湘江水,鬓绾巫山一段云。"
琴操追问:"何谓人中景?"
东坡快答:"随他杨学士,憋杀鲍参军。"
琴操逼问:"如此,究竟如何?"
东坡大喝道:"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苏东坡和琴操的这一段禅宗公案,无非是一点情话中的触类旁通话而已,夹杂在调情中间的话。
苏东坡这样的调情高手说这样的话,禅下,像,但是不想负责任,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美女,谁不喜欢,若是还有责任作梗,拜拜,得有些好借口。比如有的女子拒绝男孩子:“我年龄小。”
苏东坡拒绝了琴操的示爱,找了这么好的借口,失恋的琴操,那一份痴情就把他赶到玲珑山了。
玲珑山自此多了一份痴情,多了一个尼姑,不久,又多了一个坟墓,多了一个让世人借别人感伤自己的地方。
苏东坡还是会赶到这个地方来的,也许,他的妻妾又不合他的口味了,他到这里散心来了。
旧情还是能让这个负心高手说一句实话“我害了琴操啊。”
人不知,神不知,自己知道。
一个能让自己的美姬春娘换驹的人,他能看到一个人的当场撞槐?看不到。
一个有系列美姬的人,能看到这样的奇观吗?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都自称是苏东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苏东坡之子。
这有可能。
“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郁达夫的反问是多么让人感叹?
为什么有的人总爱用一句后悔的话回报真情呢?
多情却被无情恼——苏东坡说过了,我们只有傻望的份,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感觉的悲凉要少许多许多啊。
●九折崖:是个什么坎
九折崖,是一个通道。通往那里,都是可能。
九折崖,在玲珑山上,不是唯一的通道。世上本来没有唯一的通道。
琴操却是从这个地方绝了尘念的。
一边有自己《满庭芳》的才艺,看——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
暂停征辔,聊共引离觞。
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
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低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
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一个武人服气了,名字不重要,略。
再看:和苏东坡以及苏东坡系列温婉的一幕一幕,去。
转过九折崖,琴操走向落寞孤独,最后归于一座荒坟。
转过来,不可能了。琴操自己要这样的啊,也许是情愿的,还好些。
13岁做妓女,16岁相遇苏东坡,多少年就没有那福分了。不说了。悟是无奈,是不舍,不悟了,告别人间。
九折崖,在琴操的人生历程里,为何没有为自己迎来幸福,却意外为杭州创了经济效益,为钟情的人找了一个教训的地方?
千载老坡说不尽,
风流何必皆实据?
果须有据再风流,
天台阆苑皆无趣。
那么琴操呢?我不相信后来来看琴操的人都能为琴操鞠一把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