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一个例子,1939年,那个时候汪精卫已经叛变了,已经从重庆跑出来,跑到河内,跑到上海,要想在南京组织傀儡政权。日本人把汪精卫看成是奇货,就想用这个跟蒋介石谈条件,当时日本有个特务,有个中国通,这个人叫和志英二,他就托人给孔祥熙带信,说汪精卫马上就要在南京成立政权,要成立国民政府了,说只要你跟我日本人谈,那我就保证让他国民政府成立不了,而且我保证必要的时候,我把汪精卫除掉,把他干掉。大家看看这个条件相当具有诱惑力,对吧。你是要跟我日本人谈判,是吧,那我就,第一,我不让汪精卫在南京成立这个伪政权,第二,我还可以把汪精卫杀掉,应该说这个条件相当相当地具有诱惑力,国民政府里就有人就同意了,孔祥熙,孔祥熙很高兴,就给蒋介石写了封信,说咱们要抓紧这个机会啊,说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好机会,叫见风转舵,什么意思啊?就是要改变抗战的这个国策,跟日本谈。这个大家知道啊,孔祥熙跟蒋介石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啊。孔祥熙老婆和这个蒋介石老婆,一个叫宋蔼龄,一个叫宋美龄,姐妹俩,连襟啊。
杨:那么蒋介石看到这封信以后,你知道怎么批的吗?批了几行字,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这个汪伪政权这个事情,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前面五个字,以汉奸论罪,谁再劝我这么干,那么以汉奸论罪。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你要知道啊,这个他不是写给别人啊,是写给孔祥熙啊,孔祥熙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啊,又是他的亲戚啊,那么所以,所以我是在一篇文章讲,我说这个蒋的这个,是甩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前严厉的话,狠话,话说得很狠,很坚决。我本来以为这个蒋也就是吓唬吓唬人,后来我看他的日记啊,讲在日记还专门写了这么一句话,说对于中央的主和者,就主张和平的人,应痛斥之,痛痛快快地去批判他,痛斥之,所以这个,这封信虽然是写给孔祥熙的,但是实际上是表达了蒋对当时国民党、国民政府里边这些主和派的一种严厉的批判态度。所以说呢,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蒋在对日本的关系里面,有他幻想的一面,就是蒋他幻想那个用和平解决,另外蒋也幻想国际调停,但是蒋也有坚决地批判那个主和,主和派的那一面。那么抗战之所以能胜利,那么蒋介石之所以能够坚持到底,我想啊这个应该说,应该承认蒋在抗战里边他执行了一条正确的内外政策,我们讲蒋的错误可以千千万万,你可以讲很多,我要有时间讲,我讲,诸位有耐心听,我可以讲半天,讲一天,讲蒋介石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我要说的是,蒋在抗战期间,他的内,对内政策,对外政策是正确的。对内是什么政策?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这是对内政策。这套政策证明是正确的,正是由于有了国共合作,形成了两党的统一战线,这个国内就团结了。
第二个呢,蒋在抗战里边,他的对外政策也是正确的。蒋在抗战过程里边呢,他执行了一条联苏,联合苏联,联合英国,联合美国的这一条外交路线,和这些国家,和世界上26个国家结成了国际反法西斯战线,这个就给抗战胜利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保证。那么在座有同学可能想,这很简单嘛,要抗战嘛,当然要联合苏联啊,联合英国啊,联合美国呀,说没有什么呀。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当时国民政府里边并不是意见都一致的,另外有一派主张联谁呢,主张联德,要和德国联合起来。这些人里边有两个著名的代表,一个是孙中山的公子孙科,另外一个是有名的军事家小诸葛,谁呀?哎,白重喜,你们都历史知识都很丰富,这两个人是主张联德的,他们主张联德有没有道理啊?有道理。你们回想一下,二次大战开始的时候,希特勒在欧洲怎么样啊?可以说是无往而不胜。
杨:打波兰,打法国,都是如轻风扫落叶一样啊,很快地这个就解决了,所以德国曾经在欧洲战场上是没有对手的,所以他们这两位是坚决主张要联德。你们想想,如果当时蒋介石决定联德,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想想真是不寒而栗啊,如果蒋介石联德,那咱们就跟德国绑在一块儿,德国最后是国家亡了,投降了,所以应该说在那个情况底下,蒋介石选择联苏、联英、联美这一条外交路线是正确的,是正确的。这里呢我也给大家这个介绍几段这个名人的语录,一段是毛泽东在1936年12月1号《致蒋介石函》,那个时候抗战还没有开始,1936年12月1号,毛的这封信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当前大计,目前的大的计划只需先生一言而决,只需要你讲一句话就决定了,说今日停止内战,明日红军与先生之西北剿共大军皆可立即从自相残杀之内战战场开赴抗日战场,说你只要一句话,说明天,第二天,我们的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跟您原来在西北剿共的部队,我们就可以从内战战场开赴抗日战场。毛后面又讲,说先生一念之转,一个念头改变了,…,一个思想产生了,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说你只要一个念头一变啊,国家的仇恨可以报了,国家丢的土地可以收回来,说先生,你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说你只要一个念头转变了,那么将来你就会成为抗日英雄。就是这是毛在1936年抗日统一战线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给蒋写的这封信。
蒋介石的好色、暴躁、多疑、任性、孤僻
那么我要问问大家,蒋做了没有,做到没有?做到了,西安事变尽管蒋是被迫,但是蒋把内战停下来了,把对红军的围剿停下来了,应该说毛的这个意见,他听了,听进去了。正是由于两党形成了统一战线,蒋介石听了话,尽管是被迫,所以1937年芦沟桥事变,蒋就表示,说这是最后关头了,一定要抗战,所以蒋就在,发表一个庐山讲话,说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大家都有守土抗战的责任。1938年,1937年的下半年,到1938年的上半年,到10月份之前,应该说国民党抗战是认真的,芦沟桥抗战,凇沪抗战,这个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都发生在1937年下半年到1938年的…
杨:哎呀,你们可不知道啊,毛泽东同志当年可真高兴啊,毛在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届六中全会上有个讲话,这个讲话我要把原文念出来,你们大伙准要吓一跳。毛在这个时候给了国民党,给了蒋介石一个至今我,我认为是没有人能超过他的高评,崇高评价,毛怎么讲的,毛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他说呀,蒋,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说蒋啊,说国民党啊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谁呀,哎,孙中山,第二个呢就是蒋介石先生,毛的原话这样讲的,说国民党啊有孙中山先生与蒋介石先生前后两个伟大的领袖,这段话大家要查,可以在这个毛的叫《论新阶段》可以查到,这个时候毛给了蒋一个空前绝后的评价,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蒋抗战是坚决的。当然我这里要附带讲一句,就说毛后来的评价就变了,那毛后来评价为什么变?当然因为讲后来啊,搞限制共产党的活动,搞皖南事变,制造反共谋篡,所以蒋,所以毛在后来对蒋的评价就越来越低了。那么我还要介绍啊,这个也就是说毛的那个话是1938年讲的,到了1942、1943,这个毛泽东还不算数了。
那么我要介绍啊胡绳同志,他主编过一本书,叫做《中国共产党的70年》,里边呢有这样一段话,说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承认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抗日战争是对国家民族立了一大功,国民党当时是执政党,拥有两百万军队,国民党当时的政策转变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有着重要意义。那么这段话是改革开放以后,胡绳同志主编的书里写的,应该说这个是两党已经啊从历史的恩怨里边摆脱出来以后所做的一个正确的结论。大家想一想,蒋介石接受了这个统一战线,参加抗战,所以说为国家、民族立了一大功。那他不是立的小功啊,是立的大功啊,而且也不是为张三、李四立的功啊,是为国家、民族立大功。我很坦率地告诉诸位,我今天能够在这里有勇气讲蒋介石在历史…有两大功,很大程度上面是受了这段话的鼓励。
杨:所以我才可以有勇气站在这讲,说应该承认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功,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有功。所以说呢,蒋介石是一个有功有过的人。还应该说,他是既有大功,又有大过。大功什么?就是领导北伐和领导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进行抗战,并且坚持到最后胜利。这个,这里呀,我要附带讲一个问题。就说蒋介石的抗战到底的底,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个过去啊蒋提出一个条件,叫恢复芦沟桥事变以前状态。蒋以前跟日本人讲啊,说你要跟我谈判,可以呀,你首先必须做到恢复芦沟桥事变以前状态。我们有的学者呢就抓住这几句话就批蒋,说你要恢复芦沟桥以前状态,那不是东北不要了吗,那东北1931不就沦陷了嘛,所以认为蒋啊他的抗战是不彻底的,实际上这个是个误解,蒋是把它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说你要跟我谈,那你先恢复到芦沟桥事变以前状态。那么东北问题,东北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我们下一步来讨论,不是说蒋不要东北了。
这个罗斯福啊,我刚才讲,他是一个开明的总统,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总统,可是罗斯福也有他很糊涂的一面,糊涂在什么地方?罗斯福根本不知道满洲国是怎么回事,罗斯福对美国历史他当然很熟悉,但是罗斯福对中国历史,我想他的水平啊比不上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同学,所以罗斯福居然在讲话里讲啊,这个说满洲国,一口一个满洲国,而且美国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啊这个,说打赢日本以后啊,要让满洲国呀成为日本和这个中国,和苏联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罗斯福讲这个话呀,第一是糊涂至极,糊涂啊,第二呢,他的…也严重至极啊,他是美国的总统啊,他说这个满洲国,要将它成为一个缓冲地带,怎么行啊?所以蒋介石就召见美国的一个代表,叫居里,跟他讲,说啊,我们中国人抗战到今天就是为了收回东北,说假定有人,是吧,不同意说东北是中国的领土的话,那他就是我们中国的仇敌,不管他是谁,那么蒋介石这个话是讲给谁听的,是讲给美国总统代表居里听的,实际上呢是讲给罗斯福听的,就说你只要不承认东北是我们的领土,那你就是我们的敌人,不管你过去怎么援助中国。这个居里是把这个话带给罗斯福了,罗斯福很快就发表声明,承认东北是中国的领土。
杨:又比如说我刚才讲啊,这个蒋介石对丘吉尔是恨之入骨,为什么呢?就是丘吉尔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讲,说你们中国人啊无论如何不能够派兵到西藏去,因为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这丘吉尔在一个国际会议上讲的。中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宋子文就马上就驳斥这个丘吉尔,说你讲得不对,西藏从来是中国的领土。然后宋子文把这个情况,把这个情报传回中国,蒋介石马上给宋子文,给电报,说你的态度很正确,一定要告诉丘吉尔,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啊这个,所以我说蒋介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两大功。但是呢,他也有两大过,两个大的过错,如果换一个词来说,说的,我们用一个法律语言来讲,他有两大罪。
蒋介石大过之一,是1927到1937年的清党和剿共,清党就是把共产党员从国民党里赶走,这个原来在这个20年代,共产党员是可以用个人的身份来参加国民党的,你们不要奇怪啊,当年的这个许多共产党员都是国民党人,李大钊,陈独秀,吴玉章,谭平山,当年都是国民党员,谭平山而且是国民党中央的组织部长,毛泽东呢,他是国民党中央的代理宣传部长,那是国共合作,这个合作我们称之为叫党内合作,就说共产党员用个人身份来参加国民党,那么清党就是说蒋介石把这些共产党员从国民党里赶走,然后是剿共,这个进行了对江西苏区的血腥的围剿和屠杀。那么根据统计啊,在这个仅仅从1927年3月到1928年的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的是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是两万六千人。那么通过这个,由于蒋介石的这个严重的过错,或者严重的罪恶,他使得本来朝气蓬勃的国民党成了保守党,成了腐朽党,成了组织上非常涣散的一个党,也就是蒋介石他的清党剿共,打击了共产党,但是也把国民党毁了,使得国民党腐朽了,保守了,涣散了。
那么蒋介石的大过之二,是1946年到1949年的三年的反共内战,这个抗战胜利以后啊,全国人民啊都渴望和平,因为打了那么多年仗啊,大家都不想再打了,而全国的民主党派也不想再打了,而共产党呢也不想再打了,所以共产党已经提出来要建立联合政府,中国的历史要进入和平民主的新阶段,抗战胜利以后啊,蒋介石的威信啊可以说用四个字来形容,叫如日中天,那个太阳啊,到了12点那个时候,你们要知道啊,抗战胜利以后,北京的天安门挂的可不是毛泽东的像,当时北京天安门挂的是蒋介石的像,但是蒋介石呢估计错误,他想啊我连日本人都打胜了,那共产党我怎么打不胜啊,所以蒋介石撕毁了已经达成的政协决议,发动了违背人心、违背历史潮流的内战。这个很奇怪,当年啊,在抗日战场上面,在日本人面前表现得很英勇、很会打仗的那些国民党将领啊,一碰到背着小米袋、拿的是三八式手榴弹这个人民解放军的时候啊,他们都成了手下败将。这个大家知道,在这个,在缅甸的战斗里边,中国可是出了,很出了几个威名显赫的将军啊,其中一个,杜玉明。
杨:就说我是讲啊,这个中国军队在抗战里打的胜仗,不是只有台儿庄一个,比台儿庄规模更大、消灭日本人更多的还有长沙会战,还有这个滇西缅北战役,就是滇是云南的西部,缅甸的北部,这个消灭的敌人啊都是四五万人,在这个缅甸的战斗里边,锤炼出了好几位这个威名赫赫的将军,一个就是杜玉明,一个就是廖耀湘,这个当然打日本人都很有办法,但是当年打日本的很有办法这些将领,一跟中共领导的部队一打,都成了败军之将。廖耀湘是在东北啊被林彪部队,四野包围起来,惨败,杜玉明在淮海战役里边打了败仗,最后是被,被我们俘虏了,这个所以杜玉明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是在我们这个集中营里,不叫集中营啊,叫这个,叫什么,叫这个,算我们的这个监牢里度过的。所以为什么这个全副美式武装的现代化的部队会败在小米加步枪的基本上是农民武,这个农民当兵形成的这个武装,这种情形啊我觉得呢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好,这是我讲的这个第二个问题,就说蒋介石既有大功,又有大过。
杨:下面我讲这个蒋介石的这个人的第三点,我今天讲,前面讲的第一点,说他是温和、软弱的民族主义者,第二点我讲他既有大功,又有大过,那么第三点我讲他是,蒋介石啊是思想性格上有许多严重的毛病,但是又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的人。这个蒋这个人啊,五四以后啊,中国就分两种人,一种是新派,一种呢是旧派,老派,蒋介石是自己他把自己呀看成是新人,蒋介石不承认自己是顽固派,他说他还是新人,但是呢我的看法,他虽然自命新人,但是思想上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陈旧,这方面呢不多讲了,这个因为一讲他的思想啊,那又得是几个小时,我主要是讲他性格上,我给他总结了五个严重的坏毛病。
第一个坏毛病,叫好色,第二个坏毛病叫暴躁,暴躁,脾气很坏,第三个毛病啊叫多疑,老是怀疑别人要整他,第四个毛病呢叫任性,第五个毛病啊叫孤僻,好色,暴躁,多疑,任性,孤僻,大家,我不知道大家看过《水浒传》没有,《水浒传》里啊一开场就写了两个人,一个叫高裘,高裘有一个干儿子,高衙内,没有看过的可以去看看啊,这个高衙内和高裘啊,我用四个字概括他们,叫浮浪子弟,浮是这个轻浮的浮,浪是浪荡的浪,浮浪子弟,这个《水浒》里这么讲的。那么蒋介石早年啊实际上他也就是一个浮浪子弟,我讲他浮浪子弟有什么根据,说杨先生,你是历史学家,言必有据呀,你必须给我们拿出根据来,是吧,你不能在这里随便地这个诬蔑蒋先生,对不对?证据当然有。蒋是一个搞三陪的积极分子,蒋是搞哪三陪,第一,陪酒,找妓女,找女孩子陪他一起喝酒,当时啊这种酒还有个特殊名称,叫花酒,花花绿绿的花,牡丹花的花,叫吃花酒,那么蒋介石他是吃花酒的积极分子,这个蒋介石的这个三陪之二啊,跟我们今天有点不一样,我们今天的三陪之二是不是陪舞,是不是,陪跳舞,对不对啊?我研究一下之后啊,大概蒋介石一辈子不会跳舞,那么,那么蒋的第二个陪是什么,陪打牌,打麻将,打扑克,所以第二陪是陪打牌,第三,就是陪宿,陪睡觉,所以蒋介石早年啊,他是一个搞三陪搞得很厉害。
杨: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蒋介石搞了三陪以后啊,他有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他说我怎么能干这种事情,大家知道蒋啊是他早年《论语》、《孟子》是读过的,宋明礼学家,朱熹、陆九渊著作他也是读过的。这个从孔子开始啊,有四个字,孔子提倡啊克己复礼,对不对啊,克己是克服自己个人的欲望,复礼,回到礼的规范那儿去,这个叫克己复礼,这个是儒家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一个最核心的要求。到了这个宋明礼学那里,这四个字啊就变成六个字,这里有没有学哲学的,叫什么,去人欲,存天理。去,排除,革除,把那个人的不合理的欲望要把它消灭了,克服了,叫去人欲,人的这个那些不合理的愿望,存天理,要把老天爷一生下来就给你的那个道德标准要把它保存下来,这个是宋明礼学的,也是一个基本的修养要求。所以有些宋明的礼学家、道学家为了进行个人修养,他就做什么呢,搞一个表,这个表叫功过格,功是功劳的功,过是过错的过,格是表格的格,就是好多道学家呀,他有个日记本,叫功过格。他就想我这一天呢,到了晚上了,说我这一天呢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念头,有好事情,有好念头,那就用红笔画个红圈,所以一想我这一天做了一件什么坏事,我有个什么坏念头,我就画个黑圈。
那么蒋介石呢,我刚才讲他有好多坏毛病啊,蒋介石早年每天静坐,静坐干嘛,就在想我干什么坏事了,有什么坏念头了,晚上他就在日记上写下来说,我哪件事情,哪件事做得不好。我举个例子,我刚才讲蒋介石好色,那么有时候蒋介石逛大街,对面走来一个女孩,蒋一看,说,哟,这个女孩挺漂亮,心里动了一下,那么这个在我看来呀,这个大概也是人之常情,我不知道在座的男士们有这种体验没有,这个一个女同学,女孩子过来了,哟,说这个长的不错,我想这是人之常情,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一闪念,蒋介石当天晚上记日记时候,他就会记这么九个字,见艳心动,见是看见的见,艳呢,艳丽的艳,漂亮的意思,说我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见艳,怎么样呢,心动,心里动了一下,这是前面四个字,后面四个字大家在座的可能想不到,记大过一次,记大过一次。那么蒋介石的早年日记,特别是他在认识宋美龄之前,类似这样的日记很多。
杨:比如说蒋介石从福建要到上海去,大家知道,当时福建很闭塞,这个物质文明很落后。那么他要从福建到上海,到上海去啊,常常要经过香港转道,那么在他到了香港,刚踏上香港的土地,他的日记就会写,说香港是一个花花世界,说就看我这一次啊能不能经得住考验了。在香港待两天,他经受不了考验了,他就会在日记里骂自己,说我果真是没有经受住考验,说我还能算是人吗。又比如说我举一个生活里的一个小例子,我想诸位都可能这个有这种经历。今天晚上,你们诸位开夜车开久了,第二天早晨睡个懒觉,而我想这个是常事啊,我当年像你们这个大学的时候,我有时候也起不来啊,但是蒋是要求自己呀每天6点钟一定要起床,他有那么一天,睡晚了,所以第二天呢8点才起来,这个在我看来也是人之常情啊,但是蒋在日记里会写,说我连这一点小毛病都改不掉,说我简直连禽兽都不如,上纲上得很高,上纲上得很高。
所以我说是蒋啊是一个思想性格上有许多坏毛病,我很坦率跟周围讲,我不喜欢这个人,这个但是呢,我下面还有一句话,他又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的人,就是类似的反省啊,他每天静坐,每天通过日记反省,每周他有个反省录,每月,他有个月反省录,每年他有个年反省录。他就这么反省了50多年。有的毛病改得不错,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他第一个坏毛病,好色,这一点他大概1927年以后,改得比较好,改得比较好,有些毛病我觉得他一辈子他都没改好,尽管他每犯一次错误,他就严厉地批判自己一次,咬牙切齿地骂自己,什么?骂人,打人。蒋介石是打他的老婆,这个打他的警卫员,打士兵,所以每打一次啊,他就检讨一次,说我何苦来呢,说我打他,我发了脾气,我不仅损伤了他,也损害了我自己的这个身体呀,因为发脾气了嘛,但是呢,在我看来,他这个毛病他一辈子都没有改掉。
杨:这个是屡犯屡检讨,屡不改。我前一段时间在上海开会,这个有人跟我讲,海外一个学者,说这个,说蒋的晚年说脾气比较好,这个说他的暴躁的毛病啊改得挺好。但是呢我不知道,是吧,我没有见过,因为这个蒋的这个晚年日记我还没有看到,到现在不开放,所以蒋呢是一个,是一个这个暴躁、多疑、任性、孤僻,有时候你觉得看了以后啊,怎么回事,比如说这个孙中山早年啊是没有自己的立脚的根据地,到处漂泊,所以孙中山很想找一块根据地,站下,站住,培养一支军队,革命的军队。所以有一段时期呀,孙中山看中了福建一块地方,想把那个地方作为革命根据地,那么蒋介石就把这个,不是,孙中山就把蒋介石派去了,说你在那给我好好干,常常是这种情况,他,蒋到了那个地方啊,三天不过,不过三天,他就拂袖而去,这个总是找一个什么理由,要么是别人妒嫉他,要么是环境不好,所以这个他就是,这个很任性,还很孤僻。这个你想不到啊,这个蒋介石说自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蒋后来是个基督徒,但是大家绝对想不到,蒋介石在他的早年生活里边曾经两次想出家当和尚,你们会想到吗,像《红楼梦》的贾宝玉似的,出家当和尚,但是这个确实是事实,他说这个世界呀,太肮脏了,我跟谁也合不来,看来就只有当和尚啊才是我的出路。所以蒋啊是一个思想性格有许多严重毛病,但又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的人,有的缺点他改了,有的缺点是一辈子屡犯不改。我想啊,这个我就,今天就讲这么多。按照我的习惯呢,每次呢都要留一定时间请大家自由提问,这样有个交流,不要光是我讲。这个有一条原则啊,你尽可提问,我一定回答所有的问题,但是我有个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不了解的事情我就回答说,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杨先生带给我们一个精彩的演讲,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蒋介石他原本是怎样一个有血有肉的非常真实的人。我们现在大屏幕上呢,马上要展示几幅字,我们想请您看看,这是不是蒋介石的字。因为中国人都常常说啊字如其人,总是觉得一个人的字能够反映出来一个人的品性,所以想请您过目。
主持人:您看了这几幅字,什么感想,和我们谈谈?
杨:第一个感想啊,他的日记就是用这种字体写的,这个记日记呀,我想在座的诸位很多同学可能也记日记,一般的用行书,有的甚至是草书,为了快,为了方便,但是蒋的日记从他开始记日记的第一天开始到他去世三年之前的日记,就是用这种字体写的,这个一笔一划,可以说字字不苟,就是说没有很潦草的现象,这个反映了这个蒋的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蒋是在日本学过军事,受过日本人的很严格的军事训练,你们看那个蒋的形象里面,有没有他斜着靠着、歪着站着的,有没有?没有,他始终是啊坐得比我这笔直多了,笔直,而且呢你们看他有没有把他的这个衣服敞开来的情况有没有?没有,他的衣服就是永远是穿得很严格,这个决不敞胸露怀,所以这个字,我想反映他性格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除了他的字,刚才您在演讲当中呢也给我们讲述了蒋介石他在性格上面的一些弱点,那很多人觉得说,蒋介石后来败走台湾,他后面的这一段经历,其实和他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我不知道您认为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着必然的联系?
杨:这个关于蒋介石败走台湾,我想这个原因很复杂,这个性格应该不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决定一个政党命运,决定一个政权的命运的,我想首要的不是个人的性格,首要的还是种种复杂的内外的因素。
主持人:因为我们在做这个民国人物系列的时候呢,也接触到一些其他的历史学家。有一位历史学家就说,他觉得蒋介石是和,正好和毛泽东碰在了一个时代,假设没有共产党的话,那么由蒋介石所统治的这个中国,也许蒋介石可能会有一番作为。当然我知道,我们看历史从来没有这些假设,但是我还是想听听您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听到这样的说法,会怎么样去评价?
杨:我想我还是首先讲啊,因为刚才谈字,你们可以看出啊,蒋的字和毛的字完全是两种风格,蒋的字是规规矩矩的楷书,这个毛的字呢是学的唐朝"怀竖"的那个狂草,这个龙飞凤舞,这个潇洒得很,这个是两个人字体的不一样。这个至于就是说如果没有毛,那么蒋会怎么样,我想这个是一个完全假设的问题,这个历史学家呢只能根据以前的事实来做分析,要去推测、假设,我想非历史学家之长,也非我之长,就抱歉了。
主持人:好,谢谢。
杨:大家,这个听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