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螺钿漆器


故宫所藏琉球黑漆嵌螺钿器物有长方大匣、圆盘、盖碗等三百余件。其开片技术高超,螺钿片大而平,嵌饰的图案接缝相对较少,显得规整而不琐碎。螺钿片与地漆结合紧密,平滑如镜,嵌饰的图样轮廓清晰,色泽明艳,虽历经数百年,仍如新制。





黑漆嵌螺钿双龙戏珠长方攒盒

清,长56.2cm,宽35.3cm,高34.4cm

盒以四个异兽足承托,硕大端庄。盖面为双龙戏珠,盒内架屉一层,放置錾花银小方盘15个,其功用与中国的攒盒类似。盖面及四壁均随形开光,内壁也饰双龙戏珠纹,间饰祥云。整体装饰雍容华贵,具有浓厚的宫廷风格。附黄签,上墨书“嘉庆九年十一月十四日永安寺交螺钿漆长方攒盒,内盛银屉十五个”。





黑漆嵌螺钿人物纹桃式杯
清,高3.6cm,口径6cm

杯身呈桃形,外壁采用嵌螺钿技法描绘游乐宴饮的人物,内壁以锡装饰。





堆锦漆器


故宫所藏琉球制作的堆锦漆器只有三件,是硕果仅存的精品,更是绝无仅有的孤品。



红地堆彩漆缠枝菊花纹长方盒

清,高 14.2cm,长23.2cm,宽30.5cm

盒长方形,天盖地式。器表髹枣红色漆为地,其上以赭色漆堆饰缠枝菊花纹,繁茂的枝叶满布器身,菊花朵朵点缀其间。虽为缠枝花,但舒卷随意,自由散漫,富有自然生动的装饰效果,精致典雅。





红地堆彩漆山水纹长方攒盒

清,高 36.5cm,长56cm,宽35cm

攒盒运用堆锦技法进行装饰,通体髹朱红色漆为地,以赭、草绿、墨绿、黄、蓝等色漆装饰。两盒的装饰图案方向对称,是为一对。盖顶面饰山水图,画面婉约缥缈,具有山水画的意境。画面虽然清幽,色彩却浓艳夺目。盒四壁亦饰山水图,景物各异。边框饰缠枝花卉纹,楞角以金漆涂饰。盒体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装饰富丽堂皇,营造出浓厚的皇家气息。





琉球武备


在品类繁多的进贡方物中,刀具、铠甲等武备用具从来都是重要的一项。琉球贡品中的大刀鞘,以梨木为地,上饰描金徽章、菊桐等纹样,颇为优美。琉球的武备用具在清代宫廷中保存至今,我们可以通过其保存完好、墨迹如新的贮藏标签辨别出它们的时代,在观赏中回味两国昔日的交往。



东洋漆甲·漆兜

清,甲高78cm,宽37cm。盔直径40cm,高16cm

甲由胸甲、臂甲、腕甲、腿甲等组成,以彩绳连成一体。甲的主体由许多长方形木片髹漆连缀而成,红黄搭配,分外醒目。颈、臂等处内敷棉,以防磨伤。盔铁质,外髹黑漆,瓜楞状,正前部嵌月牙形饰物,两侧各饰行龙一条。盔檐彩漆动物纹饰,檐上有卷耳。





镶铜把漆鞘腰刀

清,长101cm

刀身钢质,雪刃锋利,微曲。刀柄木质,缠紫色丝带,目贯嵌金菊桐纹。刀鞘梨木质,通体红地洒金漆,上饰描金黄色菊桐团花。鞘头尾饰件及箍为金属质,鞘中部缠彩色丝带,头部饰件和箍之间用绿色饰金漆丝带相连,用以佩挂。





琉球图鉴




《皇清职贡图·琉球人像》卷
清乾隆,绢本,设色,全卷纵33.6cm,横1941.3cm

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六年(1761年),在乾隆帝的指授下,由宫廷画家丁观鹏、姚文瀚、金廷标、程梁4人,根据全国各地送至朝廷的有关各国官民及少数民族形象的草图,统一格式,略作技法上的修正,分别绘制完成了四卷本《皇清职贡图》。每卷画面上方,以满、汉两种文字注明画中人物之国度、民族、历史渊源、饮食服饰、风俗好尚,该国之地理位置、土特物产及与清廷交往的情况等。“琉球国夷官”像上的墨题主要介绍了琉球国的组成情况,及其与明、清两代朝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官吏和贵妇的装饰打扮特点。“琉球国夷人”像上的墨题,主要对普通平民的装扮、服饰等作了简单的介绍:“妇,推髻,以黥手为花草鸟兽形,短衣长裙,以幅巾披肩背间,见人则升以蔽面,常负物入市交易”。这些画卷在展现其自身艺术价值的同时,亦以写实的手法印证了清政府与琉球国交往的历史。





《万国来朝图》轴

清乾隆,纵297cm,横206.5cm

乾隆帝仰仗其在位时强大的国力,以天朝自居,把琉球、朝鲜、越南、缅甸等国视为藩属国。为了宏扬清朝的威德,乾隆帝谕令宫廷画家创作了五幅反映各国使臣恭贺清王朝新春之喜的作品《万国来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