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戴娆几乎摒弃了以往习惯性的甜美声线,
几年的沉淀让戴娆在对音乐的感悟及理解方面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
这无疑是有选择性的大量聆听的结果。
在没有发片的这些日子里,从欧洲到美国,从日本到韩国,
几乎所有能吸引她耳朵的唱片戴娆都通通收入囊中,
从BRIT-POP到R&B再到电影音乐,
几乎当今主流乐坛所有的音乐类型戴娆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华语唱R&B并非要像周杰伦一样咬字不清,
也并不一定非要夸张做作的强弩着模仿别人转弯,
英式也可以不必装出一副颓废的样子来表现..."
种种领悟让今天戴娆再次站在录音室的麦克风前泰然自若,
并对唱片也有了非常知性与成熟的掌控能力,
几乎所有不同曲风的作品拿过来她都能得心应手的处理,
并在制作及录制过程中也参与了大量的个人意见及取舍,
在碰到个别细节问题时戴娆冷静的判断能力让制作人刘芳都刮目相看。
现在戴娆的声音现在需要你去细心聆听,不在像以前的甜美而柔弱,
较比以往大量的假声运用和纯熟的真假声转换,
你能清楚的发现她声音中日益变强的沙哑和颗粒感,
立体而生动的诠释着每一个从唇齿间划过的音符。

  两位元性格窘异的音乐奇女子 vs 少年老成的音乐新细胞才子

  在这张戴娆的个人唱片中你不难发现有两个名字以极高的频率出现:
刘芳和明太鱼。
  作为制作人的刘芳和主要创作力量的明太鱼无疑是整张唱片的领航员,
在整个唱片制作及录制过程中,
戴娆、刘芳加明太鱼这两女一男,
两个姐姐一个弟弟的组合让整个飞凡耳录音棚热闹非常,
每天的录音工作都堪称"火暴"的进行,尽管搁著录音室的隔音门,
但每当你走过门口时都能听到里面令人费解的对话。
其实三个人在合作这张唱片之前都并不熟悉,
可不知什么原因一凑到录音棚窄小的空间里,三个人立刻打的火热。
两个"有暴力倾向"的姐姐一到休息时间就开始欺负明太鱼这个小弟弟,
诸如"跪下!""出去!""别废话!"这类辞汇,让旁人瞠目结舌,
老实的明太鱼总是乖乖的端茶倒水,
一脸可怜的他只能无奈的被两个"泼妇"姐姐蹂躏。
可一旦工作起来,三个人立刻像变了个人似的,
有时候碰到录唱中很难搞定的环节戴娆便会耍起小脾气,
撅着嘴对着mic大喊"我不唱啦!!我打死也不唱啦!!",
这会儿角色又发生了变化,
明太鱼和刘芳两个人又像哄小孩子一样买来一堆好吃好喝来"讨好"戴娆倔强的嘴。
而在缩混过程中遇到某一首歌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明太鱼会表现出于以往截然不同的坚持,
为了唱片中《方向感》的收尾方式,
明太鱼和刘芳反复在电话中争论了许多次,
最终明太鱼以毅然的坚决而胜出,气的刘芳也只好无奈的赞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