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谢谢报版
贝多芬1811年完成这首《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Op.97),题献给好友兼赞助人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此曲迄今仍被视为是钢琴三重奏中登峰造极之作,其无与伦比的丰富内涵与想象力,是贝多芬中期风格最佳的代表。《大公三重奏》在1814年4月11日首演,贝多芬担任钢琴演奏。当时贝多芬已近乎全聋,他年轻的学生莫歇尔斯(Ignaz Moscheles)描述首演的情况:“许多首演的作品其实并不足以称为‘新作’,只有老师的作品,尤其这一首,永远令人耳目一新!”
恢宏的第一乐章由钢琴流畅的主题展开,虽然是孕育在最温和的状态中,实际上这主题却是一首进行曲。曲思高贵而庄严,被生气篷勃的第二主题冲淡了些,后者的节奏虽然活泼,仍是采用进行曲形式。宏伟的发展部中,把原来的主题区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乐句,做为乐曲发展的素材。一个装饰华美的开场主题再度出现,引出再现部,并以精彩的尾声为整个乐章做结。
第二乐章是诙谐曲,明暗相间的中段是技巧及想象力最精彩的示范。三种乐器彼此枪奏乐句时的嘻戏,加上贝多芬出其不意的转调,使听者一直想猜测乐曲的走向如何。这种以精致风格(以赋格曲写法掩饰)对抗平实的风格(以圆舞曲代表)的写作手法,充满了活力,也只有贝多芬才写得出这样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