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在MBS的行业推广方面,去扶植含有微软股份的浪潮、已经接受微软注资的中软,以及出身系统集成的神州数码,都比援助正在栽大跟头的创智要有意义得多。” 季春勇认为,“从最近两年微软的动作来看,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微软MBS的战略重点。”
事实上,微软也正在逐渐改良以往与合作伙伴完全以销售业务为导向的经销关系,试图用一些新形式来巩固和拉拢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其一,通过注资等形式,继续加大.NET平台向行业应用上的垂直深耕。在中国的企业软件的行业应用领域,尤其是行业高端,主流应用基本上是IBM公司的J2EE。微软在近两年内,无论是注资浪潮、中软,还是拉拢神州数码、创智,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NET平台蚕食一些J2EE的市场份额。
迄今为止,微软已向浪潮投资了2亿元人民币,向中软投资了2000万美金。微软CEO鲍尔默还与中国政府签署协议,承诺在未来几年中将向中国软件业投资1亿美元;与此同时,在软件外包、软件汉化等业务上给予合作伙伴以便利。
其二,对一些已经应用了微软平台的通用管理软件厂商,则不再拘泥于简单的技术支持,而是直接从微软总部给予深层次的技术渗透。譬如最近就有消息传出,微软计划对中国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用友给予等同于SAP的技术合作,在总部设立测试中心,以加强其产品开发时,同微软的紧密合作。
微软在中国的举措,也迫使了微软的竞争对手们调整了其在华政策,国际软件巨头们在中国本地化战略明显加速,一方面,自2006年起,外资入股中国软件企业再现波涛汹涌。
仅仅在5月份的一周内,就有三起国外软件巨头注资中国管理软件领域的事件:5月16日,韩国INOPS参股30%通过神州数码管理系统公司(DCMS)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二者还将合资组建一家产品公司;5月17日,英国赛捷集团宣布,在收购了其在上海的两家代理商——吉盟星公司和华拓软件公司后,将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赛捷软件(上海)公司,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市场推广管理软件;5月22日,SAP宣布投资1000万欧元,入股东软集团,合作发展ERP管理软件。
另一方面,有迹象表明,在微软借助浪潮、中软、神码等在行业领域深耕细作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的IBM,向长期以来聚集在微软平台下的通用管理软件厂商们,频频挥动着橄榄枝,试图带领这些厂商进入高端行业市场。
譬如5月底,IBM和用友软件在北京宣布了一项新的合作协议:用友将借助IBM的中间件,来提升NC等高端产品技术方面的性能;IBM也试图在行业高端推荐用友的应用产品,并通过其渠道,推动用友的国际销售;此外,IBM将在SOA上给予用友深度的技术培训与支持服务。
“在以前,国外软件巨头同中国软件厂商的合作关系比较简单,或者是单纯的业务合作,你在它上面开发产品,交付费用好了;或者是单纯的技术支持,你付它技术咨询费好了。”用友软件副总裁、产品总监郑雨林说,“今天的合作已经从表层渗透到里层,从业务、技术渗透到资本、产品研发,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软件巨头以不同形式角逐的主战场。”